太極拳之其根在腳
太極拳的本質是武術,練習太極拳要踏踏實實的練習。想要練好武術,首先要練好腿腳功夫,太極拳的特點是穩紮穩打,這樣才能提升太極拳境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眾所周知,太極拳是一種腿腳功夫,學習太極拳要從太極樁功開始訓練,鍛鍊腿腳力量。
“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這句話高度概括了練習太極拳時,上下肢之間和腰的關係,這裡實際講述了腿、腳、腰、手的關係問題,包含了四個方面的內容。
首先講“其根在腳”。這是講練拳的根基在腳,腳連著地,所以,練拳要打好根基。俗話說:“根基不牢,地動山搖。”這說明根基是非常重要的。
練習太極拳要求立身中正,不偏不倚,怎樣才能做到呢?那麼,紮實的腿腳力量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所謂的“發於腿”,是講勁力的傳遞,是用腿的後蹬形成發力的。
第三,所謂的“主宰於腰”,是講腰的中軸、中樞作用。
第四,“形於手指”是講勁力最後是通過手來表現出來,通過梢節來表現的。手是力量傳遞的最後一個環節,腰腿的力量最後通過手來發放出去。太極拳的進攻和防守都是通過手來表現的。
經常練習太極拳能強身健體,還能鍛鍊腰腿力量,在練習太極拳步法時,要分清虛實。
武禹襄的這句話,把太極拳上肢、下肢與腰的關係講得非常透徹明瞭。
那麼,我們在練習太極拳時,如何做好這一點呢?
一、要練好腿腳功夫
腿和腳是人體重要的部分,所話說:“人老腿先老。”太極拳之所以能夠延年益壽,使人身體健康,最重要的原因是對腿的練習。太極拳健身重點要做到腿有勁,這樣就減緩了衰老,同時,呼吸深長,增加了肺活量,增加了氣血迴圈,有益於健康。所以,腿腳好,也關係到呼吸功能。
太極拳對腿和腳的鍛鍊是非常好的,長期練習太極拳的老人很少摔跤,這是由於他的下盤特別穩。拳術裡講,這是“落地生根”。做到這一點,首先是要練好樁功。初學者要練好基本功,基本功包括手、腰、腿的練習,高階階段還要進行手、眼、身、步的配合,但是最基礎的是腿上功夫的練習。
練腿上功夫,主要是站樁,比如渾圓樁。站樁要符合太極拳的要求,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氣沉丹田。站渾圓樁,我不主張站得太久,只要站20秒左右就可以了,然後換其他的樁法,比如弓步樁、虛步樁。
還有,站樁要站活樁,不能站死樁,要在站樁的過程中不斷地移動重心,比如重心前移成弓步,再後移成虛步,這樣迴圈往復,不斷練習。用這些方法能夠加強腿部力量,也加強了步型的穩定性,為後面的練拳打下好的基礎。
其次,要體驗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練拳時,腳給地面一個蹬力,地面就給腳一個反作用力,這叫“問地要力”,這個力通過腳、膝、胯、腰、肩、肘,傳遞到手。練習太極拳時,按照這七個環節傳遞勁力,動作要緩慢柔和,注重體驗內力的執行。這樣,把下盤功夫練好了,然後中盤和上盤的動作就容易協調配合了。
再次,練習腿腳功夫時,要體會對拉拔長、陰陽相濟的太極勁。比如練習樁功,氣向下沉,神意則向上領,做到虛靈頂勁、立身中正。做動作時,前去之中必有後撐,這就形成了對拉拔長;還有,做動作時要注意“欲左先右,欲右先左”。這就是一個對立統一、陰陽平衡的問題。
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讓學員打好基礎,循序漸進地練習。高水平的運動員,他們初學時要打好這些基礎,到了高階階段,還要練習這些基本功,要經常回歸到這些基礎東西的練習,基礎的東西要和高階的東西***比如神意氣***結合起來練習,否則,手上的動作和眼神的表現就會不順暢。
現在一些太極拳練習者存在著誤區,有浮躁的思想,不願練習基本功,直接就學習套路,這樣就大大地影響了健身的效果,也會影響到拳藝的提高。我一般在教學中採取基本功和套路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把基本功融合到套路的教學當中,既提高了練習者的學習興趣,又保證了練習者拳藝的提高。
二、要練好腰胯功夫
腰很重要,它是連線上下肢的樞紐,是中軸,是紐帶。練習太極拳,動作要形成整體性,就必須依靠腰來調節。武術中有“太極腰”的說法,這說明太極拳特別注重腰的鍛鍊,要用腰來帶動四肢的運動。從運氣的角度來說,“氣沉丹田”也是在腰部。從運勁來說,“發於腿,主宰於腰”,也離不開腰。楊澄甫說:“能鬆腰,然後兩足有力,下盤穩固,虛實變化皆由腰轉。”這都說明了腰的重要性。
我們練習太極拳時,首先要注意用腰來帶動四肢。鬆腰鬆胯,意念鬆沉,勁力才能上下通達。
其次,做到靈活轉動,起承轉合,要靠腰。我的體會是在運行當中,腰走螺旋,帶動四肢的執行。我們可以把腰的螺旋勁抽出來單獨練習。“腰走螺旋,外走弧形;內走螺旋,外走圓弧”,這是腰的執行規律,也就是腰的螺旋執行,帶動了手的弧形運動;手的動作都是靠腰來帶動的。
洪均生的《陳式太極拳三字經》中說:“每一動,螺旋行,其要求,圓而鬆,或柔化,或剛攻,因敵變,螺旋中。”這裡面就提到了螺旋。另外,腰走螺旋還有利於四肢動作的協調。
我們在練習時,注意力不要放在手上,而是放在腰上,用腰來帶動,這樣就能做到手腳配合的協調。當然,強調了腰的主宰作用,也不是說手就是完全被動的,練拳時,要“腰帶手領”,就是說,手的引領作用和腰的主宰作用要相輔相成。
三、綜合配合
在練好腰腿功夫的基礎上,還要把上肢、下肢與腰配合起來練習。拳論講:“力由脊發,步隨身換。”這就是講腰和步的配合問題,是說力量是從脊背發放出去的,這樣就可以使用上背闊肌等腰背部的肌肉,力量就是完整,勁力也很大,不是區域性力量。要做到力量的完整,還要注意胸腹的含展。
胸腹的含展與腰的旋轉很好地配合起來,這樣才能做到協調一致。有的人打拳,腰能旋轉帶動四肢,可是動作仍然很僵硬,這就是沒有做到胸腹含展。有這樣問題的人,可以單獨進行胸腹虛實含展的練習。
拳論說:“刻刻留意在腰間,腹內鬆靜氣騰然。”這是講內氣舒暢騰然的條件是“刻刻留意在腰間”。我認為,“刻刻留意在腰間”雖然講的是腰,但是還有胸腹的變化。有了胸腹含展的變化,再加上“力由脊發”,用腰帶動四肢執行,才能把太極拳練好,形成周身“節節貫串,沒有絲毫間斷之處”的太極拳運動方式。
綜上所述,我們在練好基本功,學會太極拳動作以後,還要注意能夠做到周身一家,協調完整的配合,就要注意腰帶動上下肢的執行。達到了這個水平,就是進入到太極拳的中級水平階段了,下面再進行眼神、攻防意識的訓練,就能向高階階段邁進。
練太極拳如何做到腳下生根
1.瞭解人體力學,弄懂培根的重要性
人體的力都相互作用的,只有腳蹬地***作用力***,借大地的反彈力***反作用力***,才是人體產生力的本源。所以打拳必須固根,做到落地生根。
2.弄懂太極拳運勁的路線
《拳論》講:“力發之於足,行之於腳,主宰於腰,形於手指。”這就說明勁力之源在腳,運勁的樞紐在腰。
太極拳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太極拳的拳理拳法如同兵法,在太極拳實戰中,講求的是後發制人,這也是太極拳與外家拳的不同之處。
太極拳運勁的起點、路線、施力點、支撐點、著力點***落點***的路線是腳蹬地,地的反作用力執行至腰,鬆胯、摺疊、旋轉,通過腹部和胸背的配合,偉傳送到上肢發力點上,或通過髖關節和股骨,再傳送到下肢發力點上。
***1***在腳是說腳首先要踩地落實,才可以生勁,腳下開始起動。
***2***發於腿即是勁力主於腿部,因為腿部的肌肉在全身是最發達的。
練太極拳要練好腳上功夫,老年人練太極拳能提高身體的穩定性,同時還能預防骨質疏鬆。
***3***主宰於腰是說腰部為周身的樞紐,是勁力的虛實轉換,勁力變化的樞紐。打拳時,要養成一種習慣,即不論大小動作,都以腰部帶動***又稱作丹田帶動***。
***4***形於手指勁力最後傳到並表現於手部。拳論雲:“其根在腳.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而絕大部分練拳者都認為太極拳要從手上、身上開始練習,從人的常理上來說大家都很容易接受。
但是,這樣練習卻很難快速踏入太極拳的大門。總之,打太極拳,應多加強下盤勁道的鍛鍊。
練太極拳如何做到雙腳輕靈
1、架子不要太大,太低,一般人弓步的兩腳前後、左右相距一腳就足夠,開始時前後距離還可再小一點,以邁步時不要牽動自己的重心為準。可參考吳式太極的川字步。
吳式被稱為太極拳中的長壽拳***練吳式的人長壽老人很多,吳式太極操另當別論***,我認為很大原因是架子適中,利於雙腳放鬆,達到全身放鬆輕靈之功效。
練拳時不要過於追求外觀的美,練太極是為了自身的健康,不是為了表演給人家看,別人的一句評價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2、前腳不要用力踩地,後腳不要用力蹬地。要像落葉一樣平鬆而落在地上,除了自身體重外,不要給地面加額外的力。像貓一樣輕輕走,不能讓老鼠聽到聲音,像小心翼翼走在薄冰上,一重就要破冰落水。
說穿了其實就是平時放鬆的走路,平時走路時你會故意用力地走嗎? 你現在悟了嗎?啊,苦苦追求的功態其實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放鬆走路啊! 但常人一練拳時就落到外家拳的路子上,一定會用力作做,這個習慣思維一下子是改不了的。
這在佛學上道理也一樣,釋迦牟尼當年開悟時講的第一句感嘆話是:“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現在大家基本知道只要去掉妄想執著就能明心見性,但妄想執著的習慣思維就是去不掉啊!
等你哪一天領悟了,你會發現,在日常生活中的某個平常狀態之沒有妄想的執著的時候,就是見性的時刻。
只要將這個狀態保任住就可,並不需苦苦去追求一個狀態。但沒體悟之前,只有通過觀息、觀心、唸佛、唸咒等種種法門作為工具去逐漸切入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