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正確練習太極拳

  太極拳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傳承的一朵瑰麗奇葩,是我國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一***要充分認識事先熱身的重要性

  每次練功、行拳之前都要做好充分的熱身活動,使肌肉、關節、骨骼等事先得到充分預熱。熱身的方式應以壓腿、曲蹲、體前曲等。為避免熱身活動中造成損傷,在熱身時應當採取循序漸漸的方式,熱身動作的幅度應由小到大,力度也應由輕入重。

  由於個體差異的存在,每個人應通過自己的不斷摸索來找出適合自己的熱身方式,把握合理的熱身時間,並在實踐中不斷加以總結和完善。

  最終達到通過熱身活動,使肢體得到充分拉伸,肌肉、關節、骨骼得到充分預熱的目的。這樣就可以極大地降低練功、行拳對膝蓋以及身體的任何部分造成損傷的機率。

  熱身活動的方式可以有多種選擇,筆者認為最適合太極拳熱身的活動主要有各種方式的壓腿、踢腿、體前驅、曲蹲等。

  ***二***把握好自己的重心

  很多初學太極拳的愛好者都感到一些太極拳的動作,如獨立、騰空、轉體等,很難掌握自己的重心,出現不同程度的晃動。如果不及時加以糾正,時間長了就很容易膝蓋、腳踝等關節造成運動傷害。

  要掌握好在練功、行拳的重心,就要從“虛領頂勁,氣沉丹田”這一太極拳要領入手。很多太極拳愛好者在練功、行拳時把握不好重心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沒有做到虛領頂勁,氣沉丹田。

  ***三***找到太極拳“鬆”的感覺

  “鬆”是太極拳的顯著特點之一。當然這種鬆不是鬆懈,而是一種類似彈簧一樣富有彈性的鬆。大家都知道一根富有彈性的彈簧,無論你怎樣彎曲,它都會在外力洩去後很快恢復原狀。

  但如果對一根木筷施加力量,它彎曲的限度則極小,一旦力量過大它就會折斷而永遠無法恢復。我們的肌肉、骨骼、關節、韌帶等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

  如果能夠最大限度地放鬆而又不失自身的彈性,那麼活動的餘地、轉換的半徑就大,造成運動傷害的概率就會極大降低。當然,太極拳的“鬆”是要在實踐中慢慢體會,由上到下、由外及內逐步找到“鬆”的感覺。

  ***四***發力要合理

  陳式太極拳的金剛搗錐等招式,帶有明顯的震腳動作。如果震腳時發力不合理也很容易造成對膝蓋、腳踝的傷害。筆者就曾經因為震腳時用力不合理,對膝蓋造成了損傷。經過調整雖然已經基本康復但仍時有不適的感覺。

  本人調整的方式是在震腳時儘量把力量全部透過湧泉沉入地下,使力量向上不超過膝蓋。這樣既減少了對膝蓋的損傷又避免了內臟器官因震動而導致的損傷。

  要做到這一點,關鍵還在於一個“鬆”字上。大家都知道汽車減震器的作用,在震腳發力時就是要在充分放鬆的前提下,讓力量透過湧泉沉入地下。當向下震腳時儘量放鬆,以湧泉引導腳、腳踝、小腿藉助地心引力胡作用向下做自由落體運動。

  在放鬆的前提下,震腳發力後的反作用力在經過了放鬆了的腳、腳踝、小腿的傳導後,到達膝蓋之後其力度已經大大減小。如果膝蓋能夠放鬆下來,就會把這一反作用力完全化解。這個過程與汽車減震器有著異曲同功之妙。雖至今仍未痊癒。

  太極拳的生理保健作用

  1.打太極拳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生理學家對神經的研究認識到中樞神經系統對人體的重要作用,它是調節與支配所有神經與器官的樞紐。人類依靠神經系統的活動,以適應於外界環境並改造外界環境。

  人體依靠神經系統活動,使體內各個系統與器官的機能活動,按照需要統一起來。任何一種鍛鍊方法,對全身來說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也是對大腦的良好訓練。這就是太極拳運動的優越之處。

  2.打太極拳對心臟、血管系統及呼吸系統的影響

  太極拳運動對心臟、血管系統的影響,是在中樞神經活動支配下發生的,就太極拳的動作組成來說,它包括各肌肉群和關節的活動,同時也包括有節律的呼吸運動。特別是橫隔運動。

  因為它能加強血液及淋巴的迴圈,減少體內淤血現象,是一種用來消除體內淤血的良好方法。

  3.打太極拳對骨胳、肌肉、關節活動的影響

  太極拳運動,對這些部位的影響是突出的,以脊柱為例,練拳時要求含胸、拔背、鬆腰。"腰脊為第一主宰"等,是說打太極拳與腰脊部位活動的密切關係。經常練太極拳無論對脊柱的形態和組織結構都有良好作用。它能防止畸形和老年背駝。

  4.打太極拳對體內物質代謝的影響

  有關方面從兩組老人骨骼及動脈硬化發生率研究資料的差異來看,打太極拳對脂類、蛋白類以及無機鹽中鈣、磷的代謝影響是良好的。

  通過鍛鍊前後的檢查發現,經過五到六個月鍛鍊後,血中蛋白的含量增加,球蛋白及膽固醇的含量卻明顯減少,而且動脈硬化的症狀也大大減輕。這些都說明打太極拳對體內物質代謝的良好影響。

  5.打太極拳對消化系統的影響

  由於太極拳運動對神經系統活動能力的提高,而改善其他系統機能活動,因此,它可以預防並治療某些因神經系統機能紊亂而產生的消化系統的疾病***運動、分泌、吸收的紊亂***。

  因呼吸運動對胃腸道起著機械刺激的作用,也改善消化道的血液迴圈,因而起到促進消化作用。它能預防便祕,對老年人來說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