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內功三部功的練習

  武當內功三部功,該功民間稱為南功,是一種專門習練外氣的武當內功。該功法簡單,易學易練,得氣快,見效快,安全可靠無偏差。一般人按資料自學一個小時就能基本掌握功法。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練習260至2000個小時左右,95%以上的學員皆能指掌發氣,既能治己病,又能治人病。外氣放,周天通,經絡通,身心鬆,健康長壽樂融融。

  武當自然外氣功,分聚氣功,進氣功,運氣功三部功法組成。

  一、聚氣功,馬步站樁聚氣法

  1、姿勢:會身放鬆站立,兩腳開立如肩同寬。沉肩垂肘,曲肘抬臂,抬至小臂與上臂約成90,同時曲膝下蹲,站立角度***小腿與大腿***30至90。掌心朝下,10指鬆直,指與指之間略分開,間距3毫米。全身放鬆。眼視前方。

  即成馬步站樁聚氣功法姿勢。

  2、呼吸:採用平時自然呼吸方法。

  3、意念:採用良性意念法。練功時看電視想問題,聽輕音樂,輕聲談話均無妨。重在姿勢。

  4、練功時間:早晚各練30:60分鐘。隨時隨地可練。7天之後每次練功不得少於60分鐘,功時越長功力越大。牢記:多一分酸、疼、累、苦就多一分氣。苦中求樂,梅花香自苦寒來!

  5、收功:用鼻輕輕地慢慢地吸足氣,慢慢直立,手自然下垂,並同時將氣徐徐從口中撥出。切記吸氣勿猛,呼氣納勻長。爾後作深呼吸幾次,散一下步即功畢。
 

  二、進氣功,掌心開合進氣法

  接上式馬步站樁,掌心朝下轉腕至掌心相對,慢慢地合攏,即兩掌心相合,掌心相對,間距1公分不接觸。約3分鐘以後輕輕地慢慢地拉開至1米。3分鐘後又輕輕地、慢慢地相合,仍間距1公分,不接觸,3分鐘後又輕輕地慢慢地位開約1米,……如此反覆習練60分鐘後按上法收功。

  三、運氣功,指掌自然發氣法

  接上式馬步站樁,練掌心開會3次。待指掌得氣之後,改掌心相,對為10指尖相對,掌心朝胸部,如抱物狀。中指可接觸,3分鐘後同樣輕輕地慢慢地拉開至約1米。3分鐘後又相合10指尖相對,中指可接觸,……如此反覆練習。

  如果指掌開合覺得指掌有麻、熱、脹、跳動,似有吸引力,磁力等感覺時,即可發放外氣了!此時,氣為我用,隨心所欲,妙趣橫生,樂在其中。在其中。發放外氣時,意在掌心或者手指,即有氣外放!如自己或別人頭疼,可用食指對準太陽穴點,轉動,或雙掌心對準雙太陽穴開合,患者太陽穴即會有一種舒適的得氣感覺,頭疼頓減或立止!運氣功呼吸、意念、收功法均同上。

  練功效果

  功滿一小時,汗流夾背。功滿10小時,膝關節酸,手發脹,臉發紅。功滿60個小時,會身絡基本暢通,氣可隨意自然運至指掌。少數體健經絡敏感者,練功30個功時即能指掌發氣。功滿三年,其效偉大!

  注意事項:

  1、要姿勢正確,達到功時,堅持習練百日,功德雙修。

  2、勿與其它功法同練,以免影響功效。

  3、平常保持良好的心境,練功採用良性意念法。

  千萬不要意守身體的某個穴位。

  4、過飢、過飽、疲勞、性生活後暫停練功。

  5、練功後可用於毛巾擦汗,切忌冷飲冷浴.附件:補氣通絡止疼助功祕方:

  黨蔘10g,白朮10g,茯苓10g,炙甘草6g,當歸6g,白芍12g,川芎12g,

  熟地15g;,黃芪30g,桂枝10g:,紅棗10g,生薑10g,制川烏6g,皁刺10g,乳香10g,沒藥10g。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服。日服三至四次。

  行家救傷祕旨,用藥歌訣:

  歸尾兼生地,檳榔赤芍宜,四味堪為主,加減任遷移。乳香並沒藥,骨碎補用之。頭上加羌活,防風白芷隨。胸中加枳殼,權實又陳皮。腕下用桔梗,營蒲厚朴

  治。背上用烏藥,靈仙妙可施。兩手要續斷,五加連桂枝。兩脅柴胡進,膽草紫荊醫。大茴與故子,杜仲入腰支。小苗與木香,肚疼不需疑。大便若阻隔,大黃權實推。小便如閉塞,車前木通提。假使實見腫,澤蘭效最奇。倘然傷一腿,中夕木瓜知。全身有單方,飲酒貴滿卮。芒麻燒成性,桃仁七粒整。紅花少不得,血竭也難離。此方真是好,編成一首詩。庸流不外傳,無乃心有私。

  注:用藥歌為師授祕宗,習拳練功者必不可少之救傷祕旨。內外損傷均宜,一

  般三劑即效。藥量各6到9克,酒為引。

  民間武術家技擊家萬籟生先生說:真傳一張紙,假傳萬卷書。功貴於專而式貴於簡。功夫=功法+時間。只要您功時達到,定能速成發放外氣。

  附:速成自然外氣功診治疾病法

  該功法習練到指掌能發放外氣之後,用眼仔細觀察氣從指尖出來的顏色。如果觀察不出來,就不能用外氣治病。如果能看到氣象白霧或白煙式的線狀物從指尖出來者,即可用外氣為人診病查病判斷疾病了。其具體方法是:

  以運氣功姿勢,左手在病人前胸,右手在病人後胸,轉掌心開合,待氣感強,病人覺得有氣在臟腑來回穿梭時,即可左手不動,離病人前胸10公分遠,右手在病人後胸發放外氣,如扇子扇風一樣,讓氣穿透病人身體,使自己左手收到來自病人身體的氣一一即自己的外氣和病人的病氣。這時,左手要充分放鬆,用眼仔細觀察並透視手掌各部位的情況。例:左手如果發涼發白,說明有寒症,等等,如此類推。

  如此診得病人之疾病之後,再按中醫理論辯證施治,或向患處發放外氣施治之。

  功到自然成。在練功的同時,請同志們多學習祖國醫學精通基礎理論,以便致力於濟世活人之崇高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