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元旦黑板報內容

新一年,新氣象,新目標,新態度,新自我。新一年的黑板報,你準備好了嗎?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一些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相關資料1

相關資料拓展:元旦的詩

《共內人夜坐守歲》原文

歡多情未極,賞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棕裡覓楊梅。

簾開風入帳,燭盡炭成灰。

勿疑鬢釵重,為待曉光摧。

《共內人夜坐守歲》作者簡介

徐君倩,字懷簡,東海郯人。

曾擔任湘東王鎮西諮議參軍,頗好聲色,有侍妾數十人, “有時載妓肆志遊行,荊楚山川,靡不畢踐。”。有詩《共內人夜坐守歲》。

《除夜》原文

旅館寒燈獨不眠,

客心何事轉悽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

霜鬢明朝又一年。

《除夜》釋意

住在客棧裡,獨對殘燈,睡不著覺。不知什麼緣故,詩人的心情變得十分淒涼悲傷。在這除夕之夜,想象故鄉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而明天又要增加一歲,新添不少白髮啊。佳節思親是常情,歷來如此。但除夕之夜,“獨不眠”、“轉悽然”、“思千里”,還有一層意思:到了明天,就又增加一歲,包含了詩人年復一年老大無成的傷感。

《除夜》作者簡介

高適 ***700年—765年*** 字達夫、仲武,漢族,渤海蓨***今河北景縣***人,後遷居宋州睢陽***今河南商丘睢陽區***。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世稱高常侍。少孤貧,愛交遊,有遊俠之風,並以建功立業自期。20歲西遊長安***今陝西西安***,功名未就而返。開元20年去薊北,體驗了邊塞生活。後漫遊樑、宋***今河南開封、商丘***。天寶三載,與李白、杜甫、岑參同遊梁園***今河南商丘***,結下親密友誼,成為文壇佳話。天寶八載***749年***,經睢陽太守張九皋推薦,50歲應舉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載,因不忍“鞭撻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長”而辭官,又一次到長安。次年入隴右、河西節度使哥舒翰幕,為掌書記。安史之亂後,曾任淮南節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劍南節度使等職,官至渤海縣侯終散常侍,世稱“高常侍”。永泰元年***765年***卒,終年65歲,贈禮部尚書,諡號忠。

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有《高常侍集》等傳世,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開封禹王臺五賢祠即專為高適、李白、杜甫、何景明、李夢陽而立。後人又把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和稱“邊塞四詩人”。

相關資料2

相關資料拓展:元旦的詩

《丁卯元日》原文

一樽歲酒拜庭除,稚子牽衣慰屏居。

奉母猶欣餐有肉,佔年更喜夢維魚。

鉤簾欲連新巢燕,滌硯還疏舊著書。

旋了比鄰雞黍局,並無塵事到吾廬。

《丁卯元日》作者簡介

錢謙益***1582—1664***,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東澗老人。學者稱虞山先生。清初詩壇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說他“至啟、禎時,準北宋之矩矱” 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進士,他是東林黨的領袖之一,官至禮部侍郎,因與溫體仁爭權失敗而被革職。在明末他作為東林黨首領,已頗具影響。馬士英、阮大鋮在南京擁立福王,錢謙益依附之,為禮部尚書。後降清,仍為禮部侍郎。

《甲午元旦》原文

花枝含笑畫猶存,偕老渾忘歲月奔。

紅燭高燒人並照,綠雲低覆鏡回溫。

新妝幾換孤山面,淺筆終留倩女魂。

珍重玳梁香雪影,他生同認舊巢痕。

蕭疏白髮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幹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甲午元旦》譯文

稀疏白髮無以覆蓋頭頂,

圍爐守歲免了睡眠。

剪燭飲酒消夜待旦,

傾囊分發買春錢。

聽爆竹燃響萌發童心,

看更換桃符興致濃。

鼓角梅花又一度,

五更時節歡聲笑語拜新年。

《甲午元旦》作者簡介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號東塘,又號雲亭山人。山東曲阜人。是孔子六十四代孫。康熙中授國子監博士,遷戶部廣東司員外郎,不久被罷官。有文名,所寫《桃花扇》傳奇與洪昇之《長生殿》齊名,人稱“南洪北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