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孩子記憶的辦法

  寶寶記憶力飛速成長的時期,從兩歲開始。父母們要抓住關鍵時期對之子進行記憶力的訓練,來增強孩子的記憶。下面由小編給你帶來關於,希望對你有幫助!

  1、這是我的

  寶寶有自己專用的毛巾、牙刷、牙杯和牙膏。把寶寶的用具和爸爸媽媽的放在一起,每次洗漱時,讓寶寶自己拿取用具。換用毛巾、牙刷、牙膏時,挑選與原物不同色彩、不同形狀或不同形象的物品,向寶寶展示一下新用具,讓他比較與舊用具有什麼不同。如果寶寶一時說不出,可拿出舊用具讓寶寶比較。在以後洗漱時,看寶寶能否正確取出自己的新用具,並讓他回憶新舊用具的不同之處。

  寶寶對有“自主權”的東西有強烈的佔有意識,利用寶寶的這種獨立意識進行訓練,寶寶會自覺地加強記憶。

  2、命名儀式

  把寶寶喜歡的玩具排成一隊,舉辦莊嚴的命名儀式,讓寶寶為它們起名。可以從三個玩具開始,逐漸增加玩具。一段時間後,你跟寶寶商量,由你給它們命名,然後讓寶寶複述。

  在寶寶眼睛裡,玩具都是夥伴,擬人化地命名,他認為理所當然,因為寶寶有名字,夥伴怎能沒名字?而且由他命名,他當然更為興奮。哪怕他取的名字聽上去含糊不清、不知所云、變化多端也沒關係,注意的訓練在於回憶他所取的名字。

  3、交朋友

  讓寶寶在小區裡交些小朋友,在交往後,問寶寶一些問題:小朋友的名字?帶著什麼玩具?帶他***她***的是爺爺還是奶奶***外公還是外婆、爸爸還是媽媽……***?你們一起玩了什麼?等等。爸媽營:bamaying當然,還應該證明引導交際的問題,比如,提起一個寶寶和小朋友玩得很愉快的遊戲,問:你和小朋友玩得開心嗎?你準備下次跟小朋友玩些什麼?等等。

  這個遊戲還可以訓練寶寶的交往意識和交際能力。

  4、做作業

  要讓寶寶養成主動記憶的習慣,就要給他佈置記憶的“作業”,也就是事先告知。比如,帶寶寶出去散步前,在家的爺爺、奶奶或其他人表示羨慕狀,要求寶寶回家告訴他們看到了什麼。要求必須具體、單一、指示清晰——看看大樹下有沒有花兒、花園裡小桌子裝好了嗎?等等。“作業”由一項向幾項發展,記憶物件由一個地點逐漸擴充套件到多個地點。

  給寶寶提出各種記憶任務,會激發寶寶的獨立感與自豪感,對培養寶寶的記憶習慣有強化作用。

  5、講故事

  給寶寶講一個簡單的圖畫故事,事先提出要求:等會兒你講給媽媽聽。結合圖畫,你重複一些重點的語音、動作描述,重複的時候可以讓寶寶跟著複述。然後讓寶寶以圖為助給你講故事,在他有困難的地方適當提醒一下。如果他講得與圖書不一致不要去糾正,肯定他的合理創造;如果不合理而導致故事無法繼續,適當幫他“拐個彎”接續。

  如果能幫寶寶錄音下來,再以讚賞的態度放給他和親朋聽,會讓寶寶很有成就感,從而對這個遊戲樂此不疲。

  6、作客之前

  在準備出去拜訪客人之前,交給寶寶一個任務:出門的時候提醒你帶上某件禮物。把禮物放置在不太醒目的地方,然後帶領寶寶跟你一起做繁忙的出門準備,看最後寶寶能否記得提醒任務。

  讓寶寶一起做繁忙的出門準備,轉移了寶寶對禮物的注意力,調動起寶寶的興奮情緒,這對寶寶的記憶力是個不小的考驗。這個遊戲對糾正丟三落四、粗心大意的習慣也有一定的作用。

  7、猜一猜

  把寶寶熟悉的玩具藏在一個紙盒裡,或某個寶寶可以看到容器裡面。你形容一下跟玩具有關的記憶特徵,比如,我們昨天給它洗過澡的,某某小朋友很想玩的……讓寶寶猜一猜,裡面藏的什麼玩具。

  這個遊戲讓寶寶從瞬時記憶轉向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不但訓練記憶力,對語言的理解力也有促進作用。

  8、歡樂劇場

  挑一個寶寶喜歡的故事,讓寶寶表演。看寶寶能否把主要內容表達出來。當然,你要做提詞人兼現場導演。你在記錄他所完成的記憶量的同時,注意不要否定寶寶對劇情的創造。不能因為是記憶力訓練,而扼殺寶寶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這個遊戲刺激記憶力和想象力,能養成寶寶自我表現的習慣。

  9、多了什麼

  給寶寶一組同類物品的卡片,這些物品要在他認知的範圍裡,比如衣物、水果、傢俱等。一組五六張、七八張不等,根據寶寶的能力而定。讓寶寶說一說它們分別是什麼,比如:衣服、褲子、裙子等。然後讓寶寶背過身,你再混進一張同類卡片,看寶寶能否指出多了什麼。

  用歸類材料訓練記憶,不但強化記憶能力,還能讓寶寶形成歸類的思維方式。

  10、還有,還有……

  給寶寶一些實物,比如蘋果、梨,讓他說說還有什麼水果。進一步的遊戲可以將聯想的範疇擴大,比如,給他碗、湯匙,讓他說說吃飯時還需要什麼。如果他不但說出筷子、盤子,還能聯想到圍嘴、杯子等,那要好好表揚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