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太極拳入門功法概述

  入門功法是“太極混元功”功法的節選,對初學者來說,不僅是築基功,也是養生法,更是通往上乘武術內功的必經之途。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供您閱讀!

  

  太極拳屬內家拳術,練的是動靜兩功,內外雙求,性命雙修,以心意行氣為法則,以內外雙求為宗旨。從無極入門,靜極生動,動分陰陽而成太極,再在心意的主宰下,執行陰陽二氣,通遍周身內外,引導四肢百骸通過開合、動靜、虛實、鬆緊、升降、吐納、收放、蓄髮、伸屈、長短、剛柔、進退、順逆、卷展等運動體現太極陰陽的變化,經過長時期的修煉,逐漸向太極太和的頂峰攀登。然而現在不少太極拳習練者,沒有真正領悟或忽略了太極之真義,把太極之形與太極之氣分割開來,雖練習多年,收效甚微。

 


  入門功法是“太極混元功”功法的節選,對初學者來說,不僅是築基功,也是養生法,更是通往上乘武術內功的必經之途。

  古人云: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上,人有三寶精、氣、神。人身三寶,損則多病,耗盡則亡。精足則氣足,氣足神不衰,神旺則形全。入門功法就是通過意守丹田來練此三寶。使心神下行,心火下降,精氣上升,心腎相交、水火既濟,從而煉精化氣,煉氣化神,還精補腦,延年益壽。人在幼年,七情不惑,六慾不擾,三寶無損;到成年後,眼、耳、鼻、口、舌、心、意七竅的活動漸多,太過則三寶受損,陰陽之氣不平衡,陽衰陰盛,氣虛體弱而致內傷,抵抗力減退,加上外感就會生病,若不及時治癒和注意養生,先天真陽***即元氣***便會損耗更多,耗盡則亡。

  修煉內功者,應以修心養性之法練此三寶,清心寡慾,心內平和,靜心安身,固精保精,煉化為氣血,還原於身,而後方能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入門功法的意守丹田功效,按中醫陰陽五行來說,中丹田屬中央戊己土。這一竅通五臟六腑,十二經十五絡。古書上說:“用心意集中丹田內,先吸後呼,一吸百脈皆合,一呼百脈皆開,呼吸往來百脈皆通,氣血通暢,百病皆除。”又說:“用心意守于丹田,丹田內即生氣生血,氣血滿足,身體健壯而百病皆愈。”練內功,意守丹田,能夠恢復與增強抗病能力***補氣壯氣***,補充血液虧損,促進氣血迴圈,調整與改善內臟器官機能,使身體逐漸恢復健康.有病除病,無病強身。再者,由於丹田呼吸***竅呼吸***而形成的腹部內氣鼓盪,能加強胃腸蠕動.增強消化功能,有助於吸收營養,提高新陳代謝能力。另外,人靜可使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消除疲勞,益智補腦,使之達到最佳狀態。

  除了意守上中下三丹田外.還應意守 命門.命門又稱後丹田。意守上丹田主煉神,意守中丹田主煉先天元氣,意守下丹田主煉精,意守後丹田主煉精氣轉化,入門功法是通過靜養先天元精、元氣、元神,以補後天精、氣、神之不足。通過修煉使得精足、氣盛、神旺,如此內壯外強,身體受益頗大。

  經過人門功法的修煉,使內氣充盛飽滿,猶如皮囊之中充足了氣,行拳走架時,就能在心意的指導下,通過肢體的不斷內纏外繞,胸腹摺疊運化,一開一合,一動一靜,一鬆一緊,使內氣鼓盪,循經走脈,流轉不息。內氣發於丹田,歸於丹田,氣滿丹田實,而又入於骨髓,再由骨縫發出,經丹竅,通三節,達四梢,運五行,康壯五臟,內壯神勇,使之成為剛柔相濟、至虛至靈、太極太和之混元球,達此境界,太極功夫就會有較大幅度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