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太極拳的好處有哪些

  太極拳作為一種養生運動,經常被人們用來當做抵抗疾病的一種綠色運動療法,並且效果是非常明顯的,在中醫學上都是非常鼓勵大家通過練習太極拳來祛病的,那麼學習太極拳的好處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簡述

  一、太級拳對以下五類病人特別有益

  1、慢性肌肉損傷

  美國國家健康研究專家表示,中國太極拳這一古老的強體健身方式能夠有效緩解諸如纖維肌痛等一些慢性肌肉損傷疾病的症狀。

  在美國最近的這次研究中,太極拳對緩解和治療纖維性肌痛綜合症效果明顯。

  太極拳雖然也是一種運動,但它講究慢練,動作舒緩柔軟,可以達到一種自我按摩的作用。

  專家表示,太極拳的動作要求螺旋式的弧形動作,使人體各肌肉群和肌纖維伴隨太極動作進行最大限度扭轉,使肌肉收縮有力,與之相應的骨骼對外力的承受力和韌帶的活動效能也有很大改善,能全面提高人體活動的靈活性、柔韌性和協調性。

  2、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

  太極拳習練過程中,呼吸膈肌和腹肌的收縮和舒張,使內臟充分活動,增強體內血液迴圈,減輕了心臟功能的負擔,有助於保持心臟、血管和淋巴系統的健康。

  同時腹式呼吸的深、長、細、緩、勻、柔的呼吸方式,能增強肺臟的通氣和換氣功能,增強肺活量,因此有利於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非活動性肺結核等疾病的防治和康復。

  太極拳中的腹式呼吸對人體的作用就是非常多的,值得我們學習。

  1***是鍛鍊肺泡,增加肺活量

  腹式呼吸好就好在,呼吸時隔肌上下活動範圍加大,胸腔容積得到最大範圍的擴充套件和回縮,呼吸一次約為10至15秒鐘,能吸入1000至1500毫升空氣,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肺組織,使中下肺葉的肺泡在換氣中得到健康的鍛鍊。

  改善了肺部的血液迴圈,從而防止肺的纖維化,延緩了老化,保持良好的彈性,提高了肺活量,可使機體獲得充足的氧,隨血液執行而佈散周身,並能滿足大腦對氧的需求,使人精力充沛。

  由於肺功能增強,無形中增強了肺部免疫細胞對塵埃和病菌的吞噬和清除能力,有效地預防了肺部多種疾病的發生。

  2***是促進腹部運動,防範多種疾病

  堅持做腹式呼吸運動,隨著腹部凸出及縮回的節奏,可使腹肌得到有效的鍛鍊,消除堆積在腹部皮下的脂肪,改善體內的脂質代謝,起到防治血脂異常、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等病的作用。

  腹式呼吸時的腹部運動,對整個消化道是種極好的調節,促進胃腸道的蠕動,利於腹腔,腸繫膜的氣血執行,增強消化和吸收功能。

  腹式呼吸還可舒肝利膽,改善肝功能,促使膽汁分泌,對脂肪肝、膽囊炎、膽石症、慢性肝炎等都有很大好處。

  3***是疏通經絡,健腦安神益智

  人體的足厥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經、任脈、帶脈等經絡通過腹部,遍佈著幾十個穴位,尤其是神闕穴***肚臍***,是人體先後天經氣執行的樞紐。

  而腹式呼吸對經絡是良好的鍛鍊,有利於經脈的執行和經氣的流通,保持了內環境的穩定。

  尤其是在做腹式呼吸時,精神專一,意守丹田,在這種禪悅的氣功態下,生命節律井然有序,大腦的興奮與抑制和諧平衡,這對防治神經衰弱、情緒抑鬱、失眠等症大有裨益。

  3、失眠等神經系統疾病

  練習太極拳要求在意識控制下進行運動,故能配合治療神經系統方面疾患,比如焦慮、抑鬱、失眠等疾病,練習中要求意識集中,排出雜念,思想內斂,意識引導動作,從而能更好調節各項神經功能。

  4、心腦血管病

  太極拳運動過程中的舒張收縮,全身肌肉骨胳關節柔緩運動,使靜脈血液能更充分迴流心臟,符合人體正常生理機能,而又適度逐漸增強血管壁的彈性,預防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5、胃腸道慢性病

  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教練會教你用到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對內臟的按摩作用,使內臟得到適當的運動,改善各臟器的血液迴圈,使體內的物質代謝過程正常。

  專家說,練太極對胃腸神經官能症、老年性便祕、胃、十二指腸潰瘍併發症等疾病也有良效。

  二、太極拳有益於人體微迴圈

  微迴圈是指微動脈與靜脈之間微血管中的血液循微環。人的體內大血管如同大江大河,小血管好比支流,毛細血管則像縱橫交錯的灌溉渠道,人體的組織和細胞如同秧田裡的秧苗。

  細胞所需要的養料***包括氧氣和營養物質***以及排出的廢物***包括代謝產物和二氧化碳***靠上述各種血管共同完成運送,其中毛細血管的運送過程就稱為人體的微迴圈。

  人體僅靠心臟有限的收縮力,不可能將血液送至各個組織和細胞,還必須依靠血管自身的節律性的運動。微血管的這種自律性運動與心跳並不同步,起著第二次調節供血的重要作用,被當今醫學界稱為人體“第二心臟”。

  正常情況下,微迴圈血流量與人體組織、器官代謝水平相適應,使人體內各器官生理功能得以正常進行。若毛細血管不通暢,就好像一塊塊秧田的”水渠“受阻,禾苗得不到水分就會枯死一樣,人體臟器也會因此而衰老和產生疾病。

  人體肌肉每平方毫米的橫截面積上約分佈兩千條毛細血管,在靜息時,毛細血管大部分主動關閉,約有20%處於開放狀態,只有在需要時,關閉的毛細血管才被啟用,參與微迴圈。

  比如,人們進餐後,消化道毛細血管“閘門”開放,胃腸道微迴圈加快;人們在思考問題時,腦部毛細血管被啟用,大腦微迴圈加快。

  當人們長期缺乏體育鍛煉或隨著年齡的增長,毛細血管的血流不通暢,產生微迴圈障礙,就逐漸引起許多疾病和機體的衰老。

  我們在習練太極拳時,通過身體的伸縮旋轉運動和內氣在周身各個部位的暢流,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啟用遍佈全身的毛細血管,促進微血管的自律運動,加速微迴圈。

  太極拳屬於內家拳,主張“以意行氣,以氣運身”,強調體內氣血的暢通。太極拳理論中所說的"氣",不是呼吸之氣,因為呼吸之氣只能在肺部活動,它指的是人體的“內氣”。

  只要練功得法,經過一定時期的練習,在行拳時就會產生出“氣”的感覺,如手指有脹、熱、飽滿感,腹腔內氣流咕咕作聲,有蟲爬蟻走樣刺癢的感覺等等。

  以上的感覺,實際上是人體氣血迴圈加快,經膜和毛細血管擴張,也就是微迴圈加速的外在表現。

  針對太極拳運動對人體微迴圈的影響,中國科學院武術協會組織了14位科研工作者進行了專題研究,收集了85位太極拳愛好者人體微迴圈的相關資料,通過甲璧、指端溫度反映人體微迴圈狀態。

  甲襞是指人體手指指甲根部面板皺褶部位,甲襞微迴圈狀態可用綜合積分值半定量表徵,分五級從正常***<1***到重度異常***≥8***。隨年齡增長,人體衰老,微迴圈變差,甲襞微迴圈綜合積分值將不斷增加。

  體溫是人體重要的生理指標,反映整體的機能及測量部位的細動脈供血狀態和靜脈流出量。區域性溫度變化對運動效果能給出有益提示。

  通過上述研究發現:太極拳鍛鍊可以使甲襞綜合積分值有顯著性改善***主要指流態和紅細胞聚集程度***,能夠有效改善人體末端微迴圈狀態。

  在上述研究過程中,發現太極拳對人體微迴圈改善的效果與被試驗者的行拳方法有很大關係。

  行拳時,能夠心靜體鬆,動作協調,以意導氣,以氣運身,正確掌握太極拳要領的人,其促進微迴圈的效果就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