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標準接發球的技巧

  如何掌握標準的接發球技術?接發球的旋轉判斷在於準,不但要能夠判斷旋轉的性質﹝下旋、不轉或上旋﹞,還要能判斷旋轉的強度﹝強烈旋轉、旋轉或不轉﹞。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準接發球的技巧

  判斷反手發球的旋轉性質

  大多數的反手發球能發出兩種性質不同的球:轉不轉球和側上下旋球。主要從對方的發球動作上來區分:轉不轉球的發球動作方向主要向前下右,以向前為主;而側上下旋球主要向前右下,以向右明顯。

  判斷反手轉不轉球的旋轉強度

  發球的旋轉中:一是能以相同的動作發出不同旋轉的球;二是能發出強烈旋轉的球;

  怎樣才能同時做到這兩點呢?

  ﹝1﹞手腕發力是第一位的。

  ﹝2﹞拍頭部位觸球也很重要。

  ﹝3﹞引拍幅度、揮動速度、拍形……

  ﹝4﹞我們能夠看清判斷的是:

  手腕有無抖動發力;

  引拍幅度、揮動速度和拍形。

  ﹝5﹞我們不能看清楚的是:

  手腕發力方式是摩擦或撞擊;手腕發力時是否觸到球;

  發球時球拍觸球部位;

  針對不能看清的情況,可以用以下方法來判斷:

  球拍的運動方式是切球或撞球;手腕抖動時是否出球;

  球拍觸球前瞬間球與拍的位置關係。

  因此我們要判斷的是:

  手腕有無抖動發力;手腕抖動時是否出球;球拍的運動方式是切球或撞球;球拍觸球瞬間球與拍的位置關係;

  引拍幅度、揮動速度和拍形。

  從對方引拍到球發出的完整動作來判斷髮球的旋轉

  ﹝1﹞手腕有無抖動發力?否者不轉。

  ﹝2﹞手腕抖動發力者,抖動發力時是否出球?否者不轉。

  ﹝3﹞手腕抖動發力且出球者,球拍的運動方式是切球或撞球?撞球者不轉。

  ﹝4﹞手腕抖動發力出球切球者:球拍觸球瞬間球位於球拍拍柄者為不轉球,中間者為旋轉球,拍頭者為強烈旋轉球。

  在反手發球的旋轉判斷中重點要緊盯手腕和球拍;密切注視球與拍的位置關係;另外注意引拍幅度、揮動速度和拍形等。

  識別轉與不轉

  在乒乓球的比賽實戰中,發球搶攻往往和發球的轉與不轉配套進行的。對方發出的球是側下旋或下旋,那麼配套的很可能就是弧圈暴衝或一板拉球。如對方發出的球是不轉或側上旋,配套的就是發力打直接進攻,一般的規律即於此。因此,在實戰的接發球環節中,果斷判明對方發出的球是轉還是不轉,是掌握每分球的命運與整個戰局主動權的關鍵。

  怎樣判斷對方發出的球是轉與不轉

  第一,從乒乓球撞擊球板聲音判斷,撞擊聲音大即是上旋球或側上旋球。反之,聲音小屬摩擦聲音即下旋球或側下旋球;

  第二,把球拍豎起橫向劃分為三個部分,看對方的球如果切在底端三分之一處,而且與球拍形成的角度切的越薄球越轉;

  第三,在上述兩條的基礎上,還仔細觀察對方屬於時腕部抖動的力度和球拍與球接觸的距離,有的還要觀察高丟擲的球與球板接觸的距離,等等。

  最容易吃虧的是兩種球:一個是急下旋球,角度大,速度快,往往推下網,搓起來球高。一個是網前球的轉與不轉。判別不當,特別容易吃虧。

  有的招數造成對方失誤或直接一板被打死。有的招數則有效破壞對方的發球搶攻。比如:側身衝打,網前挑打,根據對方發出的轉與不轉球,採取敲擊,拱,彈。劈長,反手撕。依據對方的左右側旋,採取順勢180度的檯面旋轉小弧圈,撇,網前搓短等。

  總之接回去的球一定要接到對方最難受,致使對方起不了板的角度位置和地方,這就是我們要充分識別球的轉與不轉的基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