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拳的簡介

  勾拳,是一種弧線擊打的拳法,而且是作為近距離攻擊的拳法,它比起直拳、擺拳等放長擊遠的拳法在動作結構和擊打技術上要複雜得多,打擊威力並不亞於後手直拳和擺拳。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勾拳的介紹。

  一、勾拳的基本技術

  勾拳的基本技術一般分作四種,平勾拳、上勾拳、側勾拳和斜上勾拳。這四種勾拳的擊打、發力方法、步法和重心都基本相同,只是擊打方向和目標部位不同而已。

  ***一***平勾拳

  平勾拳是橫向性的勾擊,擊打目標為對方的頭部側面、太陽穴及頜關節,中盤為肝臟、胰臟和腹等處。左實戰姿勢站立,上體微右旋腰,在右肩向右拉的瞬間,右腳蹬跟,轉髖送力;同時,左旋體擰身右拳向前橫勾出,肘部始終保持略大於90度的角,左拳護於頜下。然後,向右擰身,左拳向前橫勾出,右手收護頜下。

  平勾拳發力以上身為縱軸。拳頭平直打出去時,上身伴隨拳頭擊打方向轉動10度左右,以上身轉動和身體重力增加拳頭擊打力量,如連作左平勾拳,則上身隨著拳頭向右轉動15度左右。左右平勾拳一般都是連擊的,或與側上勾拳組合擊打。不論打左平勾拳或右平勾拳,或是其他勾拳的組合擊打,在上身向左右轉動時,頭部要保持不動,雙目監視對手的舉動,身體重心和腳步要保持穩定,這樣拳頭打出去才有力量。平勾時肘尖向下,不要抬肘聳肩。與擺拳的區別在於,橫平勾拳需要屈肘在近距離擰腰抽出,而擺拳是將手伸出,突然含胸收腹產生力量擺擊。

  ***二***上勾拳

  上勾拳擊打對方目標是拳由下向上擊打對方的胸心部位或正面下巴處。發力方法基本同平勾拳,與平勾拳所不同的地方是上勾拳手臂彎曲成銳角***小於直角***。按左側實戰姿勢開始,前腿展髖,腳後跟向外旋轉,抬身同時將身體重心轉移到後腳上,後腿展髖,後腳跟向外旋輾,拳由下向上擊打。開始時,拳心由向上轉向外,當擊中目標前瞬間,拳心猛然旋轉成拳心向內,上身轉動幅度稍大於平勾拳。繼打右拳***即後手勾拳***,上身向左轉動15度左右,後腿隨著身體向左轉動到15度左右,後腳跟向外旋轉,後腿同展髖,抬起上身,右勾拳向前打出。

  ***三***側勾拳

  側勾拳是橫向擊打的拳法,所擊目標是從對方頭部側面擊打其腮面下頜部。按左側實戰姿勢開始,右手拳背向上,拳心內扣,肘部要略高於前臂,上身向左側方轉動15度左右時,右側勾拳向前打出。拳至身體垂直線時立即制動,垂肘屈臂收回,緊隨前腳跟向外旋轉同時展髖,把身體重心轉移到右腳,上體右轉15度左右的同時,左手側勾拳向前打出。

  在打出側勾拳的同時,身體重心要穩定,腳步要站穩,拳才有打擊力量。如在打出側勾拳時,如腳步移動或身體重心浮空,拳頭就得不到下肢的支撐反作用力,凡是這樣打出的側勾拳不但打擊力量不大,而且身體重心容易失控。

  ***四***斜上勾拳

  斜上勾拳的主要擊打目標為敵方的腹肋,為閃身出擊性的打法,但又是相當近身貼打的拳法。按左側實戰姿勢開始,左腳向左側方擺一步的同時,左肘向後下收,至腳步一踏穩,左拳成拳心向上向正前方勾擊出,高與腹平。接著,右肘後下收,重心落於右腳,在左拳上收攔臂於胸前的同時,右拳向前勾出。

  ***五***注意要領

  1.不論是打哪一種勾拳,其肘部始終要保持一定的曲角度,不可伸臂再屈勾,因為勾拳的力量來源於腳掌蹬地、轉髖、轉體,以體轉推動肘部之力而打出勾拳。

  2.反覆體會每一種勾拳的基本動作運動路線,以及出拳時如何轉動身體之力量的大小,則更可掌握好動作的要領。
 

  二、勾拳的強化訓練法

  勾拳一般都是組合性出現的,訓練時就要掌握好其本身屬性,作為隱蔽性拳法,都得依靠其他拳法、身法、步法作為引手來完成。不論是哪一種輔助訓練,都要有模擬的實戰動機,養成一種自然本能的條件反射習慣。

  ***一***啞鈴練習力量

  兩手各握啞鈴一隻,進行腕部的力量練習,這是增大勾拳擊打力量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果條件差,可兩手各持磚頭練習,是一樣的。練習者特別注意,任何器材的輔助練習都要因陋就簡,土法上馬,不一定非要去跟專業機構相比,只要能練出一樣的效果,器材的雅觀與否是不需要去計較的。

  1.身體直立,兩腳分開略比肩寬,兩手各執一個啞鈴,輕重由本人的力量來作決定,兩肘緊貼肋部,大臂與小臂成一直角,兩臂保持不動,拳心相對;以兩腕力量向內勾拳成拳心向內,然後恢復成原狀,默記次數,一般兩腕同時動作,以50-100次為宜。

  2.按上式站立,兩臂略前伸,手心向上,肘臂角保持在130度左右,兩臂保持不動,腕部放鬆使拳成下吊狀,拳心向前;隨後肌肉一緊,兩腕同時上勾至拳心向內,反覆此動作,以50-100次為宜。

  3.按上式站立。兩臂抬平於胸前成環抱狀,拳距一尺左右,拳心向內,姿勢擺好後,先向左側旋轉,兩臂保持不動。完全憑旋腰之力帶動。向左旋時,右腳用勁蹬地,由蹬力而展髖、擰腰、推肘臂直達拳面成抖勁。然後又向右轉,方法要領與左轉同。如此左右各轉30-10次。

  ***二***速度的練法

  勾拳要練到非常快速的出拳,首先就是空練,以單一的前手勾拳或後手勾拳作快速的勾擊運動。例如作後手勾拳,可任選擇,口發“哈”字音,同時短、脆、快地勾出三四次。開始儘量放鬆不用力量,只求速度,速度一快,力量自然就會出來。

  另一法就是利用器材作為輔助的練習,器材比較簡單,一根橡皮筋即可。

  1.選有一株如碗口粗樹木的場地,於自己肩高處綁一橫木,使與樹身成一個十字架;然後將橡皮筋拴在橫木的兩端,長短與距離按練習者自己臂長決定,人距十字架約二尺遠背對而立,以自己手握一端皮筋屈肘於肩前的長度為宜。此時即可進行練習,以練習左右平勾拳為主,在借右腳蹬力展髖左旋身時,右拳牽拉橡皮筋向左側勾出。接著回收右手,同時,右旋體勾出左拳。如此左右平勾,動作儘量快發而突然,並且作有節奏性的練習,快勾三拳略停一會,或右手勾三拳接著左手勾一拳,或兩手次第勾出三拳。至於練習數量,應以自己體力感覺為限。

  2.將橫木下移於樹幹下端,依練習者膝高部位固定,然後,一手一根橡皮筋握住,背對樹幹,距離以橡皮筋在練習者下伸手於大腿側剛好繃直為度,接著就開始練習,以左右手作上勾拳、斜上勾拳的快速動作,要求動作姿勢準確,以體擰旋之勢發出勾拳,以及腳掌蹬地的貫透勁來練習勾拳,數量每天兩次,每次都以體力略盡為度,但必須記住,每次勾拳都用爆發性的快速出擊,一停一歇,有節奏性地訓練。

  ***三***打沙袋練習法

  用勾拳打沙袋,不但能練出勾拳的力度、硬度和速度,而且還是模擬實戰練法的最佳選擇。

  1.面對沙袋約1米距離,突然前滑步接近沙袋,在左手作前推攔臂勢接觸沙袋時,右手成斜上勾拳打擊沙袋,並且用右手作連續性的勾擊,以此為與敵纏身時勾擊敵方腹肋連續重擊打下基礎。左右手交替練習,每手以三拳為一組,共作10~20組。接著退身再作進身動作,將沙袋視作敵人,進行模擬的進身、閃躲防守、反擊練習。單一拳勾擊練一組,兩拳作連續勾擊一組,再以兩拳交替的斜上勾拳加平勾拳組合擊打為一組,三組練法交替而作,每組以50~100拳為宜。

  2.與沙袋對峙時,進身貼近沙袋時用左手抱住沙袋,右手平勾拳擊打接側勾拳擊打沙袋;退身後,又進前用右手抱沙袋,左手平勾接側勾。一進一退地反覆進行,視體力而限,多多益善。要求用力順達,擊打位置要準確,擊打時要借轉體的力量,動作靈活多變,完全接近於實戰的模擬,練習者的情緒要集中投入。

  ***四***勾拳打靶位的練習

  勾拳的擊打手靶練習,仍與直拳打靶類似,以固定靶位和活動靶位為實施訓練的手段,但與直拳不同的是:直拳為遠距離擊打,勾拳為近身擊打。所以,輔助者持靶相引時要有一定的技術性,兩手各持一靶圍著自己身體要害部位引,練習者用勾拳追擊手靶打,一邊打,還得一邊注意要有防守動作,一切的目的都得為實戰服務。

  持靶者在持靶相引時,靶位必須一高一低,一俯一立,這樣才能使打靶者一手運用斜上勾拳或上勾拳,另一隻手使用平勾拳或側勾拳擊靶,只要有這一點意識,持靶者就要擺亮出不同靶位,練習者也就根據輔助者亮出的靶位出相應的勾拳擊打,包括單一性的連續打、組合性連續打、左右連環打等訓練,以此獲取更靈活的實戰技術。

  三、勾拳於實戰中的用法

  勾拳是近距離擊打的拳法,在我國目前的散打運動中勾拳的快摔往往掩蓋了勾拳威力。我國武術講究遠打、近拿、貼身摔,在一些擂臺規則的限制下,近拿和貼身摔成了同類面目而實施,打法除拳的直襬性遠擊外,稍近時就摔了。一時之間勾拳、肘、膝等短打技法運用不出來,即使運用出來了,也不怎麼靈活。直到與國外技擊連續的交流競爭漸多,特別是在受到泰國拳肘膝所創之後,這種狀況近來才時有改觀。撇開擂臺競技,我們把話題引到街頭抗暴上來,勾拳擊打的重量和威力就不亞於直襬和摔了。至此,這裡論到實戰用法,多以以街頭抗暴打法為主、擂臺競技次之的方法來論述之。

  1.勾打耳門法

  雙方對峙,當對方左墊步起右低踹腿擊我方左膝關節時,我方提膝避過;對方見右踹落空,而順勢落步擁身左直拳擊打我方面部,我方不閃不避,在前落步左拳臂下壓其左臂,並向左外劃格之際,右腳蹬力,借右手平勾拳向對方左耳門擊打。

  在與敵對搏之初始,對方首發動作以虛招為多,雖為虛招,但我方也不得不防,因虛可變實;所以,我方一般在防守時所採取的動作,都必須為下一步的防守或反擊留下機會,如果僅作消極性的防守,會遭敵狂追猛打。敵方的第一次落空,是在情理之中,我方不要盲目採取反擊,待其第二次攻擊一出,立即連防帶反擊,平勾拳重擊敵耳門。平勾拳擊打耳門只要擊中,就會立即結束戰鬥,不要你作任何的添補動作了。

  2.勾拳擊面部法

  雙方對峙,對方左墊步縱身,右腿踹我胸部;我方見其勢猛,迅速左跨步閃身避過,在對方踹腿落空向前落步之際,我方右腳上進步,以右大腿剛好貼住敵方右大腿外側,隨著上步之機,左手撈抱敵背部,右手成斜上勾拳擊打其面部,使敵前擁之慣性與我方勾拳慣性力相互猛撞,致敵暈倒。

  我方在作避敵攻擊凶猛鋒芒的閃步時,要看敵方所出拳腿而選擇側閃的方位,切不可盲目亂躲亂閃。此式中是敵出右腿攻擊,我方選擇的方位即向左側閃,這樣才能暫時避過對方的第二次攻擊。如果不這樣,一旦向右閃,若敵方的右腿是虛招,敵方即會落步用左勾、擺拳或左鞭腿擊我,而且是我方送上去捱打!如果我左側閃,敵方落步後要想用左拳左腿,也必須要轉身後才能完成。這時敵在落步之間,我已發動了反擊,敵尚未轉過身來,我斜上勾拳已重重地打在其鼻樑上了。

  3.勾拳擊下頜法

  雙方對峙,當對方前滑步右直拳打我面部時,我方左閃身避過其拳,同時,左手拍推敵方右肘部,我方右手斜上勾拳從對方大臂下穿過,由下向上擊打其下巴。

  這種擊打敵下巴的方法動作比較複雜,技巧性要求高,而且要膽大心細,要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冒險精神,才能擊打成功。對手打出左直拳時,我方右腳即向右側上一小步,向左轉體40~50度,閃躲開直拳,並用右手防住敵肘關節,以防其屈肘擊打,這時用左斜上勾拳從其大臂下穿過由下向上擊打該下頜,方可一舉奏效。左右的用法要領是一樣的,該提醒一句的是,實際臨陣對搏靠的是在平時刻苦訓練中得到的條件本能反應,臨危不亂,見勢化敵。

  4.勾拳擊打後腦法

  雙方對峙,對方右腳前滑步,左腳跨入我方襠下,左直拳擊打我方面部。我方見其勢猛,右腳迅速向右側跨出一步閃身,左腳向右腳內側收,直身而立,在避過敵左直拳之際,左手推其左肘外側;在一推之下,右腳前移步,左轉體旋身,右手側勾拳擊打敵方後腦,將其打跌。

  使用勾拳擊打敵後腦的方法,多以貼抱之際,或閃身到敵身側、後方時,利用平勾拳、側勾拳完成。與敵對貼抱時的勾拳發揮是困獸猶鬥之舉,一般情況最好不要與敵纏抱,纏抱為不明智之舉。最好是以“不與力敵”的上乘武學策略,側取殲敵,以小力換大力。這裡講述的就是“閃其勢、懈其力而輕取之”之法。敵前衝之勢過猛,突然一下是收不住的。看過西班牙的鬥牛嗎?這裡就是取其引逗之意。只要能將這一閃的動作做到位,勾擊敵後腦就是舉手可得了。如敵出右直拳,我方閃的方位即向左,方法要領是一樣的。

  5.勾拳擊打胸腹法

  雙方對峙,當對方左墊步右擺拳打我頭部時,我方速退左腳一步,下沉身避過其拳。在對方拳頭剛過我方頭頂上空,尚未收回之際,我方右腳蹬地,右上勾拳擊打敵方小腹,緊隨左上勾拳擊打其胸口,以連環而快速的左右勾拳將敵打倒在地。

  防守敵方擺拳,應特別注意不能後退,只可下閃,因為後退可拉長與敵距離,對方擺拳落空後的出擊就是鞭腿或踹腿,這樣我方就會只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了。但是,下閃也要掌握好一定的時機,一旦避過其拳即發動反擊,不然敵方若一手擺拳,一手用上勾拳時,我方就會捱上重擊了,我方在反擊時,一上手就連續勾出四至五拳,一氣呵成地將敵打倒。

  6.勾拳擊打兩肋法

  雙方對峙,當對方前滑步用右直拳擊打我方面部時,我方不退反進,左腳前上一步,左手前伸格住其右臂內側,向前撈抱對方頸部,緊隨擁身,左臂環抱內收,使上胸與敵胸緊貼;同時,右手用斜上勾拳猛擊對方左肋,用連續性的一陣猛打,擊碎其肋骨。

  這種招式的用法,必須膽大心細,技術動作相當嫻熟才行,左手前伸一接觸敵頸就要將身體貼攏去,不然的話,對方實施摔法,我方就會反受其害了。貼近敵身,不是一味地貼攏就完事,而是要在貼身的慣性作用下,右腳蹬地右斜上勾拳就發出,其動作之間要毫無一絲的間斷停頓,勾拳時要連續出擊。這種方法在我方被敵抱住時也可釆用。

  7.勾拳擊打檔部法

  雙方對峙,當對方前滑步用左直拳打我方面部時,我方抬左臂上架,假如對方用左小臂下壓我方左小臂,為達相持之勢,移左步用右臂撈抱我方後頸形成鎖頸術控制我方,在此性命攸關之際,我方本能地用左手抱扒其後腰,並向左轉頭使面部對其腹肋,以前額為力點緊緊抵住,以右手斜上勾拳擊打其襠部,致命的疼痛可使敵放手,使我方得以解脫。

  這一招屬於被困的解脫之法。大凡用了鎖頸術,一般都是難以解脫的。所以,我方一旦遇上這種險情時,首要的就是要保住呼吸暢通,不能讓敵將咽喉壓住,並儘量將身體下沉,一隻手要牢牢抓住其腰部,粘住其身體不脫,這樣才能使對方不注意防護襠部,而且還會將襠部空當露出來,這時用勾拳擊打就比較容易了。

  以上所述的勾拳擊打法,只不過是一些較為典型的例子而已。習練者只有通過對這七個部位的勾拳擊打法習練後,通過反覆訓練實踐,方能得到正確的技法本領。招式是固定的,而用法是靈活變通的,習者不要拘泥於上述的招式動作去應敵,而應見敵之所出動作招法,靈活應付。這種本能,是在平時的模擬訓練中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