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鬆一領一太極

  先生常教導我們說:“一開一合一太極、一陰一陽一太極、、一虛一實一太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一、“鬆”是練太極的基礎

  “鬆”是練好陳氏太極拳小架最重要的基礎,鬆不下來,渾身僵硬,是不可能練好小架拳的。我認為,“鬆”主要包括放鬆思想、鬆開關節和形體上的鬆沉。

  首先說一下對思想地放鬆。《陳氏太極拳圖說》對此有具體的要求:“初上場時先洗心滌慮,去其妄念,平心靜氣,以待其動”、 “端然恭立,合目息氣”、“心中一物無所著,一念無所思”…… 也就是說我們要心無雜念,不要帶著心事和情緒來練拳,要先放鬆自己的心念。

  而在練拳或對抗的過程中,師父又常要求我們:“無人當有人,有人當無人。”技擊功效是陳氏小架拳的靈魂,其中的掤、捋、擠、按、採、挒、肘、靠和進、退、顧、盼、定等諸多攻防技法,在我們練拳時要充分地體現出來,有時還可以給自己設定一個“假想敵”。而在與人對抗時,又要做到“有人當無人”了,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放鬆思想,不要緊張,以淡定的心態來對敵,這樣才能做到聽勁時觸覺靈敏、迴應時張弛自如,達到從容制敵的目的。

  其次是鬆開關節。我們在運動中要把肢體各重要關節充分地拉開、鬆開。如上肢的鬆肩、墜肘,下肢的鬆胯、屈膝、五趾抓地,中盤的鬆胸實腹等。我們要通過盤架子先開啟“四饋”,即我們的肩關節和髖關節。然後要把其它重要關節依次拉開、鬆開,我認為鬆開關節時同樣也要節節貫穿。鬆好關節,會使我們在運動過程中更圓轉自如,在調整力點和轉換重心時更加靈活輕鬆。

  最後是形體上的鬆沉。主要體現在內氣下沉、重心下移,穩固下盤。有了沉穩的下盤,更有利於中盤,上盤的輕靈,從而達到輕沉兼備,處處體現八面支撐的勢態。《陳氏太極拳圖說》對單鞭就有這樣的要求:“胸膈橫氣卸到腳底;即不能,亦當卸至丹田。”

  二、“領”是練太極的關健

  我們在練拳的過程中,對“放鬆”的要求是無止境的。但是,“放鬆”不能“丟勁”,這一點是很難把握的。這就要求我們在“放鬆”時要與“領勁”有機地結合。

  說起領勁,第一位的應是頂勁。陳鑫先賢在《圖說》中一再強調頂勁的重要性。“拳自始至終頂精決不可失。一失頂精,四肢無所附麗,且無精神。”行拳中要做到“百會穴領其全身。”陳伯祥先生也常教導我們:“前頂屬丹田,後頂屬襠勁。”頂勁直接影響到我們行拳中的整個身法。

  我們還要注意的是,頂勁要“虛領”。在《圖說》就說到:“頂精何在?在百會穴。其意些須領起就算***領是領其全體精神,令其不偏不倚***。不可過,過則下棚上懸,立不穩當。此是一身關健,中氣所通者,不可不知。”由此可見,在小架拳中,頂勁領起的也就是一個向上的精神,與我們的前面說到的向下的鬆沉勁形成一個對拉拔長。全身肌肉、經絡、筋骨舒展放長,身體各部位處於最佳結構,從而相對穩定。所以,只有在放鬆的前提下,才能做到虛領頂勁。也就是說只有鬆的好,才能領的好。

  除虛領頂勁外,也就是梢節領勁了。什麼是梢節呢,有人認為除頭部以外,四肢為四梢。我認為,在小架拳中,梢節不是絕對固定的,至少每個發力點都可以稱為梢節。我們以金剛搗碓為例,當上來的右拳與右腳為發力點時,這時右拳和右腳就是梢節,它們就要引導內勁的方向,立地的左腳就是根節,腰襠為中節。同樣是金剛搗碓,如果我們的發力點放在右肘和右膝,右肘與右膝這時就是梢節,成為打擊敵人的最前沿。在小架拳中,就是因為其梢節多變性,或者說是諸多發力點的隨機性,最終形成了小架拳“捱到何處何處擊”的絕世神技。

  梢節的領勁跟頂勁一樣,都要“虛領”。在《陳氏太極拳圖說》中就有這樣的要求:“心身不可使氣,輕輕運動,以手領肘,以肘領臂,手中之氣僅僅領起手與臂而已,不可過,過則失於硬。”由此可見,梢節的領勁領的也只是給內勁引導一個方向,與頂勁不同的是,梢節領勁的方向則是靈活多變的,不像頂勁絕大多數都是向上的。

  虛領的梢節在技擊中的作用則是驚人的,它就像一個個偵察班,悄悄地摸到敵人的陣地,任意一點一旦觸及到對方的要害部位或者薄弱位置,這一點由偵察班馬上就變成了部隊的主力,起於根節、形成於中節的整勁則會在瞬間爆發,節節貫穿直達該點,給對手以致命的打擊。當然,這些必須在放鬆的狀態下進行,如果放鬆不到位,也就不可能形成迅猛的爆發力。

  師父常教導我們:“‘鬆’即為陰、為合,‘領’即為陽、為開。”所以我認為,一鬆一領具備了陳氏太極拳小架的陰陽、開合的本質,在我們習拳時必須要貫穿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