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太極拳小架襠腰勁
小架太極拳最後就是練丹田,丹田的爆炸力就是小架的寸勁。小架是要先有襠勁才有丹田,層層遞進,襠勁的前提就是開襠,沒有開,哪來合,沒有合,就不可能有襠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大架以開前襠為主,開前襠就是站外八字,最好兩腳在一條線上,半蹲***彆扭吧***,骨盆與大腿部交接部內收。一次練1-2分鐘。開始覺得彆扭,久練就習慣了。很多八字腳的,就是開前襠。
開後襠就是站內八字,至少雙腳要平行。最好兩腳在一條線上,半蹲,膝蓋儘量內收,腳尖不能超過膝蓋,身體儘量後坐***更彆扭***,感覺臀部的骨盆外翻就對了。還要把腿部肌肉內旋,使重量全吃到腳底***腳跟和腳內側***,如果吃到膝蓋,會對膝蓋有傷害。一次練1-2分鐘。開始覺得彆扭,久練就習慣了。尤為練陳氏小架,這是基本身法的要求。沒有後襠,就不是小架。只能是其他太極拳。
開襠後,骨盆增加了橫向的移動距離,打拳時,開則骨盆向兩邊開啟,合則骨盆從兩側往前包合,太極拳講開合,所以骨盆也忙得很。
然後胯部練習
我們學練太極拳雙胯必須鬆開,襠部撐圓。鬆胯哪怕鬆開一點點都行,不鬆胯或未鬆胯時不能使內氣內勁產生。
鬆胯的標準:雙胯能下沉,襠開圓,雙腿曲膝;上身自重能通過胯膝往腳上負重,胯部相對不負重;雙胯隨身體重心移動胯部也能適當負重,轉換靈活,下盤穩固。
鬆胯的感覺:人的自重已紮在膝部已下小腿及腳跟部;在膝部不前傾的前提下,胯部能上下起伏;人上身的自重往下鬆沉時,胯部有一種釋放能量的感覺,從上往下釋放;當你收縮會陰部時,胯部有一種吸的感覺。
我們通過靜練和慢練,細細體悟會找到感覺。
肩開一分,胯開一寸你就是半個武術把式,胯的活動量加大也是非經過苦練苦修很不容易得來的,胯和腰的動作是密切相關聯的,如腰動,勢必帶動胯動,尤為在前進、後腿轉換運動中,以及左顧右盼過程中,化勁走化無不以腰和胯配合就此帶動全身各部活動,而發勁動作必須鬆胯,鬆胯實則為沉胯,才能發勁整壯。
兩肩找兩腰、兩腰找兩胯,就此才能穩定自己身體,轉腰轉胯氣歸丹田。
斂身,外形似為肘部在做回收前提走圈運動,而實則是一胯帶肘,以肘帶手,隨肘向下向身側成圓回收,步隨勢稍收即可變為腳尖虛步點地,實腿下勢,胯向下鬆沉蓄勁,身體先進兩頭,打人如親吻,緊繼點地虛步前邁,意念提頂,下頜微收,頭和腳順利勁去了,自然身也進勢成功,此即為手進腳落力而發出。
然後就是腰勁,在拳架中,或推手散打、自由搏擊,或實戰對敵時,勢勢招招盡貫穿著腰勁,可以掂量“練習太極拳如練不到腰上,就等於不知太極拳勁理”這句話的分量,大有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著,比比既是,不知怎樣練,也就不會練,往往耗費幾多時間也是練不出腰勁來,就而導致數年功夫要功虧一簣,這樣些人雖也說得上很勤奮,練得很久卻沒有幾多長進,只得一個花架子而亦。初學太極拳推手的人一般常常僅以上肢運動為注意點,日日夜夜仍樂忠於一招一式勢上用心思,也有人雖也口口聲聲把腰常掛在嘴邊上,可一到具體行功走架時,在推手練習時就沒了腰。這種現象不止一人,從想象裡也知道太極拳離不開腰勁,可一旦付諸實踐即茫然不知所措,腰此時也不知跑到哪兒去了,想用也用不上。即因平常練習太極拳對腰勁真正瞭解認識還步夠,而經專門訓練仍太少,丟失腰勁並不為奇,跟不懂襠勁的道理是一樣。知道到理就好辦,所以得出結論。要向學好太極拳這門功夫,就要特意對腰身進行專職當然訓練。
只知有手而談不上腰勁,所以不妨乾脆先把手拋開,意念中,起落,伸縮,即在太極拳本手法棚捋擠按採洌肘靠八種手法欲法動勢。把意念活動著重點從手是就而轉移到腰上,索性把手徹底忘卻,思想裡自己就不存在,這叫丟掉了手才能找得到腰,從而悟出腰勁來。襠勁的訓練也是這樣得來,放下手,才能得到。所以你說學好一門武藝相當不容易,除了老師保守外,那就是你的原因。
陳氏太極拳小架的襠勁和丹田
小架太極拳最後就是練丹田,丹田的爆炸力就是小架的寸勁。小架是要先有襠勁才有丹田,層層遞進,襠勁的前提就是開襠,沒有開,哪來合,沒有合,就不可能有襠勁。有田,有溪後,才有丹和水。丹田的位置,說法也不盡相同,有以臍中、關元、神闕、石門、氣海為丹田的幾種說法,這與道家養生術對下丹田位置的說法相同。從修煉太極拳而言,只要把臍下小腹部視為丹田即可,無需拘於分寸之間。因為從守重心的觀點看,丹田不是一個點,也不是一個面,而是小腹內的一個圓形腔體。這個圓形腔體的中心點應位於腹部能調整和穩定人體重心的那個部位。即人體的重心點。
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凝神修煉,這個以人體重心點為圓心的腔體——丹田就可以像機械上的萬向軸一樣,能圍繞經過它的中心點的三條運動軸***垂直軸、矢狀軸、冠狀軸***的交點***重心點***,作出任意方向、任意角度的轉動;其轉動的軌跡可以是繞垂直軸的平圓、繞矢狀軸和冠狀軸的立圓,以至繞中心點的橢圓或∞形或S形。正是丹田在心意作用下的萬向轉動功能,才發揮出丹田可以守重心和引動形體運動的關鍵作用。
小架的襠是左右兩胯合成的上拱形內弧。襠的核心穴位叫會陰。向左右,會陰穴連結著兩胯的恥骨下支,掌管著兩胯的開合。向下,會陰穴是下肢意氣進出丹田的通道。向上,會陰穴經尾閭通達脊柱,是人身督脈的起點;經丹田通達命門,具有輔助腰脊發揮主宰功能的作用;經過體內通達頭頂百會穴,貫通上下,維持立身中正。襠走後弧移重心,絕不是襠的區域性動作,而是配合全身開合交替、虛實交換的整體運動。
小架的祕密核心就是襠的走法和運法,拳架現在已經公開,不是什麼祕密。不說這個。就是當健身練一練,因為細節太多,難練。所以一定要口傳親授,甚至要動手讓徒弟找到感覺。所以要推廣很難,而且是一種淘汰制,不能堅持的,就自然淘汰。所以高手就少了,現在來說說這個基本的系統工程。經常聽到老師說:鬆襠走後弧,四六合。後弧只是狀態而不是讓你走後,只要你能鬆能合,自然就不是問題。後弧是轉關發勁的需要,這個以後再談。
襠走先半弧時,太極圖的內切線S的一半C,會陰穴向下放鬆平展,一能帶動上體向下鬆沉;二能迎接腳下升來之氣進入丹田;三能鬆開兩側恥骨下支,使兩側大腿根像鳥展翅似的撐開中微有上騰之意,以助地氣上升。襠走後半弧時,也就是S的後半部。會陰穴向上收縮,一是送別向下的兩腿意氣;二是推動襠勁上升,經體內直通頭頂,與向上伸脊一起,推動向上套腰、開背、伸臂、豎頸、頂頭;三是牽扯動兩側恥骨下支向內收合,是兩胯外側的股骨頂部位像鳥收翅似的內收下落,以助腰以下氣向下行。會陰穴的下鬆與上收,是移重心時襠走後弧的基本標誌。會陰開展,與脊柱的意氣走向是一致的,與胯、腿、腳的意氣走向是相反的。會陰穴的調整,具有輔助丹田運氣和腰脊伸縮的內涵深意。我們所說的背絲扣就是這個道理。
小架襠的執行就像向裡擰螺絲,一種穩慢如抽絲的催合,這是基礎,而後弧的開關就是鬆合。這也是不得不重視複雜而簡化的程式。
以命門穴為代表的腰與稱為丹田的整個小腹是陰陽對應關係,是圍繞之間的一個“中”反向互動、相輔相成的關係。襠走後弧時,命門繞陰符,尾骨微泛,命門穴向上撐頂,小腹向下鬆沉。
襠走後弧自然就移重心,對全身的牽動是無微不至的。但細微之處太多,必須在長期修煉中輪流側重,慢慢地找感覺,不可能每個動作或每次練拳全都顧及得到。況且細微處變化豐富,不同動作、不同人,甚至同一個人不同的練拳階段,對同一個部位的體驗可能同中有異。這就要求不厭細膩,又不迷失於細微末節之處。應當把諸多的細膩微妙之處統一於一個大的方向、綱領之中,把複雜簡單化。小架拳沒有風格之分,只有功夫的好壞,拳都是一樣,幾百年來沒變。誰細節做得好。他的架就好,這種很練心性,有很多人到了這個階段,就開始一滑而過。不同的風格就來源於這裡,小架拳難就是難在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