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功夫養生的祕訣

  健康長壽,是人類追求的最終目標,也是人生的最大幸福。人的正常壽命應該活到120歲,這符合正常的生物規律,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中醫運動養生法吧。

  中醫運動養生法

  螺旋運動 健身延年

  根據運動講究整體的特點,融入溫和運動的形式,綜合少林、武當武功的風格,並採納氣功培養真氣之要訣,創立了“螺旋運動健身法”。特別是老年人或體弱多病的人,如能持之以恆,長久堅持,對防病健身、卻病延衰,當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螺旋運動動作要領:立正,左右旋轉,胸腰肩臂,四肢關節,一動全動,旋轉靈活,左右相隨,起伏自如,外實內虛,剛柔相濟,環轉圓潤,一氣呵成。這是一個由慢到快、由快到慢、快慢相間的運動形式。同時,意念下沉,精神內守,神不外馳,氣不內耗,做到肢體與意志結合、動與靜結合,從而培養體內元真之氣,增強體質。一般要求,居中旋轉、右旋轉、左旋轉和左右旋轉各100次。

  螺旋運動在一動全動的前提下,上肢則旋腕轉膀,下肢則旋踝轉腿,身軀則旋腰轉脊,三者結合。形成一條根在腳,主宰於腰,而形於手臂的空間旋轉曲線。本功易學而難練,欲達到一動全動、旋轉靈活,身法自然,動姿準確,則須狠下功夫,方能做到。

  武術運動 氣血流暢

  傳統的武術,是體育運動的最好形式。武術的流派、門類主要有少林、武當兩大派。少林武功的風格,以剛為主,剛柔相濟,突出勇猛輕捷的特點;武當武功更講究“氣”,以柔為主,外柔內剛,運動較為舒緩柔韌。中國的武術不論練習哪一派,都必須意志堅定勇敢,要學會“用氣”、“發勁”,要以意統氣,氣發丹田,意到氣到,氣到勁到,由內達外,氣運全身。這就是所謂的“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這說明中國武術經過千百年來的發展,形成了鮮明的民族特色。既有舞蹈的審美價值,又有體操的健美功效,同時又有錘鍊意志、健全體魄、防病健身、防身御辱等作用。不論年輕人還是老年人,可根據自身條件選擇一種武術套路,老年人可選擇太極拳,長期煉下去,對強身健體、防老抗衰是大有好處的。

  整體運動 形神並養

  老年人每天堅持步行、慢跑或騎自行車等,也是很好的運動形式,但有一點,就是每次運動,都要達到一定量和質的要求,其標準就是脈搏的跳動每分鐘要達到90次以上,不超過100次,時間長短可根據自身的承受力和習慣而定,不能少於半小時,這樣才能起到運動氣血和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運動的形式要講究整體觀念。運動形式以武術運動最好,無論少林,還是太極,運動起來,都是全身皆動,一動而無不動,四肢百骸動,胸腹肌肉動,其動是上下相隨、左右相應。這樣的運動,才能牽動臟腑經絡、營衛氣血以及全身各個系統,皆隨之而動,從而達到神氣合一、形神共養、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目的。另外,老年人在整體運動的基礎上,最好採取溫和運動的形式,不宜用暴發力,不採取對抗、頂撞的用勁特點,故以太極拳的運動形式最好。

  中醫養生法則

  生活規律順應自然

  養生專家說,中醫講究天人合一,一年有寒、熱、溫、涼,自然界有風、寒、暑、溼、燥、火,所以要“動作以避寒,隱居以避暑”,和於四時,順應自然之氣。尤其年老體弱者,更應適宜寒暑,“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早晨活動不宜過早,以見到陽光為宜。冬季三九天,多在室內活動,以免寒氣傷陽。夏季三伏天,避暑要及時,但也不宜過涼。總之,人要適應自然,生活要規律,寒溫要適度。

  動腦動手形神受益

  養生專家認為,健康需要活動,但必須適當,不可勞倦過度,尤其是老年人和病人,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鍛鍊方式。他多年來的活動方式主要有四種,一是每天早晚各慢走一公里,堅持不懈;二是堅持門診看病,為病人解除了病痛,他內心無比欣慰,也有益於腦力活動,一舉多得。三是在帶徒弟和傳承學術經驗中,他感受到為中醫藥事業培養人才的責任感,內心充實和滿足,同時也啟發他經常思考問題,增強了思維分析能力,加上常與青年人相處,增加了活力,振奮了精神。四是練習書法,他以練習楷書為主,一筆一劃,一絲不苟,使人心靜、神安、志定,既陶冶了情操,也活動了肢體,達到形神受益。

  揉搓經穴養生防病

  養生專家非常重視經穴,常以指代針揉搓經穴養生治病。他每日睡前和起床時,常用手指揉搓百會穴及頭面部,以促進頭面部血液迴圈;揉搓湧泉穴、膻中穴以補腎、強心、健腦;揉搓聽宮、耳門、顱息等穴以助聽力;揉搓童子髎、睛明穴以增強視力;揉搓迎香、風池穴以防感冒;指壓足三裡、內關、中脘、氣海等穴,以增強胃腸消化吸收功能。每個穴位揉搓按壓50~100次,四肢和腹部穴位揉壓150次。他還時常叩叩牙齒,以強齒和促進消化液的分泌。他說,通過20多年的穴位揉搓按壓,確實收到了行氣血、調營衛、益心腦、防外邪、強耳目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