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生產力生產力的性質
生產力狹義指再生生產力,即人類創造新財富的能力。那麼你對生產力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什麼是生產力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生產力的定義
從橫向來看,生產力分為個人生產力、企業生產力、社會生產力;從縱向來看,生產力分為短期生產力、長期生產力;從層次來看,生產力分為物質生產力、精神生產力。生產力是生產系統的功能,組成生產力系統的要素包括勞動者、勞動工具、勞動物件、社會文化制度體制環境,生產力系統的結構就是組成生產力系統的要素之間的關係。生產力系統的結構如果對稱,生產力發展速度就快;生產力系統的結構如果不對稱,生產力發展速度就慢。生產力系統結構的對稱程度決定生產力的發展速度,所以生產力發展是主客體相互作用、資源再生的結果,是社會系統的整體功能。生產力發展是增長向發展轉化的中間環節。
生產力的構成要素
構成生產力的基本要素是:以生產工具為主的勞動資料,引入生產過程的勞動物件,具有一定生產經驗與勞動技能的勞動者。它是社會發展的內在動力基礎。此外人類運用各類專業科學工程技術,製造和創造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產品,滿足自身生存和生活的能力。
生產力中還包含著科學技術。科學技術能夠應用於生產過程、滲透在生產力諸基本要素之中而轉化為實際生產能力。科學技術上的發明創造,會引起勞動資料、勞動物件和勞動者素質的深刻變革和巨大進步;科學應用於生產的組織管理,能夠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學技術為勞動者所掌握,可以極大地提高勞動生產率。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應用於生產過程的週期日趨縮短,對於生產發展的作用越來越大,日益成為生產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從這個意義上說,科學技術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重要標誌,是第一生產力。
生產力的性質
生產力不但具有縱向性,還要具有橫向性。
原始社會形態以來,勞動者和勞動物件幾乎沒有發生本質的變革***勞動者還沒有完全和動物脫離開來,勞動物件還是水、土地和植物***,唯有勞動工具發生了石器、銅器、鐵器、機器、電器,五種“物質的、可以用自然科學的精確性指明的變革”。石器、銅器、鐵器可以根據製造工具的材料進行判斷;機器是用機械能做功的裝置;電器是用電磁能做功的裝置。成熟的石器生產力決定原始社會形態;成熟的銅器生產力決定奴隸社會形態;成熟的鐵器生產力決定封建社會形態;成熟的機器生產力決定資本社會形態;成熟的電器生產力決定共產社會形態。
生產力的體現
生產力體現於自然生產力和社會生產力。
1:以自然為主體,自然產出價值的能力就是自然生產力。
自然生長的動物採集或狩獵的物件和自然造就的煤炭或石油,這些都不是社會生產的卻是具備了相當的價值的產出成果,這些產出價值品,是自然生產力的表現,是在自然的力量作用下而產生的,是社會在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價值資源。
一切的發展,都不能脫離了自然,都來自於自然。
把自然作為存在主體,自然主體在產出這些價值的同時也是有勞的在動的,自然“動”是動物都能感知到的,人們無法證明自然“勞”的行為不帶目的性,自然不存在著目的,這些結果的存在,卻正是目的性的自然呈現,所以,自然行為也可以用“勞”和“動”來概括,自然的勞動行為是以自然為主體對自然的行為表現進行性質裡的定義。自然能產出這一切的價值產品也是自然本身所具備的能力,所以,發展後的生產力的定義與自然生產力的表現不存在理論上的衝突,正是在自然生產力的作用下,才生產出了動物體。
2:以社會為主體,社會產出價值的能力就是社會生產力。
先有了自然存在,再才有了本物種的存在,社會性動物來到世界的那一刻,世界性質裡就分化出了社會。社會與自然的唯一區別就是自然裡有了社會性動物。在本物種的主導下社會產出的一切勞動成果,都是社會生產力的表現。本物種是社會生產力的主導者,本物種是社會裡的自然,社會的一切都由本物種來掌控,生產力的發展與解放,最終也是由本物種來決定。社會生產力是在自然生產力的基礎發展來的,自然生產本身可以不因本物種存在而進行,而社會生產卻不能不在自然生產的基礎上在本物種的作用裡進行。沒有自然生產和本物種的作用,就沒有社會生產,沒有自然生產力,本物種都不會有,更不會有社會的出現,也就不會有社會生產力的出現。
社會生產力是發展了的自然生產力,社會生產力也是自然生產力在人為因素下的轉化。沒有社會生產力的存在,自然生產力也就得不到發展和提高。
生產力存在的兩個主體概念自然和社會,概念本身攮括了自然生產力和社會生產力。
改造自然的目的,是為了本物種的自身能有更好的生活環境,能擁有幸福而美好的生活條件。建設美好世界是改造自然的根本意義。
生產力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