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恐懼症能不能治好

  很多寶寶患上恐懼症後都會讓父母們操心和擔憂,最怕的就是這種兒童恐懼症的治療效果。那麼兒童恐懼症能治好嗎?下面小編帶你一一瞭解!

  

  1、兒童恐懼症一般能治好

  需綜合治療,以心理治療為主,輔以藥物治療。方法如果掌握得當,兒童恐懼症患者的症狀就能得到較好的緩解。行為治療***包括系統脫敏法、實踐脫敏法、衝擊療法、暴露療法、正性強化法、示範法等***結合支援療法、認知治療、鬆弛治療及音樂與遊戲療法,一般可取得較好療效。對症狀嚴重的患兒可予小劑量抗焦慮藥物或抗抑鬱藥物。

  2、什麼是兒童恐懼症

  兒童恐懼症又稱兒童恐怖症,是指兒童對日常生活中一般的客觀事物或處境產生過分的恐懼,這種恐懼具有顯著的發育階段特定性,並出現迴避、退縮行為。本症的患病率目前尚無確切報道。

  3、兒童恐懼症怎麼治療

  兒童恐懼症可在醫生的幫助下運用系統脫敏療法、操作性學習療法、暗示治療等均可達到滿意療效。醫生在詳細瞭解發病經過、發病誘因、患兒客觀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學校及家庭中的不利因素之後要幫助家長和學校設計返校計劃。一些重點介紹系統脫敏療法。

  系統脫敏,是指通過循序漸進的過程逐步消除焦慮、恐怖狀態及其他不適反應的一種行為療法,發明初期也稱為“互動抑制療法”或“對抗性條件反射”。最早這種療法是根據條件反射學說中關於刺激的泛化、增強與消退等機制建立的。這種療法認為恐懼及其由恐懼產生的焦慮反應其核心都是由於早期的某種刺激造成的習慣反應。

  在治療過程中需要父母共同參與,調整家庭教養方式,改善家庭氣氛和環境,幫助家長分析自己的個性特徵、行為方式和情緒反應對患兒可能產生的影響及程度,促進家長與學校增加溝通,讓孩子儘快重返校園,適應學校環境。

  學校可以幫助患兒改變學校環境,詳細瞭解患兒在校學習時的困難是學習負擔過重還是人際關係緊張,然後根據具體情況做適當的改進和調整,也可以考慮換班和轉學,使患兒儘快建立自信心,較容易地接受返校學習。對伴有明顯焦慮、恐懼的患兒可給予抗焦慮藥***如******或抗抑鬱藥物***如SSRI***,以減輕患兒的症狀,達到綜合治療的目的。

  兒童恐懼症的原因

  1、學習壓力

  沉迷網路遊戲、學習壓力過大是引發孩子恐懼情緒的主要原因。在各種心理和行為問題中,兒童恐懼症出現上升趨勢,其原因主要來自沉迷於網路遊戲和生活學習中太多的壓力。

  2、教養方式

  雖然新近的研究著眼於社交恐懼症,但無論哪一類恐懼症,都與心理成長過程中的教養方式有關。比如:過分嚴厲和教條化的教育,會使人的心理成長過程單一,使其社會理解和適應能力相對較低,難以對客觀事物做出正確的判斷;過分粗暴或壓抑的環境,也會使人的正常心理髮育受到扭曲,對外界事物做出錯判或誤判。

  3、遺傳因素

  此症與人的人品性格特徵有關,比如成年以前表現膽小羞怯者,成年以後往往較容易出現社交恐懼症。遺傳因素在恐懼症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視。

  護理兒童恐懼症要注意什麼

  1、避免咖啡因

  經常性的出現恐懼情緒的人,會對咖啡因過度敏感,這主要是因為咖啡因使恐懼感的部分症狀重現。容易產生恐懼感的人,最好從飲食中淘汰咖啡因。含咖啡因的食物包括咖啡、茶、可樂及巧克力。

  2、避免飲酒

  雖然酒精能暫時緩解緊張,但它僅僅是掩飾了症狀,下次再發生時你會需要飲更多的酒,其結果是恐懼的根源未解除還產生酒精依賴。所以患有恐懼症的患者最好遠離酒精。

  3、多吃補腦的食物

  如魚類、豆製品、瘦肉、雞蛋、牛奶以及新鮮蔬菜、瓜果等,少吃肥肉、油炸食品等。不要暴飲暴食,否則會使大腦靈敏度降低,影響考試成績。早餐應該有糧食,幹稀搭配、主副食兼顧。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有鹹鴨蛋、火腿、豆腐絲、煮黃豆、醬豆腐、煮花生米、小蔥拌豆腐等。

  4、理解孩子們的恐懼

  不要冷酷地加以斥責,因為恐懼也是人類一種正常的情緒,過於魯莽、膽大包天,什麼也不怕,未必是健全人格的特徵。

  在同情與瞭解的基礎上,支援鼓勵孩子們去接受各種考驗,克服不必要的恐懼心理,培養堅韌、頑強、沉著、豁達、泰然、勇於面對現實的性格,這對預防恐懼症有很大的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