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骨頭摔裂吃什麼好

  老人骨骼比較脆弱,如果不小心摔倒後很容易出現骨頭摔裂的情況。而骨裂後的營養補充非常重要,那麼呢?下面小編帶你一一瞭解!

  

  一般來說,受傷有1至2個星期的患者,飲食需清淡、易吸收和消化,應多給他們食用一些蔬菜、水果、魚湯、蛋類、豆製品等,而且應以清蒸或者燉熬為主,少吃香辣、油膩和煎炸的食物。特別是可以多吃蜂蜜和香蕉等,因為臥床患者大都會出現大便祕結等症狀,這些食物可以幫助排便。

  受傷有2至4個星期的骨折病人,他們的身體不再那麼虛弱,食慾和腸胃功能都有所恢復,那時可適當補充營養,像骨頭湯、魚類、蛋類及動物肝臟等食物比較好,同時也要多吃一些蘿蔔、西紅柿、青椒等,這些食物可滿足骨骼生長需要,促進傷口癒合。

  骨折超過5個星期以後,病人可多吃高營養食物和含鈣、錳、鐵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像動物肝臟、雞蛋、綠色蔬菜、小麥含鐵比較多;海產品、黃豆等含鋅比較多;麥片、蛋黃等含錳較多。同時配以雞湯、魚湯、各類骨頭湯等,可選擇性地加入紅棗、枸杞等。

  老人骨頭摔裂怎麼飲食

  要注意使食物易於消化和吸收,慎用對呼吸道和消化道有不良刺激的辛辣品***辣椒、生蔥、芥末、胡椒***等。在全身症狀明顯的時候,應給予介於正常飲食和半流質飲 食之間所謂軟飯菜,供給的食物必須少含渣滓,便於咀嚼和消化,烹調時須切碎煮軟,不宜油煎、油炸。

  為了更快更好地促進骨折癒合,骨折病人還應根據骨折癒合的早、中、晚三個階段,根據病情的發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進血腫吸收或骨痂生成。

  早期***1-2周***:受傷部位瘀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此期治療以活血化瘀,行氣消散為主。中醫認為,“瘀不去則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見,消腫散瘀為骨折癒合之首要。

  飲食配合原則上以清淡為主,如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熱、油膩,尤不可過早施以肥膩滋補之品,如骨頭湯、肥雞、燉水魚等,否則瘀血積滯,難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長遲緩,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復。

  老人骨頭摔裂的食療偏方

  1、烏雄雞1只***約500克***,去皮毛內臟,洗淨,“三七”5克切片,納入雞肚中,加少量黃酒,隔水清燉,熟後用醬油蘸服,常服。生黃芪30~60克,濃煎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食。

  2、豬骨頭1000克,黃豆250克,加水小火燒爛,加鹽姜調味分飲食之。豬脊骨一具,洗淨,紅棗120克,蓮子90克,降香、生甘草各9克,加水小火燒爛,加姜鹽調味分多次飲之。

  3、赤小豆適量煎服,加赤砂糖少許溫服之,本方適用於活血化瘀期。豬骨頭1000克,黃豆250克,加水小火燒爛,加鹽姜調味分飲食之。

  老人骨頭摔裂要注意什麼

  骨折創傷後,人體的消耗增加,此時攝入的營養必須要大於消耗,疾病才會有康復的可能。創傷後機體出現一系列內分泌及代謝改變,合理及時的補充營養能減少感染和併發症的發生,有利於傷口迅速癒合和康復。

  骨折早期飲食宜清淡,多湯水而富於營養,少食油膩、煎炸食物,口味不宜過於辛辣。但是酒應儘量少飲或不飲,骨折創傷後,人體的消耗增加,此時攝入的營養必須要大於消耗,疾病才會有康復的可能。

  骨折早期飲食宜清淡,多湯水而富於營養,少食油膩、煎炸食物,口味不宜過於辛辣。不必太拘泥於民間種種“發物”之說,但是酒應儘量少飲或不飲,尤其是在打針吃藥時。因為酒精與多種藥物間有相互作用,可能會影響藥效或產生不良反應。茶應少喝,茶中鞣質含量高,能影響鈣、鐵及蛋白吸收;醋、菠菜應少食,因為它們酸化血液導致骨質脫鈣。

  老人骨頭摔裂有何禁忌

  1、忌大量進補骨頭湯

  骨的癒合主要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體內骨膠原增加的情況下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由於肉骨頭的成分主要是磷和鈣,因此大量進補骨頭湯會使人體骨質內無機質成分增高,對骨折的早期癒合產生阻礙作用。長期臥床的骨折患者過量進補骨頭湯還可能誘發血鈣增高、血磷降低等症狀。

  2、忌盲目補鈣

  對於大部分骨折患者而言,只要根據病情和醫生囑咐,加強鍛鍊,有規律地運動,便能促進骨骼對鈣的吸收,加速骨折的癒合。盲目補充鈣質並無裨益,還可能有害。

  3、忌單一進補

  骨折患者傷處常伴有區域性水腫、充血、出血、肌肉組織損傷等情況,而機體修復受傷組織需要各種營養物質。因此,單一攝取某一種營養物質弊大於利。

  4、忌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養病期間的飲食既要營養豐富,又要容易消化、利於通便,忌食等易脹氣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宜多吃水果、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