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性格內向怎麼改變

  中國逐漸進入老齡社會,有些人退休後會有很大的心理落差,感覺不適。良好的精神狀態和情緒對人的衰老起著延緩作用,那麼?下面小編帶你一一瞭解!

  

  1、把快樂掌控在自己手中

  老年人要培養“六樂”精神:即“助人為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與眾同樂”、“勞動中樂”。總之,要培養和尋找“愉快”的精神。前蘇聯著名醫學博士茨曼諾夫斯基在通樂觀的品質:善良、爽朗、幽默感、氣量大、對他人的關心與尊重。老年人要保持思想開闊、情緒穩定、樂觀溫存、無憂無慮,這些就具備了通向長壽的條件。

  2、老年人學會知足常樂

  老年人在人生長河中已走過很長的一條人生道路,故考慮問題時要豁達,不能要求太高,因為超越客觀的種種目的,以及與各方面相攀比的計較心態,或者明知達不到的願望而硬要滿足,這些都將使自己失望,苦惱以及失去生活信心。

  3、老年人學會自得其樂

  自己去尋找樂趣,追求自我快樂是一種十分有益健康的自我保健方法。可以從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出發,如藝術欣賞、聽音樂、跳舞、書法、旅遊、寫作。參加各種業餘活動不僅可以消除孤獨感,而且可以提高情趣、活躍思想、養性頤情、鍛鍊身體、增長知識,使自己浸入樂而忘憂之中。

  4、讓你周圍充滿支援你的人

  周圍充滿那些與你一樣害羞的人,只會幫你辨明什麼是害羞。但是如果你和一些可以改變你,推動你克服害羞習慣的人在一起,而且他們不會直接批評你,這樣你會得到更多的幫助。也許這樣的朋友不容易找到——如果你的朋友可以平衡支援與批評,那麼你應該與他多多交往。

  5、擴大你的接觸範圍

  你每到一個地方都會不可避免地接觸新的東西。如果你不會游泳,你可能被淹到,那的確很令人恐懼。可是當你深深地吸一口氣跳進水裡,你就嘗試了新東西,也許這有一點讓人畏懼,但是可以讓你成長。所以,如果你想克服害羞,你必須走出去,身處社交世界裡,那個讓你感到不自在的地方。

  老人性格孤僻的鑑別診斷

  1、抑鬱症

  抑鬱症是躁狂抑鬱症的一種發作形式。以情感低落、思維遲緩、以及言語動作減少、遲緩為典型症狀。抑鬱症嚴重困擾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約15%的抑鬱症患者死於自殺。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銀行和哈佛大學的一項聯合研究表明,抑鬱症已經成為中國疾病負擔的第二大病病。引起抑鬱症的因素包括:遺傳因素、體質因素、中樞神經介質的功能及代謝異常、精神因素等。

  2、妄想症

  妄想症,又稱妄想性障礙,是一種精神病學診斷,指抱有一個或多個非怪誕性的妄想,同時不存在任何其他精神病症狀。妄想症患者沒有精神分裂症病史,也沒有明顯的幻視產生。但視具體種類的不同,可能出現觸覺性和嗅覺性幻覺。儘管有這些幻覺,妄想性失調者通常官能健全,且不會由此引發奇異怪誕的行為。對於妄想症的概念,曾使用偏執狂一詞。現代精神病學中,此詞的用法發生了極小的變化,但已極少被用來指代妄想症。

  3、精神分裂

  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個性改變,思維、情感、行為的分裂,精神活動與環境的不協調為主要特徵的一類最常見的精神病。

  老人脾氣變怪是什麼病

  糖尿病

  血糖升高會引起機體代謝功能紊亂,影響B族維生素的吸收,甚至導致人體內B族維生素的缺乏。缺乏B族維生素會影響神經系統的穩定性,從而出現脾氣暴躁、喜怒無常的現象。因此,脾氣突然變壞的老人要及時檢測血糖水平。

  高血壓

  中醫認為,高血壓多是由於情志不遂引起肝陽上亢所致。部分老年高血壓患者由於肝火過旺導致交感神經興奮、中樞神經紊亂等,變得脾氣暴躁、易怒。

  甲亢

  老年甲亢患者往往容易情緒激動、性情急躁。另外,這類老年患者還有心慌、心動過速、怕熱、多汗、食慾亢進、消瘦、體重下降、疲乏無力、失眠、思想不集中等症狀。

  老年性痴呆

  老年性痴呆早期常表現為忘性大、嘮叨、多疑猜忌,中期不僅記憶力明顯受損,還會有明顯的性格和行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