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冬季嗓子乾的食療方

  冬季嗓子幹怎麼辦?多喝水不能完全緩解症狀,真正的解決方法是多吃潤喉的食物。那麼有哪些食療可以緩解冬季嗓子幹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香蕉百合銀耳湯

  百合與銀耳含豐富的礦物質元素,具有滋陰、溫補、潤肺的作用,香蕉含鉀豐富,而且很利於消化、吸收。香蕉百合銀耳湯調肺養生,清熱去火,可以緩解冬季嗓子乾的症狀。

  取幹銀耳15克、鮮百合120克、香蕉2根、枸杞5克、冰糖80克、水3杯。幹銀耳泡水2小時,加水3杯入文火燉半小時取出備用;香蕉去皮,切成小片;將煮好的銀耳、鮮百合、香蕉片、枸杞、冰糖放入燉盅中,燉半小時即可。

  2、蜂蜜加醋

  蜂蜜有很強的殺菌功效,日本人經常把醋和蜂蜜混合在一起,用來預防和治療嗓子疼。

  方法很簡單,取兩大勺蜂蜜,大約20~50毫升的醋***最好是蘋果醋等純釀造醋***,先將醋倒入杯中,然後加入蜂蜜,充分攪拌,最後加入150毫升冰鎮過的水,攪拌均勻後,每天喝一杯就可以了。

  3、荸薺梨湯

  荸薺能止渴解毒、溫中益氣,與梨同用可防止梨的寒性傷胃。其實將荸薺打碎取汁液後直接服用,同樣可以治療急慢性咽喉不適。

  取荸薺10個,洗淨去皮,梨2個,去皮去核切塊,加水適量,煮開後可加冰糖少許,一次或分次飲用。

  4、菊花雪梨水

  菊花做茶飲可以清熱解毒,清肝明目,而雪梨可以滋陰潤肺,提升菊花的清熱解毒功效,多吃雪梨可以改善呼吸系統和肺功能。如果飲食比較油膩,消化不是很好,還不妨加點山楂,可以幫助消化。

  雪梨1個,杭白菊2克,枸杞子5克,冰糖、水適量。用溫水將杭白菊與枸杞子泡開,5分鐘左右即可,雪梨去皮去核後切成塊狀備用;小鍋中放半鍋水,下入雪梨塊,並加入適量冰糖大火煮沸,一邊煮一邊攪拌,水沸後放入浸泡好的枸杞子繼續燉煮;煮約1分鐘後下入杭白菊,並轉小火繼續燉煮,煮2分鐘後即可關火食用。

  5、金銀花橄欖茶

  金銀花有抗病毒的作用,橄欖可緩解疼痛,薄荷疏風清熱、消炎。這款茶做法簡單,嗓子不舒服的人們可以嘗試。

  金銀花10克,薄荷5克,橄欖5顆,加600毫升水煮沸後,再放薄荷,轉小火煮5分鐘,去渣後飲用。

  6、鹹橄欖麥冬飲

  中醫認為,橄欖味甘酸,性平,入脾、胃、肺經,有清熱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除煩醒酒、化刺除鯁之功,適用於咽喉腫痛、煩渴、咳嗽痰血、魚骨鯁喉等。

  鹹橄欖4枚,麥冬30克,蘆根20克,將這三味藥加水兩碗半,煎至一碗後,去藥渣,分數次服用。具有養陰清熱、生津潤燥作用,適合慢性咽炎患者服用。

  7、苦丁蜂蜜茶

  研究顯示,苦丁茶能與唾液產生反應,產生清涼感覺,從而達到止痛效果。其中多種營養素,還能有降血壓等保健作用。蜂蜜能祛火併滋潤肺部,而且其性平味甘,能和多種茶飲混合飲用。將蜂蜜加入苦丁茶,不僅能減輕咽乾口燥的症狀,而且還能弱化苦丁茶的苦味。

  具體的沏泡方法是:用紗布裹10克苦丁茶放入茶杯內,用開水沖泡。然後放置一會兒,等水溫變涼後,加入一湯匙蜂蜜,攪拌均勻後飲用。喝的時候最好將苦丁蜂蜜水含在嘴裡,儘量讓茶水接觸咽喉部位,強化潤喉的作用。

  8、白蘿蔔糖

  在日本不少家庭,感冒引起咽喉疼痛後,就用白蘿蔔和蜂蜜製成的白蘿蔔糖來幫助緩解。李曉雯認為,白蘿蔔中的維生素C和酶與蜂蜜加在一起,能幫助抑制喉嚨內的炎症,緩解咳嗽多痰的症狀。

  在家不妨用1/4根白蘿蔔、蜂蜜1~2杯,把白蘿蔔切成小塊,放到蜂蜜瓶子裡,然後加入蜂蜜,蓋上蓋子醃製。等白蘿蔔漂上來之後,馬上撈出來,喝掉剩下的蜂蜜汁,每天喝2~3次,每次一個酒杯的量即可。

  緩解冬季嗓子幹疼的食物

  1、冰糖

  專家認為,冰糖性平偏涼,具有補中益氣、養陰潤肺、止咳化痰的功效。此外,冰糖也常被加在中藥中用來引出藥效。

  2、咖哩

  食用咖哩還可以有效緩解感冒流鼻涕症狀。據英國最新研究發現,熱辣咖哩可刺激唾液分泌,減輕咳嗽及緩解喉嚨痛,是便宜又有效的“食療”。飲用藥蜀葵、甘草及黑加侖子熱飲,也有類似效果。

  3、綠茶

  喝綠茶能解決喉嚨痛的問題,因為綠茶性涼,具有生津止渴、清熱解毒的作用。

  4、綠豆

  《本草綱目》中記載,其消腫治痘之功雖同於赤豆,而壓熱解毒之力過之。且益氣、通經脈。綠豆屬於藥食同源的藥物,有清熱、解暑、生津、解渴的作用,對緩解咽喉不適也有一定的作用。

  5、柿餅

  柿餅性甘溼無毒、潤心肺、止咳化痰、清熱解渴、健脾澀腸。中醫以柿餅入藥,有止血潤便的作用,治療痔瘡腫痛、直腸出血和產後打嗑不止等。同時,柿餅上的這層“白霜”使得整個柿餅都是乾燥的,具有清熱生津止渴利咽的作用。

  6、枸杞子

  枸杞子以文火加米煮製成粥即可,每天服用1碗。具有滋陰潤喉的功效,適用於慢性喉炎、咽喉乾燥者。

  冬季養生小知識

  1、養陰注意多喝水

  乾燥的秋冬季每天通過面板蒸發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因此補水必不可少。一個成年人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為1500毫升,而在秋天喝2000毫升才能保證肺和呼吸道的潤滑。

  雖然為了健康、減肥、美容等推薦每天多多飲水,但是在不口渴的情況下,一次性飲用大量的水,違反生理需求,就會造成反效果,水分超越身體必要量,細胞中水分含量上升膨脹,最壞的結果會引起“水中毒”,危害生命。正確的飲水量要根據個人每天的日常活動量進行調節,正常情況下,每天至少飲用1.5~2L水。每次的飲水量控制在1~2杯。

  2、穿衣注意保暖

  有些人比較粗心,天冷了沒有及時新增衣服;有的人為了漂亮,本來穿得就少,還不扣外套。一早一晚天冷風大的時候,腹部很容易受寒。尤其是脾胃虛寒的女性,一旦遇到天冷,就會肚子疼、拉肚子,這是胃腸道的一種自然反應,最好最省事的辦法就是多穿點,尤其是把腰腹部包得嚴實點。

  選擇冬裝的首要標準就是保暖。在眾多的衣料中,羊毛、氯綸、腈綸、蠶絲、醋脂粘膠棉保暖性最高,而錦綸、丙綸、滌綸的導熱性較高,不太適合用於禦寒。衣料中所含的空氣越多,保暖性就越好。厚的羊毛織物和蠶絲含空氣量大,保暖性就好。尤其是羊毛織物的氣孔不是直通的,因此,保暖性更佳。

  3、朝喝鹽水晚喝蜜

  入秋後會經常覺得口渴,光喝白開水,不能抵禦秋燥。人體水分,很快會被蒸發或排洩出體外,所以,應該“朝朝鹽水,晚晚蜜湯”。就是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點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祕,一舉三得。

  鹽有清熱、涼血、解毒的作用,清晨起床後空腹喝一杯淡鹽水,有利於降火益腎,保持大便通暢,改善腸胃的消化吸收等。蜂蜜有補中、潤燥、止痛、解毒的作用。每天睡覺之前取蜂蜜10~20毫升,用溫開水調服,不僅可以健脾和胃、補益氣血,還有鎮靜、安神、除煩的作用。此外,鹽水和蜂蜜水還有防止血壓升高的效果。鹽中含有大量的鈉,可能會引起血壓升高,而蜂蜜中鉀含量較高,有助於排出體內多餘的鈉。

  4、飲食注意預防秋燥

  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還可適當多吃些辛味、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特別是白蘿蔔、胡蘿蔔。秋分養生雖然以多吃“辛酸”果蔬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飽太撐,以免造成腸胃積滯。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後寒涼氣氛日漸濃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經常腹瀉的人,水果吃多了容易誘發或加重疾病。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