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嬰兒貧血的危害

  軟弱無力、睏倦、疲乏是貧血患者最常見和最早的臨床症狀,但很多人誤認為是低血糖反應。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學習。

  

  長期貧血會導致寶寶免疫功能下降,增加罹患呼吸道及胃腸道感染的機率,進而會影響正常生理活動及身心成長,其影響會持續到成年。2歲是寶寶快速生長,尤其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此時發生缺鐵性貧血,會對寶寶的智力發育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適合嬰幼兒補鐵的食物搭配

  菠菜+蝦米+大米粥***或含鐵米粉***

  鮮腐竹碎+油菜+大米粥***或含鐵米粉***

  雞肝泥+熟黑芝麻+大米粥***或含鐵米粉***

  牛肉泥+小白菜+大米粥***或含鐵米粉***

  豬肉泥+黑木耳+西蘭花+大米粥***或含鐵米粉***

  鱈魚+豆腐+雞蛋羹***1歲以內僅吃蛋黃***

  貧血的症狀

  一般情況下,如果寶寶貧血了,最有可能的表現就是面板、黏膜的蒼白,爸爸媽媽可以注意觀察寶寶的臉、手以及下眼皮內面、口腔裡面等地方。年紀大的孩子可能會說頭暈、眼前發黑等。

  去醫院做血常規檢查,如果血常規的報告單裡頭的紅細胞數、血紅蛋白量或者紅細胞壓積的結果比正常低,那醫生有可能會診斷寶寶得了貧血。之所以說有可能,因為這個還和寶寶的年齡、所在地的海拔等因素相關。還需要結合具體情況判斷。

  小兒患上貧血症後的治療

  1、營養性缺鐵性貧血

  ***1***查明和去除病因。

  ***2***防治感染。

  ***3***補充鐵劑。

  ***4***糾正偏食習慣,根據消化能力,增加富於鐵質的食品。

  2、營養性巨幼細胞性貧血

  ***1***去除病因:如糾正患兒或乳母不良的飲食習慣,及時合理新增輔食。

  ***2***補充維生素B12和葉酸。

  3、溶血性貧血

  ***1***支援治療 應避免勞累、感染,避免使用可誘發溶血的藥物。急性溶血或慢性溶血發生溶血危象時,應注意補液,鹼化尿液,積極控制感染,糾正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

  ***2***糾正貧血 急性溶血時血紅蛋白下降至原來一半或慢性溶血引起重度貧血時,可輸注懸浮紅細胞。免疫性溶貧時,應輸注洗滌紅細胞,每次輸入量以100ml為宜,輸血速度宜慢。

  ***3***病因治療 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可行脾切除術;遺傳性紅細胞酶異常時可輸血、補充新鮮紅細胞;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可行造血幹細胞移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時可予激素及大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