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長的海峽
世界上世界:莫三比克海峽,今天讓小編給大家講解莫三比克海峽的情況。
莫三比克海峽***Mozambique Channel,葡萄牙語作Canal de Mocambique*** 是西印度洋的一條水道,是世界上,東為馬達加斯加島,西為莫三比克。葛摩群島***Comoro Archipelago***橫列海峽北端,印度礁和歐羅巴島位於海峽南口。
莫三比克海峽全長1670千米***一說1760千米***,呈東北斜向西南走向。海峽兩端寬中間窄,平均寬度為450千米,北端最寬處達到960千米,中部最窄處為386千米。峽內大部分水深在2000米以上,在北端與南端超過3000米,中部約2400米,最大深度超過3500米,深度僅次於德雷克海峽和巴士海峽。峽內海水錶面年平均溫度在20℃以上,炎熱多雨,夏季時有因氣流交匯而產生的颶風。由於水深峽闊,巨型輪船可終年通航。海峽盛產龍蝦、對蝦和海蔘,並以其肉質鮮嫩肥美而享譽世界市場。有莫三比克暖流南下,氣候溼熱。多珊瑚礁。贊比西河從西岸注入。為東非重要航道,兩岸港口有馬任加***Majunga***、圖萊亞爾***Tulear***、馬普托***Maputo***、莫三比克和貝拉***Beira***。莫三比克海峽地處熱帶,莫三比克暖流自北向南流,終年炎熱多雨。
形成原因
據地質學家研究,約在1億多年以前,馬達加斯加島是和非洲大陸連在一起的。後來在東非地殼運動時發生斷裂並與非洲大陸分離,島的西部下沉,形成的巨大地塹海峽。才形成了這條又長又寬的海峽。
地質
海峽兩側陸架狹窄,陸坡陡峭。海底由戴維海嶺、莫三比克海盆、馬達加斯加邊緣臺地和葛摩海盆組成。戴維海嶺縱貫海峽中部。海嶺的西南面為莫三比克海盆,因有戴維海嶺的屏障,海盆北部沉積物較厚,南部則較淺。海峽底部的沉積物隨地形而不同。東西兩側陸架以沙為主,從陸架往外到2000米等深線處,以粉沙為主,中部2000米以上的深海主要為粉沙質粘土。
自然資源
浮游植物的主要種類是矽藻,以努貝西島附近為最多。其次是甲藻和顆石藻,後者多分佈於海峽的南北兩端。浮游動物的生物量,7-9月一般不超過10毫升/米***以0-200米垂直網每平方米計算***,10-11月海峽中部和西北部為10-20毫升/米。主要種類有撓足類和端足類甲殼動物、磷蝦、有殼翼足類和腹足類軟體動物。底棲生物的生物量,北部多於南部,各為15-20和3-5克/米。莫三比克海峽全為遠洋性魚類漁場,東北部為近岸魚類漁場。金槍魚產量為印度洋最高產區之一。
在贊比西河口附近陸架上,表層沉積物含3%的重礦物,砂礦中含1.4%的低質鈦。馬達加斯加的西岸中部和西南近海還有磷鹽巖和石油。
經濟地位
僅馬達加斯加在2007年外國入境遊客人數就達到344000人次,旅遊收入達2億歐元,創造直接就業崗位2000個,各種國家公園共接待遊客99萬人次。莫三比克海峽的經濟價值日益凸顯。
發展現狀
為了獲得獨立,海峽地區的人民進行了幾個世紀英勇頑強的鬥爭,馬達加斯加於1960年6月26日宣告獨立。莫三比克人民共和國於1975年6月25日正式宣告成立,海峽北端的葛摩群島也於1975年7月6日正式獨立,海峽地區逐漸擺脫了殖民統治。
兩岸地形
海峽兩岸地形複雜。馬達加斯加島的西北岸為基岩海岸,蜿蜒曲折,穿插著珊瑚礁和火山島。莫三比克北部海岸,為犬齒形侵蝕海岸。由此往南,海峽兩岸都為沙質沖積海岸,發育著沙洲和河口三角洲。唯獨贊比西河口兩側,為紅樹林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