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公務員考試申論參考範文

  山西公務員備考考生如何在申論寫作部分上取得高分呢?申論參考範文閱讀是關鍵的一步,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一***

  用限行換藍天 只能一聲苦笑

  單雙號常態化這樣的公共政策,是否能當得起“代表”,是否適宜被“模仿”和推廣,又將給大氣治理帶來怎樣的影響?這些問題值得三思。

  經歷了兩次霧霾紅色預警之後,“單雙號限行常態化”的訊息開始在北京流傳。先是網路爆出,北京市政府正在研究於供暖期間,全面實施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政策的可行性;隨後北京媒體又同期釋出通稿,稱“北京9年實施6次單雙號限行,治霾效果明顯”。雖然在一片反對和批評聲浪中,官方始終聲色未動,但很多民眾還是認為,這是一種“吹風”和民意試探。

  民眾的激烈反彈,有助於決策者靜下來掂量掂量此類政策出臺的後果。供暖季以來籠罩華北的嚴重霧霾,讓官方和民間在治霾問題上達成了高度共識;兩次紅色預警中公眾對於臨時性政策的高度配合,也深化了政府管理與社會自治的良性互動,這種難得的局面,需要被高水平地促進。一旦公眾認為,霧霾治理的是讓他們在呼吸權和出行權之間作出“朝三”還是“暮四”的選擇,就會對大氣治理的決策善意、決策水平產生懷疑。這種情緒下,未來的治霾決策就可能被民意孤立。

  一項公共政策,需要正義性和實用性的雙重支援。治霾本來是在歸還經濟發展方式的欠賬、歸還權利欠賬,如果把權利歸還異化成一種權利索要,這在正義性上肯定是說不過去的。更重要的是,北京單獨治霾實際是個偽命題,即使北京機動車全部停駛,也不能改變它地處重工業省地域之內的現實,也不可避免地要承擔粗放式發展方式的後果,這個現狀甚至不需要什麼資料分析,是老百姓肉眼可見的事情。大氣治理得在京津冀一體化中下一盤大棋。

  單雙號限行是民眾對應急狀態的一種忍受,用它換來的藍天,真沒有什麼值得高興的,只能一聲苦笑。而把社會應急狀態常態化,在任何正常運轉的社會中都很難一見,幾乎是社會治理的“忌諱”。要知道,北京等一線城市集中代表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以及與這種經濟水平相對應的公共決策水平,它們治堵、治汙、調控房地產、分配教育資源等等決策,已經陸續被後發地區學習和模仿,繼而產生全國性的輻射。單雙號常態化這樣的公共政策,是否能當得起“代表”,是否適宜被“模仿”和推廣,又將給大氣治理帶來怎樣的影響?這些問題值得三思。

  回頭看看,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學者們就開始提出中國不能走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命題就已經正式提出。這麼長時間,一代人都成長起來了;這麼多理論鋪墊和實踐積累,任何系統性的佈局都應該已經成熟了。到了霧霾鎖城的今天,如果說,公眾還能對現有汙染狀況的複雜成因懷著理解,卻不願意忍受簡單、粗暴和低水平的治理決策。

  ***二***

  激發群眾力量 提高社會"免疫力"

  發揮群眾的重要作用,從政府的“我治理”轉變為全民共治的“我們治理”,能提高我們社會的“免疫力”

  “西城大媽”“朝陽群眾”“海淀網友”“豐臺教導隊”……最近一段時間,這類公民群體“頻頻立功”,在公共安全治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些群體分佈在城市的每一處,連線著安全系統的神經末梢。近日,北京市公安局又釋出訊息稱,在首都的網路安全治理中,3000名“網警志願者”協助警方剷除網路毒瘤。

  諸多公民群體參與到社會公共安全治理之中,體現了群眾作為社會治理主體參與意識的迴歸。不管是在現實生活還是在虛擬空間,這些公民群體的背後,都是群眾被納入到整個社會治理體系之中,實現了群眾和政府治理的有效對接。

  動員群眾力量參與公共安全治理,我們對這樣的方法並不陌生。上世紀60年代的“楓橋經驗”,就是與群眾共同管理、一起治理,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很多類似的成功案例證明,發揮群眾的重要作用,從政府的“我治理”轉變為全民共治的“我們治理”,也是公共安全治理理念和方式現代化的一個重要內容。

  群眾和政府在公共治理中的角色定位,絕不是管理與被管理的工作關係,更應該是合作關係,這已經成為可貴的共識。十八屆三中全會曾明確提出,必須創新社會治理方式,要“堅持系統治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鼓勵和支援社會各方面參與,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今天,公共安全領域能突破傳統治理模式,吸引更多公民的參與,不僅創新了治理方式,更讓“公共安全”這個統一的公共價值,將公民和政府連線起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涵養社會“價值理性”的可貴嘗試。

  現代社會,在公共治理的方方面面,群眾力量的動員與發揮變得更加重要。以“朝陽群眾”為例,自2014年以來,多名涉黃、涉毒明星接連遭北京朝陽群眾舉報,被警方查獲。網友戲稱,朝陽群眾是“世界第五大情報組織”,對犯罪行為的威懾作用大大提升。的確,如果將社會比作肌體、把危害社會安全的因素比作病毒,那麼動員和發揮群眾力量便是提高肌體免疫力,相比單純靠公共安全部門監管治理的藥物去痾,顯然是更優選擇。“朝陽群眾”“海淀網友”以及“網警志願者”等公民群體的寶貴之處,正在於初步顯示了我國社會環境治理具備了“自淨能力”。我國公民已經開始主動提升自己所在社會的道德標準,自願維護自己所在空間的法律基礎和社會秩序。

  群眾的力量不僅體現在現實公共領域,在網際網路帶來的虛擬公共空間也大有作為。有人說,網際網路不僅是技術變革,也帶來了社會變革。網際網路空間同樣有威脅公共安全的隱患,並且由於相關標準與規則還未建立,公共安全問題愈發迫在眉睫。首都3000名“網警志願者”的出現,將使這個領域的公共安全得到更為有效的保障。如果用“網際網路+”的思維來解釋,可以認為“網際網路+群眾力量”將帶來更乾淨安全的網際網路生態。

  在公共治理中,群眾有著最真實的感受、最廣泛的“覆蓋”,因而有著無窮的力量。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激發這股巨大的力量,為公共治理找到“提高免疫力”的治本良方。

  ***三***

  領導幹部家風建設不是個人私事

  領導幹部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的這一講話,為領導幹部端正認識、建設良好家風提出了明確要求,也為領導幹部扎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修好履職盡責的必修課指明瞭方向。

  家風關係作風,作風影響黨風。從查處的一些腐敗案件來看,不少都帶有“全家腐”甚至家族式腐敗的特徵:蘇榮全家齊上陣,一人當官全家撈錢,家風不正導致全家淪陷;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劉鐵男職位越高,兒子劉德成貪得越多……這些教訓令人痛心、又發人深省。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華民族歷來講究修身養性、家風傳承和家國情懷的遞進關係。家庭是人生的起點和歸宿,良好家風有助於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也會直接影響到履行崗位職責。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黨員領導幹部多為一家之主,自身的修為直接影響家風。必須高度重視廉潔修身,樹立“底線意識”,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同時模範遵守黨紀國法,正確行使權力,堅持權為民所用。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領導幹部要成為道德榜樣和良好家風的建立者、守護者。一方面以自身清正為“齊家”樹立標杆;一方面嚴格要求並時時提醒家人和身邊人,以免“後院起火”、養癰遺患。

  好家風有利於帶來好黨風、好政風。在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深入推進的形勢下,領導幹部學好做好家風建設這一必修課,方能有效抵制住各種誘惑,為廉潔從政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