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四下科學教案

   小學科學課程在促進學生髮展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各種各樣的學習用品

  學習目標:

  探究:能說出各種各樣的學習用品,並能按自己的分類標準對學習用品進行分類。 知識:能用多種方法觀察學習用品,主動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能對提出的各種問題進行歸納分類。

  情感:能積極地與其他同學交流自己發現的問題和提出的問題。

  學習重點:

  能按自己的分類標準對學習用品進行分類。

  學習難點:

  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能對提出的各種問題進行歸納分類。

  教具準備:

  鉛筆、鋼筆、圓珠筆、削筆刀、卷筆刀、文具盒、筆袋、橡皮、水彩筆、直尺、三角板、量角器、圓規、各種紙、改正液、透明膠帶等。

  學習方法:

  分析歸納

  學習過程:

  一、 指導學生認識常用的學習用品。

  問:你帶來了哪些學習用品?常用到哪些學習用品?還知道哪些學習用品?學生說教師板書。

  接著,讓學生說說什麼是學習用品?學習用品與我們有什麼關係?***使學生知道“凡是在學習中用到的物品就是學習用品”。學習用品與我們的學習密不可分,是我們的親密夥伴。我們愛惜學習用品。

  二、 指導學生將學習用品按不同標準分類

  1、剛才同學們說出了這麼多學習用品,你能給他們分類嗎?按什麼標準分類,可以分為哪幾類,每一類有哪些學習用品?

  2、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分類方法。

  3、教師歸類板書。

  三、指導學生觀察各種學習用品,提出研究問題。

  1、問:面對這些學習用品,你能提出什麼問題嗎?你想研究什麼問題?

  2、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學習用品,可以用看一看、摸一摸、按一按、捏一捏、用一用、試一試等辦法,能發現哪些有趣餓現象?能提出幾個為什麼?哪些是你想研究的問題?

  3、小組內交流、討論。篩選出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學生交流,教師板書。

  4、引導學生對提出的問題進行分類,把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問題。

  5、教師告訴學生,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今後的學習中逐步解決,課外你們也可以自己選擇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研究。

  :圓珠筆芯為什麼能伸縮

  學習目標:

  探究:1、能發現使圓珠筆芯伸縮的原因是有彈簧,通過實驗能發現彈簧的特徵。

  2、能舉例說出與彈簧有類似特點的物體,會做物體彈性實驗,並能感受到彈力的存在。

  知識:能根據實驗現象說出什麼是彈力和彈性。

  情感:能舉例說出彈性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及好處。

  學習重點:

  認識彈簧的特徵。

  學習難點:

  通過實驗認識彈簧的特徵。

  教具準備:

  圓珠筆、氣球、籃球、足球。

  學習方法:

  實驗研究

  學習過程:

  一、 匯入。

  1、談話,在學習中我們經常用到的一種筆就是圓珠筆,說說你喜歡用那種圓珠筆?為什麼?

  2、針對你喜歡的圓珠筆,你能提出哪些研究的問題?

  3、這節課我們研究圓珠筆芯為什麼能方便地伸縮?

  二、研究筆芯能伸縮的原因。

  1、先按壓幾次筆芯能伸縮的圓珠筆,猜想是什麼原因?

  2、要驗證你們的猜想對不對,應該怎麼辦?學生說出方法後,讓學生將圓珠筆拆開,看看裡面有什麼?

  3、當學生髮現有小彈簧後,引導學生觀察是不是裡面的彈簧在起作用?怎樣驗證?

  4、匯入,彈簧為什麼能使筆芯方便地伸縮呢?彈簧究竟有什麼特點?

  5、學生彙報後,教師總結。

  用手拉,彈簧會變長。鬆手後彈簧又回到原來的長度。

  用力壓,彈簧會變短。鬆手後彈簧又回到原來的長度。

  在拉壓的過程中,會感覺到當用手向外拉彈簧的時候,彈簧有一種力在向里拉;當用手向下壓彈簧的時候,感到彈簧有一種力在向上頂。這就是彈簧的特點。 三、1、說一說在生活中哪些物體也有類似彈簧的這些特點?如:橡皮筋、氣球、籃球。

  2、反覆拉、壓、按這些物體,會有什麼現象發生?

  3、認真分析實驗記錄,有哪些發現?

  4、用彈性的知識解釋“彈簧是怎樣使筆芯很方便地伸縮的?

  四、應用與拓展

  1、當人們發現了物體的彈性之後,就把彈性廣泛應用於生產、生活中。請舉例說說,哪些地方利用了物體的彈性?

  學生舉例之後,教師出示圖片或實物。

  2、課外拓展。

  :筆桿上橡膠套的作用

  學習目標:

  探究:會做筆桿上橡膠套的對比實驗,能根據實驗現象說出橡膠套的作用。建立摩擦力的慨念,能說出什麼是摩擦力。

  知識:1、會做影響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對比實驗,能根據實驗現象得出影響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結論。

  2、能舉例說明摩擦力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情感:能積極主動地做各項對比實驗,體驗探究的樂趣和與人合作的快樂。 學習重點:

  知道什麼是摩擦力及影響摩擦力大小因素是什麼。

  學習難點:什麼是摩擦力及摩擦力的應用。

  教具準備:中性筆、木塊、木板玻璃、砂紙、毛巾、平板測力器。

  學習方法:實驗觀察

  學習過程:

  一、 引入研究課題。

  1、 以小組為單位,觀察比較各種圓珠筆,問:

  ***1*** 你有什麼發現?

  ***2*** 橡膠套有什麼作用?

  2、學生回答:如:寫字時手感覺好一些,放在桌子上不滾掉,手得牢固些等。

  二、對比實驗,得出摩擦力的慨念。

  橡膠套到底有什麼作用?用對比實驗進行研究。

  1、用兩支同樣的,筆桿上有橡膠套的比得筆,將其中一支筆的橡膠套取下來,然後用兩支比得筆分別試一試,一隻手捏住筆桿一端,另一隻手捏住筆桿,從一端滑向另一端,反覆比較體驗。說出有什麼不同感覺?

  2、分別將兩支筆用兩隻手按在桌子上,向前推動有什麼不同?

  ***感覺到有橡膠套的筆向前推動比較困難,好像有一種力阻礙著向前滑動。***

  3、根據以上兩個實驗的感受,說說筆桿上的橡膠套究竟有什麼作用?從而匯出摩擦力的慨念。

  三、研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提出問題進行猜測:從問題“橡膠套為什麼會增大摩擦力”入手,推測是什麼原因。如:軟的、不光滑、表面粗糙等。

  2、設計實驗:是不是這些原因增大了摩擦力,想一種辦法做實驗證明。看誰想出的辦法好?

  3、實驗證明。教師從學生說出的各種方法中選一種便於研究的方法進行實驗。用木板、玻璃板、砂紙、毛巾等放在同一塊木板上用彈簧稱拉,記錄每次的拉力各是多少。

  4、得出結論。根據實驗記錄,你發現什麼規律?***物體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四、應用。

  1、筆桿上的橡膠套為什麼會增大摩擦力?這樣設計有什麼好處?***橡膠套表面粗糙,可以增大摩擦力,使我們寫字時手能緊,不喁滑落。***

  2、出示教材中的圖片或實物解釋人們是如何運用摩擦力的?

  3、生產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利用了摩擦力?舉例說明。

  五、課外拓展

  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還有哪些?有興趣的同學課後可以設計實驗繼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