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前各科複習全攻略

  距離高考時間越來越近了,在複習攻略上,每個人要仔細分析自己的各科的學習水平,尋找最有可能提高分數的學科多下工夫。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的詳細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高考語文複習攻略

  進一步增強對詞語的敏感與確認

  漢語的基本單位是詞語,無論基礎知識的強化與鞏固,還是讀與寫方面更有效的得分,其實都離不開對詞語的敏感與確認。詞構成句,局構成篇,對關鍵詞的漠視,就會對句子形成錯誤的理解。對關鍵句的錯誤理解又會直接影響到對全篇的準確理解。一模之後,結合考生自我的實際狀況,進一步增強對詞語的敏感與確認,是高考備考的重中之重。

  如對字形的考查,許多人備考,一味以“多”,以“不斷重複”取勝,其實不必完全這樣。“和盤托出”中的“和”經常被誤寫為“合”,“和”是連同之意,是指連同盤子一起把東西端出來。比喻把真實思想或事實經過全說出來。瞭解了“和盤托出”的意義後,就不會再將“和”寫作 “合”了。只“練”不“思”,效果自然不會太好。再如“綿裡藏針”一詞是形容柔中有剛,而非在棉花中藏著針,因此“棉”不能代替“綿”。

  現代文閱讀中亦蘊含著這樣的規律。我們看下面這個語段:

  千里河西走廊,在我身臨其境之前,總以為那裡是黃塵瀰漫、闃寂荒涼的,顯然是受了古詩的浸染,“千山空皓雪,萬里盡黃沙”之類的詩句,已經在腦海裡紮了根,這次實地一看,才瞭解到真相。原來,河西走廊竟是甘肅最富庶的地區,這片鐵馬金戈的古戰場,如今已被國家劃定為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當你駐足武威、張掖,一定會為那裡的依依楊柳、森森葦帳、富饒的糧田、豐碩的果園所構成的“江南秀色”所傾倒。***2011年北京卷《祁連雪》***

  有的同學將這個語段理解為:河西走廊曾經貧瘠,現在經過積極建設,成為了富饒之地。顯然,這位同學忽略了文中“這次實地一看,才瞭解到真相。原來……”這樣的關鍵資訊,對“原來”這個關鍵詞沒有形成敏感,結果錯解了文意。

  增強對詞語形成敏感和確認,還表現在作文中。2011年四川卷的作文題是“總有一種期待”。在這個題目中,不僅“期待”是重點,“總”也是很關鍵的詞語。“總”,表達的含義是一直的,持續的,不間斷地,有韌性的,不會輕易改變的……“期待”與“總”,對於得分而言都是重要的。我們試看一篇成功的高考的高分作文,便會發現,此位考生對“期待”與“總”的關注,是並重的。

  時尚正在招搖過市,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卻在漸行漸遠……

  當“火星文”夾雜“梨花體”翩躚而至,而我們的五千年文明卻潰不成軍時,我總有一種期待: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何時回家?

  當“偷菜熱”攜帶“瘋狂英語”襲捲神州,而我們的五千年文明卻被遺落在那個蒹葭蒼蒼的年代時,我總有一種期待: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何時回家?

  面對數次嚴峻襲來的現實,作者的“期待”始終不改,這便是“總”的情懷。

  進一步增強對材料的佔有與把控

  一模之後,我們要加強對材料的佔有與把控。考生佔有的材料擇其要,可以高度地概括為9類:生命發現、情懷依依、精神強度、藝術之光、萬物有靈、中西對比、生活溫度、質疑追問、民族文化。此9類,需要考生重點加以關注。

  下面就“生活溫度”這一層面,詳說如下。

  2011年新課程要求寫的是“中國崛起”。“中國崛起”決定了寫作的“題旨”與“方向”,但是用什麼樣的材料去支援表達這樣一個巨集大的題旨,一定會直接決定寫作的成敗高下。試看下面一文:

  父親的車子

  父親喜歡車子。車子的變遷,確能反映父親生活的歷程,甚至國家的發展變化。

  父親學校的一位老先生通過學生家長給弄得一張“車票”,一輛嶄新的飛鴿牌自行車,從此成為父親的朋友。

  十多年過去了,父親的車子漸漸地老了,於是,父親就花一個月的工資,買了一輛當時還很流行的重慶嘉陵摩托車,

  如今,學校的停車場上已經排滿了大眾朗逸、一汽速騰、通用別克……最近,聽父親對著“罷工”的嘉陵笑著說:“要是你再不思進取的話,我就要移情‘速騰’,追求‘中國速度’嘍!”***有刪節***

  一模之後,是否能敏銳多思,感悟生成,做好上述兩點,關乎六月高考成敗。

  高考物理複習攻略

  物理計算題需要注意的兩點。第一,高考改卷是分步給分的,要嚴格按照答題步驟一步步來。很多考生一上來就寫公式,甚至一開始就代入數字計算,如果錯了,一分也得不到。正確的解題步驟是:先寫出簡要的文字說明,再列公式,然後進行必要的文字運算,最後才往裡代數字。第二,考生自己引入的符號應該加以必要的說明,說明它代表哪個物理量。

  減少學科思維轉換中的干擾。答理科綜合的卷子時要按前後順序,先答一卷,再答二卷,先答完一個學科,再答另一個學科。理綜每道選擇題都是6分,分量很重。於是有的考生過分緊張,在選擇題上花費了太多時間,沒有時間去解答第二捲了。考生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合理分配時間。

  考試時,要力求慢開始,早入境,快答題,穩結束。要按照由先到後和先易後難的原則答題,前者符合考生的做題習慣,後者有助於穩定考生的情緒,使考生能夠進入良性競技狀態。

  答選擇題時,要審清題中材料的中心思想和命題意圖;解答漫畫選擇題或者漫畫問答題,關鍵是讀懂漫畫,弄清其表意和寓意;解答主觀性試題,必須要有鮮明的政治觀點,理論聯絡實際,依據試題的具體材料、情景和要求,突出答案內容的針對性、解決問題的創造性和答案形式的鮮明個性,注意答案的層次化、術語化和規範化。

  對於考試中遇到的問題,正確的態度是:遇到難題要沉著,遇到容易題不大意,往往沉著能降低“難”的程度,輕視會忙中出錯。解答時要反覆審題,迴歸教材,折射原理。一般的思路是: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再就是換個角度思考,可根據自己的生活閱歷對題中提供的材料進行理解、分析。

  高考化學複習攻略

  構建知識網路,使知識系統化、結構化

  複習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採用“知識主線——知識點——知識網”的方式,關注以下“3條線”,將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結構化,從而達到條理化、系統化、整體化。

  ***1***知識線

  a***以某種具體物質為線索。金屬單質***非金屬單質***——重要化合物——主要性質——應用——對環境影響。其中對“性質”的複習應歸納為:物質類屬的通性、氧化性、還原性、在水溶液中的行為等方面。“應用”則包括:物質製備、物質檢驗、物質的分類提純、環保科研中的應用等。

  b***以某種元素為線索。元素——單質——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鹽,掌握元素單質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係。

  c***以元素的化合價變化為線索。掌握物質的化學性質及規律,以及它們之間的轉化關係。

  ***2***方法線

  化學反應型別講清反應規律:每一種元素的單質及其化合物,複習它們之間的轉化關係時,應按反應型別注重講清化學反應的規律,避免因死記硬背化學反應方程式而產生對化學方程式恐懼、混亂、亂用、誤用等問題.常見物質間的反應規律有:氧化還原反應規律、元素週期規律。

  ***3***價值線

  a***無機物在生產、生活和科技中的應用價值。

  b***無機物及性質與科技、經濟和社會的聯絡價值。

  c***無機物及性質對人類生產、生活、環境的影響價值。

  抓好“三個結合”,進行橫向聯絡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與基本理論、實驗和計算密切聯絡,在複習元素及其化合物時要將這三塊內容穿插其中,使元素及其化合物與理論、實驗、計算融為一體。

  ***1***與基本理論結合

  在複習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時,運用物質結構、元素週期律、氧化還原、化學平衡等理論加深理解某些元素化合物知識,同時又能加深對基本理論的理解並靈活運用。

  ***2***與實驗結合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複習元素及其化合物時,必須結合一些典型實驗進行教學,不但能提高學習興趣,而且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3***與計算結合

  複習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時,將定性深化為定量是必不可少的,與計算結合,既鞏固加深對物質性質的理解和運用,又可提高學生的分析和計算能力。

  總結規律,突出重點

  ***1***在複習主族元素時,從相似性、遞變性、特殊性入手,幫助學生總結規律。

  ***2***適時總結規律,有利於突出重點,強化記憶。

  運用比較,同中求異

  在元素化合物中有一些元素化合物之間存在著相同點、不同點和相互聯絡,容易引起混淆,對於這些物質,可採用比較法,進行綜合分析,一一進行對照比較分析,找出其共性和差異,以獲得牢固、系統、準確的知識。

  聯絡實際,靈活運用

  在複習中,應儘可能將元素化合物與生產、生活、環境、自然、能源等實際問題緊密聯絡起來,使學生感到化學知識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學習化學知識不僅僅是用於考試的,而是有實際意義的。

  綜上所述,複習元素化合物要在“全面、重點、聯絡、靈活”上下功夫,把零散的元素知識變為完整的科學體系,使知識轉化為能力。

  高考生物複習攻略

  研讀考綱,梳理教材知識

  因新課程教材內容多,有大量選修知識,考生應先按照《考試大綱》中所列舉的各項知識內容表及要求層次,對照教材進行梳理。梳理教材知識時,要按照模組複習主幹知識、重點知識、易錯知識。主幹知識包括細胞的分子與結構、細胞的增殖與分化、細胞的代謝、遺傳變異的基礎與規律、生命活動的調節與穩態、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實驗設計與分析。重點知識應包括自己平時問題較多、知識點記憶較多、高考中出現頻率較高的章節內容,如細胞代謝部分、遺傳部分、選修本的概念名詞等。還要關注易錯的核心概念和知識點,如細胞凋亡和細胞衰老、生長素和秋水仙素、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等。另外,還要梳理課本中的圖形、表格、曲線。

  錯題重做,梳理錯題本

  從自己的錯誤中進步最快。學生可以把前期做過的各種生物試卷、練習中的錯題,進行剪輯歸類,建立錯題本。試卷中的錯題對於學生本人來說就是知識的漏洞。研究錯題,複習對應部分的知識,領悟所考知識的內涵和外延。梳理錯題時,要分清是術語規範問題,還是理解偏差問題,還是記憶錯誤問題;要注意解題思路的歸納。

  研究往屆高考試卷,梳理試題

  分析前幾年的新課程高考試卷,會發現試題對應教材相應模組知識基本固定。所以,考生可以分析個人前期多次模擬考卷中,生物部分在哪種題型、哪塊知識上失分較多,做題困難大。然後,結合糾錯本、課本反覆琢磨研究有關題目,力爭弄清楚,找出規律。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部分的各種圖表、曲線題型,遺傳定律部分的基因型和表現型推斷、概率計算題型等,是每年高考命題的熱點。

  閱讀教材實驗,梳理實驗知識

  實驗在生物教學和高考考試中一直佔據著重要地位。考生近期應集中時間閱讀教材實驗,包括分組實驗、演示實驗、科學史中科學家的實驗方法。考生還可以結合前期學科老師整理的實驗專題資料複習,集中梳理做過試卷中與實驗有關的試題。

  適度做題,保持狀態

  應放緩做題的頻率,每三天做一次理綜模擬卷,保持手感即可。留出足夠時間歸納總結,知識記憶。儘量爭取面批的機會,從老師那裡及時反饋你解題中存在的問題。考前幾天,各科統籌,各做一套模擬試題,培養高考的感覺。

  高考地理複習攻略

  考場答題有“策略”

  高考中,地理試題型別分五類:特徵描述***或簡述***、成因分析、區位分析、意義羅列、建議羅列。

  在答特徵描述題時,首先要明確該題問的是地理事物的形態特徵與狀態特徵,或者是分佈特徵及變化特徵描述。

  其次,要掌握描述地理事物特徵的方法,試題設問形式通常為“說明……特點”“描述……狀況”“簡述……特徵”等。

  在答此類題時,學生首先要明確區域位置和圖文資訊,抓住自然地理要素或人文地理要素的典型特徵,並運用地理術語表述出來。

  根據變化要素,預測未知

  區位分析既要說明某地理事物的位置,又要說明其與其他事物的空間聯絡。

  聯絡即是影響因素,包括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和技術三大因素。其中自然條件是基礎,技術條件是保障,而社會經濟因素是決定性因素。

  答區位分析堅持四個原則:一要點全,如分析影響因素從有利和不利兩方面分析;對比分析既要找出兩者的相同也要找出不同。

  二是主導因素突出,避免蜻蜓點水,面面俱到。

  三是回答問題要具體,有針對性。

  四是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區位因素。注意根據變化的要素,推知變化的方向。分析區位因素的思路一般是:在何處***即經緯度位置或相對鄰位置***→有什麼***即有哪些地理事物***→為什麼***即影響地理事物的因素有哪些,主導因素是什麼*** →怎麼樣***即怎麼變,變化的規律是什麼***。

  把握因與果的聯絡

  成因分析類試題,通常的設問形式有:“試分析××地理現象的***自然或社會***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指出××形成的影響因素,簡述理由,說明××原因等。

  答題的基本思路是:在哪裡***位置***——為什麼——形成××結果。即第一步說明位置,以明確講述的是哪裡,第二步根據要回答的內容解釋原因,第三步得出結果。

  在回答原因類試題時,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組成因子,並理解“因子”與相關“地理要素”之間“因”與“果”的聯絡。

  高考歷史複習攻略

  材料解析題該咋答?

  按照略讀材料——分析題幹——細讀材料、提取資訊——組織答案的過程解題

  高考大綱與去年相比考試範圍並沒有做調整,只是在考試說明中替換了幾道例題。從更換的例題來看,2012年高考將繼續加強對考生整理材料,完整、準確、合理解讀材料資訊並結合歷史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所以,專家告訴廣大考生,在解答材料解析題時應按照略讀材料——分析題幹——細讀材料、提取資訊——組織答案的過程解題。

  專家解釋說,略讀材料主要是粗略地閱讀材料,瞭解材料的大致內容,特別是試題如有導語應給予關注。分析題幹主要是對問題進行分析,分析時應注意題幹中的提問項、限制項等要求。細讀材料就是帶著問題在材料中提取有效資訊,在細讀材料過程中還應注意材料與教科書所學知識的聯絡***既可以是時代背景,也可以是相似事件的聯絡***,這樣我們可以利用教科書所學的知識結構和分析角度分析材料、組織答案。

  “還有一點不能忽略,就是材料出處中所提示時間、材料主題思想等資訊。”專家說,最後根據題幹要求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組織答案。

  開放性試題咋答

  材料中會有多種觀點,選擇哪個觀點至關重要

  2010年高考開始歷史試卷中增加了開放性的試題,2011年高考文綜試卷中則單獨成題,共12分,分值很大,是考生得分的重點。

  此類問題,專家認為主要考查學生閱讀材料、提取材料觀點、按照一定邏輯思維運用歷史知識論證觀點的能力。所以專家給出了他總結出的解答此類試題方法,供考生參考。

  第一步:明確答題要求——“評論”。

  第二步:解讀“觀點”的內涵***如:時間界定、包含要素、因果關係等***。

  第三步:選擇要論述的觀點。

  選擇觀點的基本原則:一般試題所給材料中會有多種觀點,選擇哪一個觀點至關重要。觀點不是選得越多越好,如果觀點選得過多,就不能夠對觀點進行充分論述,因此建議學生選取其中的一種觀點***一些試題會要求對材料中所有觀點進行評述***。

  第四步:結合所學知識,列舉與內涵相關的史實。

  高考政治複習攻略

  第一、重視對基本概念的記憶和理解,以不變應萬變。如果對某個知識點一無所知或知之不全,一旦考到就很難得到高分,對於考點的理解,必須抓住概念“是什麼”、“為什麼”和“怎麼樣”。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

  第二、學會對重點知識的整合和重組,真正做到融合貫通。例如,要正確回答“如何看待農產品價格變動帶動市場物價的變動”,必須對導致商品價格變動的各種因素都有所瞭解,包括商品的價值、供求關係、貨幣本身的價值、紙幣的發行量、國家的政策、營銷策略、消費心理等。

  第三、注重政治概念的敏銳性。近幾年的高考政治往往迎著社會熱點上,以現實問題為載體,設定一些新情景、新材料、多角度、多層面、全方位立意問題,所以,必須對熱點問題予以高度關注。如2012年熱點問題相關的概念有價格、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政府職能、黨的領導、文化產業等等。

  除了以上三點複習建議,何老師還提醒考生應該在平時訓練有素,把每次練習當高考。此外,在高考考場上需要注意答題技巧與規範:

  ① 做選擇題時要在審題的同步找出關鍵詞和題目材料的主旨,通過“排誤***表述不正確的***和排無***與材料無關的***”,選出表述正確的選項。通過比較、對照,找出正確並符合題意的答案。

  ② 做材料題時審材料中心和關鍵詞,從設問的角度切入,找到材料與所考知識的結合點,有條理地寫出答案。注意寫材料題的答案時,要全面具體、重點突出,恰當運用經濟、哲學、政治、文化等知識和術語,條理清楚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