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材料解析題的解題技巧
以下是關於解題技巧,這些技巧對大家來說還是很有幫助的,所以大家在複習的時候,對於解題技巧也要詳細進行了解。
材料解析題是一種考查學生理解能力、歸納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的綜合考查題型。它具有“製作巧、容量大、靈活性和區分度強”的特點。許多學生在考試中無從下手失分嚴重。那麼,怎樣才能解答好這一題型呢?我認為應掌握四個步驟,即:讀、找、思、答。
一、讀——是解題的前提
閱讀理解材料是解題的必要前提,讀懂、讀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題的第一步。
1. 先讀設問,後讀材料。不少人認為要先讀材料,後看題目設問。事實上這樣做有很大的侷限性,先讀材料比較陌生,如遇到難懂的古文和外來材料易產生懼怕心理,影響答題,且在不瞭解答題要求和方向的情況下閱讀材料,針對性不強,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讀幾遍方可。所以,先讀題目設問,給材料內容定位,明確答題方向、目標,帶著問題閱讀材料更顯思路清晰明確。
2. 閱讀材料的基本原則:
①看兩頭,找資訊。材料的首尾兩頭,一般是命題者對材料的出處和內容作簡要介紹的地方,內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時間、國別和作用,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個或多個資訊。這些說明性文字,往往給解題者以某種暗示和引導,有可能埋伏著解題所需的資訊,有一定的啟發作用,不可漏讀。如1995年“三大發明題”開頭的《韓非子·有度》所載對回答第一問“司南至遲發明於什麼時候”就至關重要。
②讀懂、讀透材料。對材料的閱讀,一般情況下應讀三遍:第一遍粗讀,找到材料敘述的核心內容。第二遍細讀,正確理解材料的觀點,獲取有效資訊。要防止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就匆忙答題的毛病。第三遍重點讀,帶著設問有重點地閱讀,提取有效資訊,擱置無效資訊,並確定材料與相關知識的聯絡,破解命題能力的考查方向。
③閱讀材料時,還應注意從省略號兩邊獲取有效資訊。省略號刪去的是與答題無關的內容,省略號兩邊保留的內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隱含著重要資訊。
二、找——是解題的關鍵
在實際解題過程中,“找”與“讀”往往是一致的,不需要將兩者截然分開。
1. 從材料中找出有助於解題的資訊。
具體做法是:先分析材料,長材料分成幾段,分別找出每段的資訊;短材料分句,找出各句的含義;如果材料只是一句話,就找出它的字詞,如時間、地點、人物、對事件的評價等要素。這樣層層剖析,找出材料所包含的所有資訊。
2. 找出材料與教材的相似點。
儘管材料解析題具有“新材料、新情況、新問題”的特點,但必定與課本有不可分割的聯絡。把材料中的重點資訊與課本中的重要史實和觀點相對照,確定材料所述與教材具體章節的關聯,這樣材料便與課本聯絡在一起;再深入讀材料,解析的大方向就有了,回答問題就不難了。
3. 找材料與設問的相關點。
讀材料是為了回答設問,回答設問離不開材料。因為,“論從史出”,結論要從對材料的發掘、昇華中得出。所以,讀材料時要處處想著設問,把設問放到材料中互相對照;或從材料中找出回答設問的資訊;或從設問行文的資訊中重新獲得讀材料時忽略了的重要之處;然後,通過推測判斷得出答案。這樣,從設問到材料,再從材料到設問,問題就容易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