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知識點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在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行總體部署時,明確提出建設和諧文化的重大任務,這反映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的文化自覺。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供您閱讀。

  介紹

  1、文化

  通常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廣義的文化指人的有目的的活動的結果,即人們在其物質活動和精神活動中所創造的一切,既包括物質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狹義的文化指精神文化或觀念形態,僅包括與精神生產直接有關的現象,如政治法律、道德、藝術、哲學、宗教等等的思想觀念的生產活動及其產品。教材中講的文化主要是與政治、經濟、社會並列的文化,指的是狹義的文化。

  2、精神文明

  文明是指人類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是社會歷史進步和人類開化狀態的基本標誌。文明是一個整體,包括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等內容。精神文明是與物質文明相對的一個範疇,指人類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的精神成果的總和,是人類精神生產的發展水平及其積極成果的體現。文化是相對於經濟、政治、社會而言,精神文明則是相對於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

  文明無優劣之分,但文化卻有先進與落後之別。先進文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結晶,是能夠順應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為人類社會文明進步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援的文化。當代中國的先進文化應當是服從和服務於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為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提供精神動力的文化,是弘揚民族精神,凝聚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積極、健康、向上的文化,是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一切優秀文化傳統,具有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文化,是博採各國文化之長,吸收國外一切優秀文化成果的文化,是面向大眾、服務人民、為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

  3、和諧文化

  在當今中國,建設和諧文化,就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個文化以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為核心,繼承發揚中華民族“和”、“合”文化傳統,吸收借鑑世界優秀的文明成果,立足當代實踐,體現時代精神,引導人們樹立和諧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使和諧的理念成為全社會的重要價值取向。

  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根本任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其主要內容來說,同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一貫倡導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一致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科學內涵和根本任務是相同的。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文化建設的中心環節:

  1、和諧文化的含義

  和諧文化以崇尚和諧、追求和諧為價值取向,融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行為規範、社會風尚為一體,反映著人們對和諧社會的總體認識、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諧文化既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徵,也是實現社會和諧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動力。建設和諧文化,就是要培育和諧精神,倡導和諧理念,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規範,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親和力,為構建和諧社會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和文化生態。

  2、加強和諧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1***是促進科學發展的需要。建設和諧文化,有助於幫助人們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係,實現文明發展、和諧發展、又好又快的發展;有助於實現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與社會建設協調發展、相互促進;

  ***2***是實現文化自身和諧的需要。和諧文化強調各種健康思想文化相互借鑑、相得益彰,主張在堅持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上,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推動不同文化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實現弘揚主旋律與提倡多樣化的有機統一。建設和諧文化,必將有利於核心價值體系和主流意識形態的發展壯大,在多元中立主導,在多樣中謀共識,減少思想衝突、增進社會認同,有效避免因認識差異引發社會動盪;有利於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生動局面,使先進文化得到發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援,落後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抵制,使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高雅文化與通俗文化在交流比較中互動融合、相互促進,使各種文化形式、文化門類、文化業態各展所長、共同發展。

  ***3***是形成良好人際關係的需要。和諧文化強調和而不同、以和為貴,主張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幫助,反對相互敵視、相互欺詐、相互對抗。建設和諧文化,在全社會大力倡導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就能夠形成解決社會矛盾的新認識、處理社會關係的新方法,引導人們用和諧的思想認識事物,用和諧的態度對待問題,用和諧的方式處理矛盾,使崇尚和諧、維護和諧內化為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就能夠培育與人為善、樂於助人的道德情感和見利思義、顧全大局的處事準則,在處理利益關係和各種矛盾時,互諒互讓、友好協商,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風尚。其四,建設和諧文化是促進人的心理和諧的需要。和諧始於內心。良好的心態、健全的人格,是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標誌,也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和諧文化強調人的自身修養、自我完善,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質,是實現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和諧的文化源泉。通過和諧文化的薰陶和哺育,必將提高人的境界、情趣、品位,培育樂觀、豁達、寬容的精神,促進人的素質提高、精神解放和全面發展;必將有效調節人們的情感和心理,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以開闊的心胸和積極的心境看待一切,用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

  3、建設和諧文化的具體要求

  建設和諧文化既是長期的戰略任務,也是緊迫的現實課題。當前,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其一,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其二,培育文明道德風尚。其三,營造良好思想輿論氛圍。其四,豐富社會文化生活。

  4、建設和諧文化的方針政策

  提出建設和諧文化,是我們黨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需要在認識上不斷深化,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建設和諧文化,必須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必須繼承和發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必須吸收和借鑑世界優秀文明成果。必須堅持重在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