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文言部分複習資料
文言文跟現代文有很大的不同,我們並不能直接看懂文言文要表達的意思,我們通常需要通過翻譯才能通讀文言文,不過,這也是文言文的優美之處。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文言部分複習資料,希望對您有用。
第一部分
《詠雪》複習題***一***
一、填空。
《詠雪》、《陳太丘與友期》選自餘嘉錫《世說新語箋疏》。作者是南朝宋***朝代***劉義慶,《世說新語》是由他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
二、解詞。
1、內集:家庭聚會 2、講論文義:講解詩文
3、俄而:不久、一會兒 4、驟: 緊
5、欣然:高興的樣子 6、何:什麼
7、似:像 8、差:大致、差不多
9、擬:相比 10、未若:不如、比不上
11、即:就是 12、因:憑藉
三、理解性默寫
1、交代詠雪背景的句子: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
2、詠雪的直接原因:俄兒雪驟。
3、兩個比喻句: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4、謝道韞對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風起。
5、補充點明謝道韞身份的句子***暗示謝太傅對謝道韞才氣的讚賞***: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四、用原文填空。
時間:寒雪日
地點:內
人物:謝太傅***召集人兼主講人***、兄子、兄女***聽眾***
事件:詠雪
五、問答題。
1、“寒雪”、“內集”、“欣然”、“大笑樂”等詞語營造了以種怎樣的家庭氣氛?
和睦、融洽、歡快、輕鬆
2、對於謝太傅的出題,兄子和兄女分別給出什麼答案?
兄子:撒鹽空中差可擬,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
兄女:未若柳絮因風起。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
3、兩個詠雪句“撒鹽空中差可擬”與“未若柳絮因風起”,哪一個更好?請從文中找出根據,並談談你的看法。
“未若柳絮因風起”更好。作者也沒有表態,卻在最後補充交代了道韞的身份,這是一個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讚賞道韞的才氣。
• 因為柳絮團狀,與雪花相似,漫天飛舞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傳神,而且還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溫暖的感覺,有深刻的意蘊。
4、謝太傅為什麼跟兒女們談論詩文時,出了一個“白雪紛紛何所似”的詠雪題目?
主講人出題考聽眾時,天氣發生了變化: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變成了紛紛揚揚的大雪。這使主講人感到很高興,就出了一個“白雪紛紛何所似”的詠雪題目。
5、“未若柳絮因風起”被後人稱為詠雪佳句,妙在何處?
• 因為柳絮團狀,與雪花相似,漫天飛舞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傳神,
而且還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溫暖的感覺,有深刻的意蘊。
6、你學過的古詩詞中詠雪佳句?請寫出一兩句來。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數梨花開。***比喻***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比喻***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誇張***
7、你認為謝太傅究竟滿意誰的答案?為什麼?
對兄女的答案滿意。因為文章最後一句“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表明了謝道韞的身份,暗示了謝太傅對道韞才氣的讚賞。
8、文章最後一句有什麼作用?
補充點明瞭謝道韞的身份,暗示了謝太傅對道韞才氣的讚賞。
六、翻譯。
1、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
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談詩論文。
2、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
忽然間,雪下得緊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
3、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
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
4、兄女說:“未若柳絮因風起。”
他哥哥的女兒道韞說:“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
5、公大笑樂。
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
6、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道韞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一、《詠雪》一文結尾謝太傅對兩個人的優劣未做評定,只是“大笑樂”,十分耐人尋味,請說說你對此的理解
【答案:1、對兩種答案都滿意2、為後喻而“笑樂”3、“笑”前喻。“樂”後喻】
二、“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那一句較好?為什麼?
【答案:“柳絮因風起”較好。因為“柳絮因風起”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有深刻的意蘊,而“撒鹽空中”僅僅形似,僅有物象而無意蘊,所以不夠好】
三、你還積累過哪些描寫雪的詩句?請寫2句
【答案: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四、翻譯
欣然*** ***【高興的樣子】
內集*** ***【家庭聚會】
俄*** ***【常與“頃”、“而”連用,都有片刻的意思】
差*** ***可擬*** ***【差不多 相比】
未若*** ***【比不上】
未若柳絮因風起【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的樣子】
五、《詠雪》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氣氛?
第二部分
《陳太丘與友期》複習資料
一、文學常識:
《陳太丘與友期》選自《世說新語》,《世說新語》是由南朝宋人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
二、內容理解:
《陳太丘與友期》敘述了陳元方幼時批評父親友人“無信”“無禮”的故事,表現了元方的聰敏、懂禮。告訴人們為人處事一定要忠信、有禮,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三、 通假字:
尊君在不? “不”通“否”,放在句末表疑問,相當於“嗎”。
四、一詞多義
1、顧:
元方入門不顧:回頭看***相顧一笑瞻前顧後***
顧野有麥場:看
將軍宜枉駕顧之***三顧茅廬***:拜訪
2、信
則是無信:講信用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誠、誠實
必以信 信:實情
五、敬辭與謙辭
尊君:對別人父親的尊稱
家君:對自己父親的謙稱
六、重點詞語理解
***1***陳太丘與友期行 期:約定
***2***太丘捨去 舍、 委:丟下、捨棄。去:離開
***3***下車引之 引:拉
***4***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七、句子翻譯:
***1***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
陳太丘跟一位朋友約定一同出門,約好正午時碰頭。正午已過,不見那朋友來,太丘丟下他先離開了。
***2***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您跟家父約好正午***一同出發***,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失禮。
***3***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那人感到慚愧,便從車裡下來,想拉元方***表示歉意***,元方連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的大門。
八、人物理解
元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他“入門不顧”是否失禮?從本文中你在做人方面得到什麼啟發?
陳元方是一個聰敏,懂禮的孩子。
沒有失禮:客人失信、無禮在先,元方批評對方“無信”“無禮”,維護父親
尊嚴,令人欽佩,對於年僅七歲的孩子我們不能求全責備。
失禮:客人已有悔意,應該給對方致歉的機會,所謂“得饒人處且饒人”。若元方能更大度些,則更令人欽佩。
啟發:做人要誠實、守信、尊重他人。
20、雖有佳餚 測試題
一、整體感知
1、。是家經典著作之一,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的
選集。相傳為西漢 編撰。《禮記》選自《 》,這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關於 的論著。課文所選的這一部分主要論述了 和 的關係。
2、本文的中心句是3、劃出下列句子的停頓。
***1***雖有佳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3***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4、開頭“雖有佳餚”一句有什麼作用?
5、結尾引用《兌命》中的話有何作用?
6、想一句與課文意思相近的詩句,
7、讀了這篇短文,結合你的學習實際,談一點你的學習體會。
二、翻譯下列句中加線的字詞。
1、雖有佳餚*** *** 2、雖有佳餚*** ***
3 *** 4 ***
5 *** 6、雖有至道*** ***
7、 ***8 ***
9 ***10 ***
11、然後能自強也*** *** 12、教學相長也***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兌命》曰*** ***
三、解釋下列句子。
1、雖有佳餚,弗食,不知其旨也
2、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3、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4、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5、故曰:教學相長也。
6、《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四、解釋下列古今異義詞。 雖有佳餚 古義: 今義: 不知其旨也 古義: 今義:
教然後知困 古義: 今義: 教學相長也 古義: 今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