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與社會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七年級歷史與社會教師專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專業性的體現,培養免費師範生的教學反思能力對於提高她們的教師專業能力十分重要。小編整理了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範文: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不知不覺中又一個學期結束了,通過歷史與社會教學,讓我深感歷史與社會教學任重而道遠,是一個長期而艱鉅的工程。同時也讓我深深體會到歷史與社會教學的樂趣,總有讓我挖掘不完的東西。下面我對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作以下反思,與大家共勉。

  首先,把學生學習歷史與社會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一個關鍵性問題,聯想式教學方法是更好地結合學生的特點,通過縱向聯絡及橫向聯絡,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顯著的教學效果。

  新課程實施以前的教學大都是為了適應應試教育,因此教師大都是以講解、概括為主,學生則是聽眾。現在新課程實施以後的內容,更多的是結合學生的時代特點,同時要求老師改變過去“填鴨式”的教法,要求老師還學生以課堂和學習的自主權。其實教與學是交往、互動的,師生雙方相互啟發、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情感,體驗觀念,從而達到共識,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因此,我個人是根據教材,以點撥為主,讓學生髮揮想象,聯絡已知知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與老師共同探討,步步引申,讓學生在知識的生活海洋裡盡情暢遊。這種以老師的點撥來啟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老師共同進行探討、交流的教學方式,我把它叫做聯想式教學。

  這種教學方式正好適合學生的時代特點。因為現在的學生,他們成長在改革開放以後,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頭腦中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獲取知識的途徑是多渠道的:電影、電視、雜誌、書刊、網路等,因此獲取知識是多樣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們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識可謂五花八門,當然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歷史與社會知識。他們知道美國布什再次當選總統和這次“海嘯”帶來的災難,知道當今中國“韓流”“肆掠”……他們勤于思考,經常對現實的問題要問個為什麼,卻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他們擁有強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慾和敏捷的記憶力,這就使他們想象力豐富,思維能力極大的廣闊性,善於獨立思考。

  其實我們的歷史與社會也是豐富多彩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學、自然科學等都有歷史與社會的影子。歷史與社會知識與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如此相似的,那麼,歷史與社會教學過程應該是多姿多彩的,其中關鍵離不開老師的正確引導。這種聯想式教學方法。就是符合青少年心理,調動學生學習歷史與社會興趣的重要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力求做到將歷史與社會貼近學生,貼近當代,使學生認識到歷史與社會時刻在我們身邊,並不是高不可攀,惶不可及的東西。這種聯想式教學法其實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溫故知新”。首先溫歷史與社會之“故”而知新。例如,要講中國的改革開放,可以先通過商鞅變法的例子來分析。商鞅變法得到多數人的支援的史實,使學生體會到商鞅變法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秦國統一大業的需要,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古今同理,結合當今我國的改革開放巨集偉大業這所以得到廣大人民的擁護、支援並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正是由於中國共產黨在新形勢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措施。這樣通過溫習以前的舊知識來理解、深化當前新知識,還可以鞏固舊知識。

  其次溫其他科之“故”而知新***聯絡各學科的知識***。歷史與社會包羅永珍,涉及中學的所有科目。如關於商鞅變法的例子,還可以聯絡到語文中的典故:“徙木賞金”、“立木為信”。數學方面,有圓周率的計算者祖沖之等。語文的課文背景是歷史與社會,生物、數學、物理、化學的發展的歷程,是歷史與社會;歷史與社會的思維方法是歷史與社會唯物主義本身就屬政治的範疇;地理與歷史與社會更是息息相關。再次溫課外知識之“故”而知新。這個“故”不是所有學生都瞭解,但恰恰是這一點是最能激發學生學習歷史與社會的興趣和積極性,最讓學生有自我實現的空間,而且更容易讓學生理解歷史與社會與現實的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聯絡。例如,講到英國侵佔西藏地就可以提到《紅河谷》這部電影,這部電影表現西藏民風的純樸,武器的落後,但這種武器並沒有使他們屈服於列強,而更激起他們捍衛民族,捍衛國土的高尚氣節。講到華盛頓建立美國的赫赫戰功,同時謝絕連任,就可以提到當今熱點布什再次當選總統,但美國曆史與社會上沒有連任三任的總統的貫例。講到《文學藝術》部分,可以提到中央2套的《鑑寶》,讓他們知道中國文化遺產的價值,還可以起到保護中華文化遺產,這也是大家不可推卸的責任。

  利用這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可以使課堂教學效果顯著提高,還可以利用學生的想象力,補充老師講述的不足,便於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迅速掌握新知識。由此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歷史與社會的興趣和學生的有意注意,活潑課堂氣氛。還可以培養學生利用掌握的知識獨立思考獲取新知並作出判斷的能力,這樣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而且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分析、解決當代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可以幫助他們疏理已知知識,而且可以糾正他們掌握的不正確的歷史與社會資訊。可以激勵他們多渠道的獲取新知識,可以鞏固舊知識;甚至可以給他們表現自我的機會。但利用這種教學方法,作為老師首先要充分,準備不然有時會無法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有時還會控制不了局面。作為老師更要多渠道的瞭解時代資訊。不過不要過多的引用課外知識,要善於引導學生用可能短的時間回答出要點。

  以上這些是我個人的一些心得。總之,歷史與社會教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每位歷史與社會教師堅持不懈,勇於創新,在課程改革的春風吹拂下,我們每位歷史與社會教師都要抓住時機,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七年級歷史教學反思範文一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學習有興趣,才會積極的探索,敏銳的觀察,牢固的記憶和豐富的想象;才能具有創造性。所以,教師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應成為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下面是我在平日的歷史教學實踐中總結出的幾點:

  一、培養學生閱讀能力,讓其自我總結教學提綱

  眾所周知閱讀教科書是獲取歷史知識、提高學生成績的重要途徑,亦是培養學習能力的重要前提。因此,教會學生閱讀教科書是歷史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而指導學生整理、編寫提綱,可以使學生既掌握基礎知識,又提高學習能力。因其在整理和自編提綱時,必須先仔細閱讀教材,瞭解教材中的知識點以及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絡,這就使學生加深了對知識點的理解,一旦整理出準確的知識結構,知識點也就牢牢固定在知識結構的枝幹上,從而使知識在學生頭腦中有了整體框架,有利於學生學習和記憶。

  二、結合課本內容提出問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歷史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一直具有具有重要作用,由於一部分學生受傳統思想的影響,認為歷史只需死記硬背即可,而不需理論的思考和理解,以至於他們缺乏學習歷史的動力。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應十分注意利用歷史學科內容豐富、縱貫古今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從歷史知識本身提出各種具有較強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激發他們求知的慾望,發展他們的思維。

  三、讓學生理清歷史發展線索,學會抓住學習重點

  歷史發展的線索就是歷史發展的規律性和重大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絡,中學歷史教材的特點是範圍廣、頭緒雜、內容多,牽扯到的年代、地點、人物事件太多,很不容易掌握,所以引導學生在這紛繁複雜的歷史知識中理清發展線索,提示歷史發展的規律性和重大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絡,是十分重要的。並且在理清線索的基礎上,還要讓學生掌握教材中的重點,尤其是讓學生學會如何確定重點,這樣就比較容易抓住教材的重點。

  四、教給學生科學的記憶方法,提高記憶效率

  歷史教學的任務之一是使學生掌握歷史基礎知識,所以教給學生科學的記憶方法,是很重要的。在歷史教學中,採用以下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記憶效率,並且能取得效果良好:第一,重複記憶法。讓學生把知識點分開學習,當時看一遍,一週後再複習一遍,一個月後再重複一次,記得就會比較牢固。第二,重點記憶法。在每一課的教學中挑出重點,讓學生重點記憶。這也發揮了教師的重要性。第三,引導學生記憶綱要。如美國獨立戰爭經過的六件大事等。

  通過教學實踐,我深刻體會到了反思對課堂教學的反饋指導,對教師成長的至關重要性。只有經驗加上反思才能更進一步的成長。積極努力參與教學科研,在工作中勇於探索創新,在行動和研究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個“反思型”的教師。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培育出新一代具有較強的適應力的學生。

  七年級歷史教學反思範文二

  初一的歷史課講述的是中國古代史的知識,再加上初一學生算是真正意義上接觸歷史,所以相比較而言學生還是更容易對歷史課產生興趣。但是怎樣才可以讓歷史吸引學生,讓學生喜歡歷史,怎樣才可以讓歷史課堂變成學生喜歡的課堂,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思考、值得不斷嘗試的事情。

  在講述中國古代史的時候,我才發現初一學生的歷史知識少得可憐,而且學生的歷史知識面十分狹小,比如我在講述堯、舜、禹的時候,80%的學生是不知道這幾個人的,連這些字都不認識,更別說他們的故事;只有極少部分閱讀面比較廣的學生聽說過他們的傳說故事。所以在上歷史課的時候,想要學生進行故事的講述和比賽,是很有難度的一件事情。

  除了講故事之外,其實歷史課堂的形式還有多種形式的:表演、話劇、知識競賽等。儘管這些形式在實際操作中有一定的難度,但歷史課堂中還是可以嘗試的,尤其是對於初一的孩子,他們參與的積極性還是比較高的。講述到“遠古人類的一天生活”時,有幾個班的小組嘗試了表演,在短短的時間裡,學生能準備出一些簡單的臺詞和相關的動作,確實是很出乎我的意料,而且在表演的時候,他們能很認真、很投入的表演,著實讓我欣慰。

  歷史課定期準備一些知識小競賽,也是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尤其是在杜郎口模式下小組學習的形式,小組競賽可以增強集體榮譽感。在前三課上完之後,我準備了一次小的知識競賽,時間就是20分鐘左右。在第一個班進行知識競賽時,我準備了必答題和搶答題,由於搶答題不能確定誰先搶到問題,所以課堂的控制有很大難度,所以其後的幾個班,我就取消了搶答的環節,雖然這樣競賽的氣氛稍微弱了一些,但是課堂的效果還是比較好的。

  不管是歷史表演還是知識競賽,再或者故事講述,其實都只有一個目的:讓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增強其學習歷史的積極性,不至於讓學生討厭歷史、厭煩歷史,也許這就是歷史老師最大的心願。

  歷史課堂形式的多樣性本身就是歷史知識的一個延伸和拓展,也是歷史知識的一個活用,不至於讓歷史真正成為歷史。當然,課堂形式的多樣性還是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和好好準備的,讓課堂真正活起來,讓形式不僅僅再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