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勵志的高中日誌

  有什麼關於高中校園的勵志日誌?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勵志日誌,希望朋友們能從以下的勵志格言中有所收穫。

  精選一:高二應力戒浮躁和享受磨鍊

  為了說明高二的重要性,可以借用很多過來人的經驗和教訓你可以感覺到他們的坦然和後悔,你可以從他們的字句中感受那份幽幽的誠意。

  “高中學習必須要持續地投入。別在高一時成天在青春期的幻想中參加一些聚會、遊玩中度過,到高二就迷茫,高三就後悔,唉高三才想起努力,奮鬥起來太難了!”“高一要學會適應、學會學習;高二要學會探究、不隨大流;高三要執著,相信困難是暫時的,分數和名次上升是你的最大樂趣。”“高一時哪怕班上倒數10名,但只要奮鬥,達到前15名是很有希望的,我們班這樣的例子不少。”“高一、高二也要認真對待學習,為高三打基礎,這樣高三學習才更輕鬆。”“在高一時,多看看像《高考金刊》那樣的雜誌,它會讓你知道好大學會給你帶來什麼,大學間的差別是什麼,讓你有某個奮鬥目標。”“為什麼要失去才懂得珍惜?如果上天再給我一個機會,我還願意讀一次高三,好好做一做這個時段人生應該做的事--學習!”

  如果把高中三年去挑戰高考看作一次越野長跑的話,那麼高中二年級是這個長跑的中段。與起點處相比,它少了許多的鼓勵、期待,與終點處相比,它少了許多的掌聲、加油,還有那條紅線。它是孤身奮鬥的階段,是一個與寂寞為伍的階段,是一個耐力、意志、自控力比拚的階段。但它同時是一個厚實莊重的階段。這個時期形成的優勢最具有實力。

  目前高二學生中間,有兩種思想:一種是,我已經過去了高一,學校的方方面面我都已熟悉了,離高考還遠,正是可以放鬆自在的一個時期;另一種是,我已經過去了高一,已經清楚了自己身上還存在哪些不足,還有哪些不利於高考的習慣,思想更成熟了,責任感更強了,沒有高一的幼稚,沒有高三的焦慮,正是增強實力,拋開對手,去拚高考的最佳時期。

  兩種認識,天地之別。因此,如果說高二學生間存在競爭的話,成績有差異的話,一是自控能力,二是高三意識。自控什麼?控制那些與學校要求、與高考要求不合拍的習慣在你身上滋生蔓延,調控自身的力量去清除那些已有的不良惡習。做人的水平決定學業的水平,把生活中每個細節都轉化成積極向上的因素,已經為太多的成功所證明。

  究竟做得如何,實在值得每位同學深思。看到別人考入北大清華的同時,更要看到“埋頭、素服、三緘口”,這些微小而舉足輕重的習慣所起的巨大作用。高考的競爭使得每一個面對它的同學必須全力以赴,容不得絲毫的細節去形成分力,而那些不起眼的壞習慣則是“無底的漏斗,把一切的一切都漏下去了”。

  因此,當進入高二經過第一次大考後要反思的,首先是思想上的誤區、習慣上的謬誤,而不是知識上的漏洞。從一次考試到下一次考試,至關重要的是有針對性地解決一個習慣上存在的突出問題。“習慣決定命運”,高二年級絕對應該是一個覺悟的時期。

  一、要力戒浮躁

  暴露在試卷上的書寫了草、會而不對;作業中的敷衍了事;思考上的淺嘗輒止;學習過程中的丟三拉四,反映出的是思想上的浮躁,心態上的浮躁。做學問,坐不下去不行,鑽不進去不行。

  嘈雜的教室、亂七八糟的物品擺放、地面上的廢紙、牆上的腳印,給人的印象都是雜亂與無序,這種不良訊號的不斷輸入,必然導致心態的浮躁,更可怕的是許多同學還在以種種理由放縱自己,視怪不怪,安然自得,害人害己。

  正如一位學者坦言:“做一個優秀的學者,靈活的頭腦與沉重的屁股是兩個不可缺少的條件”。考場要自己去上,做學問也沒人代替得了。

  二、享受磨難,進入境界

  暑假中,一支中國中學生長城考察隊與日本一支中學生長城考察隊不期而遇,各打一面大旗,中方旗上四個大字“艱苦磨鍊”,日方旗上也是四個字“享受磨難”。

  “磨鍊”與“磨難”,差別不大,“艱苦”與“享受”的差別是巨大的。這種巨大的差別首先是心態的差別: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進取的還是保守的。人的生物性中本來就有太多的享受安逸的成份,能把磨難看成享受的人,無疑才能進入做人的另一個境界。

  鄭板橋一生畫竹,晚年也有四句詩:“四十年間畫竹枝,晝間畫來夜間思,削盡冗繁留青色,畫到生時是熟時”。想想鄭板橋能入得“晝間畫來夜間思”的境界,該是多難得的自控能力。他進入了境界。

  至於“畫到生時是熟時”,則是進入了更高的境界,那是成功的境界,超凡的境界。他不苦麼,細品詩句,不難發現,所謂“甘苦寸心知”,只不過,看竹、想竹、畫竹、悟竹成為一大樂事,一大享受罷了。做到享受磨難,容易麼?看來也難也不難。關鍵有兩點:一是非凡的信念,二是非凡的自控能力。

  當你用意志控制自己去吃苦時,會感到苦,當你逐漸進入境界而成為習慣時,只會感到強烈的信念在熊熊燃燒,它召喚你去拚鬥、登攀,體會成功,體味享受,欲罷不能。這就是心理學上的甜檸檬理論——雖說檸檬是酸的,當你非吃不可的時候,會覺得它也挺甜的。

  道理就在於你必須接受它的時候,就會生法想它的好。請記住一句話:甜,只是一種味覺,轉瞬即逝;苦,則是一筆財富,雋永深長。在做狀元夢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吃狀元之苦,下狀元之力,走狀元之路,入狀元之境。這必須在有強烈成功欲的同時,有享受磨難的頑強意志與自控能力。

  高中二年級,長跑的中段,正是力戒浮躁,充分發揮自控能力的時期,這時期內,認準方向,建立大苦樂觀,耐得住寂寞,默默地為自己加油,拚力前行,應該是每位高二同學的共同追求。享受磨難,知易行難。再請記住:去做比做好更重要!

  人在動力不足時,找出個準備拖延、懶惰的理由總是很容易。比如說時間不夠。這時要多學學那些有所作為的人。全美最高法院的首席法官有一次給學生演講時告訴學生們:這世界上的許多事情是使用15分鐘的工夫來完成的,這段時間通常被人們浪費掉。

  我們往往把成就非凡的人叫天才。天才有三個特徵:強烈的興趣和頑強的嚮往;忍別人所不忍,成別人所不成;預見能力或叫超前思維。因此要做到不留遺憾,不僅僅是在那個六月之後才意識到許多的“悔不該”,必須有點憂患意識。

  要有點遠見,早點具有高三意識,早點納入高三的快車道,早點用高三精神鼓舞起鬥志。讓浮躁、拖拉、得過且過離我們遠去,打造高二精神,高二品牌。在這裡,誠心誠意地告誡同學們:把高二這一步走好。

  精選二:贏自己比贏別人重要

  性格決定命運。我就是個內向、安靜、骨子裡要強的人,有人稱我為“寂寞高手”。

  我小時候的理想是當個畫家。我3歲開始學畫,那時候,父母去上班,因怕我一人在家不安全,就把我反鎖在家裡,一鎖就是一整天,而我就安安靜靜地呆在家裡畫畫,一畫也是一整天。從那時起,我就養成了獨處和靜思的習慣。至今,我的朋友也不多。朋友多的話難免要應酬,應酬就要進入嘈雜的公共場所和方方面面的人接觸,這樣既佔用我練球的時間,也不符合我的個性。我一個人呆在家裡看書、看搞笑碟片,吃點零食,偶爾陪媽媽逛街。壓力特別大的時候練練瑜伽,一個人靜靜地打坐,聽聽輕鬆的音樂減壓,就是我很享受的業餘生活狀態。

  現在想想,安靜的人真的很適合做職業檯球手,因為打檯球需要很專注,凝神思考,耐得住性子,不急不躁,心理素質要特別穩定……而這些,我都具備。如今,能耐得住寂寞的人不多,我偏是其中之一。所以說,先忍受寂寞,再當高手吧。好的心態是成功的必備條件。

  贏自己比贏別人更重要

  前不久,我在美國打公開賽期間,和愛裡森?費舍爾打的那場球,令我終生難忘。

  我曾經和這個世界排名第一的選手交過兩次手,過往一勝一負的戰績,讓我在比賽中得以輕裝上陣。比賽進行到決勝盤8比8平時,局勢對我來說是有利的,可我沒把握好機會。再者,比賽主場在美國,美國人當然希望自己的選手能贏,所以在我擊關鍵一杆時,主辦方突然廣播通知,說觀眾可以換票離場了,結果有些觀眾就開始在場上走動,這種混亂的局面影響了我的情緒,我最終輸掉了本來可以勝利的比賽。

  賽後,我沮喪極了!我跟愛裡森這個世界排名第一的頂尖選手已較量到最後,但由於我的失誤,沒能戰勝自己的偶像,這是我無法原諒自己的。當晚,我徹底失眠。和父親通話時我說:“這場球,我會記一輩子!”睡不著的時候,我就重溫一個故事:一個女孩在一望無際的沼澤裡行走,但她卻迷路了。聰明的女孩沒有慌亂,而是沿著自己一路留下的腳印回到出發的地方,開始試走新的路線,最終,她離開了茫茫無際的大沼澤。這個故事再一次鞭策我,即使輸了一場比賽,只要能從中找到失誤和欠缺之處,總能回到起點重新開始。

  人不可能事事順利,一路走來,留下腳印,能找到來時的路就好。這件事之後,我思考過,也許,人能贏自己比贏別人要重要許多。

  吃苦是為了做金字塔尖上的人

  我的同行說過這樣的話:“潘曉婷能有今天的成績,在意料之中。”可能,他們知道我的付出是常人無法比擬的。

  我15歲開始在父親的球館裡練球,一呆就是4年。球館裡有個小屋子,裡面的一張單人床、一個衣櫃就是我全部的財產。那4年裡,父親給我做了硬性規定,每天練球8至12小時,沒有周末,一個禮拜只能休息半天。即使我病了,上午在醫院打點滴,下午回到球館還是要補足當天的練球時間。

  以前,家裡經濟拮据,父親陪我到北京參加比賽,我們就從山東濟寧乘火車一路站到北京。在北京,因為沒錢,我和父親只能住18元錢一晚的地下室。地下室陰暗潮溼,推門就能聞到刺鼻的黴味兒。第一次拿了全國冠軍,獎金只有4000元,為了能細水長流,我和父親在全聚德只點了半份烤鴨。看著那半份香氣撲鼻的烤鴨,我卻痛哭不止。所有這一切,我都忍受了。因為,我15歲開始摸球杆時,父親就說過,要想做到最好,就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犧牲更多。父親當過國家級的足球運動員、籃球裁判,後來改行當廚師,又被評為魯菜特一級廚師。父親希望我像他一樣,做事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金字塔尖上的人。為實現這樣的目標,人家練3個小時的球,我要多練好幾個小時,這樣才可能趕超別人。所以,吃不了這份苦,受不了這份罪,趁早放棄,另謀出路;但是,一旦選擇了這條道,想要成功,吃苦就成了最基本的準備。就看人有沒有對苦難的耐受力,耐受力強的人早晚都能品嚐到成功的喜悅。

  潘曉婷,職業檯球選手,被媒體譽為“9球天后”。16歲即獲1998年“歐立歐杯”全國女子9球公開賽冠軍,其後又獲2015年首屆亞洲區“球王杯”男女9球混合賽冠軍和日本大阪第35屆世界女子9球公開賽冠軍、2015年度世界女子9球“世界盃”季軍、2015年全日本***9球***錦標賽女子組冠軍等獎項。

  天才是怎樣煉成的

  在里約熱內盧的一個貧民窟裡,有一個男孩,他非常喜歡足球,可是買不起,於是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從垃圾箱裡揀來的椰子殼。他在巷口裡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

  有一天,當他在一個乾涸的水塘裡猛踢一隻豬膀胱時,被一位足球教練看見了,他發現這男孩踢得很是那麼回事,就主動提出送他一隻足球。小男孩得到足球后踢得更賣勁了,不久,他就能準確地把球踢進遠處隨意擺放的一隻水桶裡。

  聖誕節到了,男孩的媽媽說:"我們沒有錢買聖誕節禮物,送給我們的恩人。就讓我們為我們的恩人祈禱吧。"

  小男孩跟媽媽禱告完畢,向媽媽要了一隻鏟子,跑了出去,他來到一處別墅前的花園裡,開始挖坑。

  就在他快挖好的時候,從別墅裡走出一個人來,問小孩在幹什麼,小男孩抬起滿是汗的臉蛋,說:"教練,聖誕節快樂,我沒有禮物送給您,我願給您的聖誕樹挖一個樹坑。"

  教練把小男孩從樹坑裡拉上來,說,我今天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禮物。明天你就到我的訓練場去吧。

  三年後,這位十七歲的小男孩在第六屆世界足球錦標賽上獨進二十一球,為巴西第一次捧回金盃。一個原來不為世人所知的名字——貝利,隨之傳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