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粗獷的散文

  “粗獷——粗壯豪放,性格粗獷,作品風格粗獷。”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關於粗獷

  “粗獷——粗壯豪放,性格粗獷,作品風格粗獷。”

  這是我查到的關於“粗獷”的詞義解釋。

  我喜歡粗獷的性格,喜歡不拘一格的作風,喜歡豪邁灑脫的待人方式,反感與故作姿態,斤斤計較隨時算計著得失的人交往。

  儘管人們都評論我寫的文字趨於情感的細膩,過於女人心思的縝密,但離開文字的我卻習慣於大大咧咧,粗線條地生活方式。

  且在網路中我會講粗話,但不是髒話。

  某次與論壇上的朋友聊天,其間他說我一個女人怎麼說話那麼粗魯?

  我笑言難道講粗話是男人的專利?

  於是他說喜歡和這樣性格的女人聊天,不喜歡與那些矜持的且不允許男人講粗話的女人聊。

  感覺很搞笑,現實中我雖隨意但卻是不講粗話的,更嚴禁夫在女兒面前講粗話。有時小學生回到家,會無意中說粗話,責之,她辯解說同學間流行講粗話,並委屈地說同學都講粗話,為什麼她講粗話就要受到責罵?

  我告訴她別人怎麼樣是別人的事,我們只要求管好自己,而無權要求別人怎樣。

  我偏又講粗話,在網上,和特定的一些朋友,聊到得意忘形時,更是原形畢露。

  人在某些特定環境中的表現屬性格使然,不同環境中展示著不同性格的表象,單方面或是多方面的,但絕對不會是一個人的整體性格表現,否則人也就不能稱之為複雜的多元體。

  網路是個好地方,人性可以在這裡放任自流地展示,只要自己願意,什麼都可以說。不過聰明的人是不會把網路帶到現實中的,因為網路中也有傷害,且遠遠比現實中的傷害殺傷力更強,當人在毫無防備狀態下,承受能力最弱。而人卻又往往在充分展示自我本性時把弱點暴露的淋漓盡致。

  於是豪爽粗獷的我,更在人前暴露我的軟肋。

  我偏又這樣習慣毫無防備地與人交往。

  我卻又不在意,相對來說,網上的我更具真實性,雖然我的文字型現的是我的另一面,優柔寡斷,多愁善感,冷清,寂靜。不過我更願意在和一些朋友聊天時,表現出自己粗獷的一面。

  我對小我十歲的網友V說我在裝嫩,這大把年紀的人了,網友大都是小朋友,整天和他們嘻嘻哈哈的,現實中不想說的話,不願笑的笑,似乎都能在網是講出來,笑出來。

  V認為這是人的真性情。

  一個大學生說愛上文字的女人註定愛上憂傷,他卻又要我別放棄自己對文學的愛好。我哈哈大笑,我說愛上青春的女人更愛陽光。

  愛上青春,沒絲毫雜念,憑著自己曾經年輕過的記憶喜歡著年輕的思想,而不是現實中那些覬覦著青春身體慾望的人。

  在網上,碰到矯情是件痛苦的事,有時我卻不得不扮演著這樣的角色,所以我理解別人的痛苦及我的痛苦,在社交中表現自己並不具備的品質是件苦不堪言的折磨。

  當和可以在他面前肆無忌憚地講粗話的朋友一起時,那種真正的自我感覺何等地快意,不存在應酬,可以說想說的而不是說只能說的,我喜歡這樣享受著暫時的快樂,把自己的本性擺在自己面前時是非常快樂的事情。

  為何短暫的灑脫彌足珍貴,皆因卸下面具時人的心靈與肉體何等輕鬆!

  :古樸粗獷的煙雨柳江

  在四川洪雅縣,有一個名叫柳江的古鎮,小有聲名。這次為了料理婆婆的喪事我們全家來到了婆婆所居住的洪雅縣,雖然在此之前早已經有所耳聞,但一直沒有來過,當一切後事處理妥善後,小叔子為盡地主之誼,安排我們兄妹幾家如願遊玩了柳江古鎮。

  頭天晚上下過一場小雨,夜雨洗淨的空氣令人心神怡,路兩旁竹葉青翠欲滴,彰顯出盎然生機。從我們的住所到柳江不足三十公里,透過車窗一座座古樸的木板房吊腳樓依著根枝盤錯的黃葛古樹,木板房半邊街的盡頭,連線著一條石板長街,盡現街道的滄桑古樸的柳江鎮已經映入眼簾。

  柳江古鎮的建築,在外觀造型上均有獨特的創意,各不相同。但它們皆變化有致,一字排開後,並不衝突,且立體效果也相當明顯。在濃蔭下沿河出現的是別具一格的吊角樓小木屋,江水清清,穿鎮而流,因為清山綠水的鋪墊,成功地塑造了一座山水綠樹與吊角樓木屋相輔相成的美麗小鎮。徜徉其間,深為小鎮擁有如此豐富的人文景觀而讚歎。

  有人說:一座建築也是一個生命體,包含著血肉情感;也是一部凝固的歷史,記錄了人世間的風雲變幻,講述著滄海桑田的世事變遷。曾家大院是柳江鎮最著名的大型庭院,其整個大院的平面佈局呈“壽”字型。裡面的空間曲折迂迴,撲朔迷離,建築風格又是中西合璧。院內僅戲樓就有3個,且形制方向各異。建造者為了追求“壽”字筆畫,就把外立面的牆或樓建造的形似殘缺不全,尤其是臨河的一排樓房,就像鋸齒一樣,一拐一彎,形態怪異。牆體下為磚石,上為木構,色彩裝飾不俗。成為柳江鎮耀眼的一景。輕輕撫摸用薄薄的石塊砌就的院落牆壁,指尖似感受到剝蝕的久遠歲月。

  極目遠眺遠山近嶺,感受到心的自由和人的渺小。覺得一種遠離城市喧囂,沒有工作壓力,無所顧忌、一身輕鬆的怡然。靜謐的田園風光,清幽的藍天白雲,淳厚的古鎮遺風,給人以自在和欣悅。具有人們說:每到閒暇時分,遊客們三五成群或獨沐清風,有的或躺或坐在石板上、河畔石邊,忘乎所以地陶醉在大自然中,勾畫出一幅小鎮民俗圖來。山水間的洪雅柳江古鎮已使遊人流連忘返,而此地百餘株百年大樹,將巨大的常綠傘蓋伸展開來,為世世代代的柳江人遮風擋雨,許多樹的樹幹上都長滿青苔、蕨類植物等,它們見證了柳江古鎮的滄桑歲月。

  柳江的氣候,常有煙雲霧雨,變幻莫測,使古鎮美景時而浮出山顛,時而微露山腰,時而只見雲霧,山腳則是流水淙淙的小河。暢遊柳江古鎮,您可以盡情呼吸新鮮空氣,這裡河水清澈見底隨河岸曲折藏於蒼翠樹木間的磚瓦和吊腳木屋隱隱約約,一幅鮮活的山水畫撲面而來。難怪一年四季都會有藝術院校的學生前來寫生、拍攝。

  在柳江,您不必急著趕路,不用急著拍照,細細品茗,當你走遊疲憊時,可進入河邊茶棚,啜飲一杯用山泉水沖泡的本地出產的綠茶;暑熱難耐時可去小食店裡吃頓豆花飯,或在路邊小攤上買個葉兒粑或米粑充飢。還可以盡情品嚐這裡的蒸菜“九鬥碗”粉蒸肉、鹹燒白、甜燒白、獅子頭、酥肉、肉圓子等,還有自行品嚐小吃:如特色小吃血旺,當地人叫紅豆腐,野生河魚,野生黃辣丁,炸小魚,去古鎮老街的“夜色生香”品一份西餐、喝一杯咖啡,來一次古鎮的現代浪漫。。。。。在這裡盡情享受脫離城市建築的禁錮,盡情投入自然與人文和諧交織的多彩世界,將所有的壓力拋於九霄雲外。

  這裡沒有喇叭轟鳴,沒有車來車往,沒有高樓大廈,沒有燈紅酒綠,只有樸實的山居、青石鋪就的街巷和純樸的古風。街兩旁店鋪林立,市聲喧騰,生意興隆。古樸的建築、搖曳的店招、如織的遊人、眼花繚亂的商品和帶有當地方言的叫賣聲,把古鎮渲染得熱鬧非凡,讓人雖置身於歷史悠久的古老街巷,卻又感受到色彩濃烈的現代氣息。

  古鎮的建築,多是木板房吊腳樓依著根枝盤錯的黃葛古樹而建,街道以石板鋪就,行走在堅硬密實、被無數雙鞋底磨得鋥亮的青石街面,不禁想到,正是靠了這種堅硬和頑強,才使得古鎮保留了豐富多元的文化和風格迥異的建築遺存。而大到一個地方,小到一個城鎮,都是靠獨有的文化遺存和絢麗的文化內涵,才得以成名!

  這也正是柳江古鎮古樸粗獷的美所在,當我們在享受著現代生活的同時,置身在這富有詩情畫意的粗獷古樸的山水間,才真正感受到,無論是一個地方還是一個人,只有具備了博大厚重,有內涵,有文化,有品味,才能夠打動人、吸引人。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