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好看的散文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興起的“散文熱”,在日漸靜寂的文壇上獨自持續了二十多年。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精心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1:人老了是什麼感覺

  作者|莫里斯

  一天,一個年輕人問我:人老了是什麼樣的感覺。我一下怔住了,因為我還從來沒有想到過——我已經老了。

  或許在我的生命中,這是第一次,我感覺我活出了理想中的自我。很多時候,我也對自己的身體感覺到絕望:滿臉的皺紋,鬆弛的眼袋,下垂的屁股。我也常常因為看到鏡中老態龍鍾的自己而感到震驚,但我不會為這些事情痛苦不堪。

  我永遠也不會去用真摯的友誼、精彩的生活或溫馨的親情,去換取少一些白髮和扁平的肚子。我老了,也就更懂得去善待自己,對自己少了些苛刻。我成了我自己的朋友。我不會因為自己多吃了一片甜餅,或沒有整理床鋪,或花錢買了自己根本不需要的膨脹螺絲而斥責自己。我見過太多的好友過早地離開了這個世界,還沒有來得及安心享受這伴隨著年老而來的寶貴的自由。

  如果我願意,我可以看書、玩電腦一直到凌晨四點,然後再一覺睡到過午;如果我願意,我可以獨自一人聽著五六十年代的優美旋律而翩然起舞;如果我願意,我可以為我逝去的愛情一灑傷心之淚,想哭就哭;如果我願意,我可以穿著被髮福的身體繃得緊緊的泳裝在海灘上悠然漫步,然後縱情躍入海浪之中,才不管那些身著比基尼的人向我投來的憐憫目光。她們也會變老的。

  我知道,我的記性不好了。可話又說回來,生活中的有些事情該忘記的就應該忘記。當我們到達生命的終點,我只帶上一生中那些最美好的回憶。

  我竟有這樣的福氣,黑髮變成了銀絲,青春的歡笑在我的臉上雕刻出了道道皺紋。有多少的人,還沒有開心地笑過;又有多少人,還沒有熬到皓首就已經悲慼地離去。我說“不”就是不,我說“行”就是行。當你慢慢老去的時候,你就會變得更加達觀,你就更不在乎別人對你的看法。我不再自我懷疑,我甚至修行來了可以犯錯的權利。

  我喜歡現在的我。我不會長生不死,但只要我活著,我不會浪費生命去悔恨過往,也不會為將來而去憂慮,每天餐後,我還要吃香甜的點心——這就是年老的感覺,我喜歡年老,它給了我自由。

  三毛說:我來不及認真地年輕,待明白過來時,只能選擇認真地老去。

  2:陽光的味道

  文/林清玄

  塵世的喧囂,讓我們遺忘了陽光的味道,味道是一樣的純淨著,一樣的微小,一絲絲,入心、入肺。甘甜、芬芳、怡人。陽光的味道很乾淨和唯美,像川端的小說,透明、簡潔、歷煉。行走在世上,許多靶子等待我們繃緊的箭矢去努力的命中。心裡裝滿太多的世故與繁憂,幸福的位置,也就變得小了,或者卑微到忽略不計。

  很嚮往年關過後的冬日,抱著一本書躺在黃河大堤南的草叢中晒太陽的時光。一大片一大片衰敗的堤草向雲海深處鋪展延伸。有幾個牧羊人躺在草叢中,他們絲毫不覺得冷。我便停止了腳步,眷戀著這片草,還有草上特定的陽光。這就是冬天的太陽,靜悄悄的釋放著能量。

  我選了一片草色稠密的空地躺了下來。從黃河邊吹過的風夾雜著些許涼意,我抱著膝抬起頭讓臉感受陽光,緊閉著的眼前一片紅色。漸漸我感受到了暖暖的光,不是隱隱的燙,是靜靜的暖。靜靜的,溫柔的,使我沉浮的心也靜了下來。

  等待返青的草叢中慢慢流溢著陽光味,香香的,暖暖的,輕輕的,柔柔的,從我的髮梢、肩膀、衣服,從我目光所觸的護堤楊樹上濃厚著、流逸著。我的心域泛起春天般明媚、柔和的氣息。溫潤、甜美。小時候,就是這樣靜靜地追隨著這片陽光,嗅著他們身上陽光的味道,溫暖著幸福著?

  冬天的太陽這麼美好,陽光下的一切都那麼金燦燦的、暖烘烘的,更懶洋洋的。我終於卸下了塵土般的疲憊,讓自己也變得懶洋洋的。和這水漣一起發呆,發笑。

  臨近中午了,我突然發現陽光變得耀眼,也變燙了。中午的陽光愈發得暖和,返白的草尖上閃爍著金燦燦的光芒,空氣裡迴旋著溫熱的氣息。陽光的味道最濃烈處就是這村莊的味道,村莊的味道,鄉情的味道,給予你身軀和血脈相牽的親人的味道。

  驅走一切發呆以外的多餘的動作,竟然這麼美妙,這麼簡單。就是晒晒冬天的太陽,只是這麼簡單。自然地翻幾頁書,或慵懶的像只蜷曲的貓兒,原來有時候異於人類的動物更會享受生活。忙碌的我們還是給自己些時間享受純本的生活吧,也許會領悟到另一種幸福。

  儘管冬日的陽光也只有短短的一個季節,也許你應該感恩於它對你的磨練,也許你應該感激它讓你發覺了自己原來還有脆弱的一面。陽光的味道,磨練的味道,人生的味道。春天的陽光會融化你冷漠的心靈,夏天的陽光考驗你摯著的深度,秋天的陽光透射生命的顏色,冬日的陽光告知還要重頭再來。

  在歲月面前,我無法在成功的喜悅中徜徉,卻對失敗的痛楚耿耿於懷。我看不見梨花黃昏後的一樹輝煌與美麗燦爛,卻看見殘景雨淒涼;我看不見晨曦清風醉,卻看見夢裡落葉飛。人生的秋天本是褪色的季節,心裡眼裡保持著原狀原色的東西又能有多少呢?後來,我終於學會了在每一個有陽光燦爛的日子裡體味陽光的味道,我終於知道那種味道其實是一種自強,淡泊,寬容的心情。

  我喜歡陽光的味道,我喜歡愛與被愛,因為陽光的味道和愛一樣透明!

  3:老人與荷

  小區有一片人造景觀,曲徑之後是一個人造池塘,裡面長滿了蓮藕,給鬧市裡的小區平添了一道田園風景。夏天的一早一晚,荷塘周圍真是人流如織。

  秋末的時候,荷花早就謝罷了紅妝,蓮蓬也已經枯萎了,折斷了;只有蒼綠的荷葉依舊挺立在池塘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定地走完生命最後的旅程。然而,此時荷塘周圍幾乎無人問津了。

  荷塘邊的石凳上坐著一位老者,他是小區一位退休教師。老人戴著一副眼鏡,滿眼智慧,滿面滄桑,可是精神依然矍鑠,落日的霞光裡,靜靜地獨賞著滿塘秋荷。

  春天的時候,“小荷才露尖尖角”,鮮嫩的新荷箭一樣射出水面,生機勃勃的,然而卻少有欣賞它的業主光臨。那時老人來過這裡,看著新荷鑽出水面,看著尖尖的嫩荷慢慢地展開傘一樣的葉面,看著水晶般的水珠在葉面上滾動。那脆生生的小荷,一下子讓人想起了破殼的雛鳥,初生的嬰兒,禁不住心生出要去撫摸它的強烈慾望;那嬌嫩的小荷,讓人感受著一頂頂新荷誕生的生命意義。

  盛夏之後,是一年之中荷塘最美的時節。一杆杆荷苞,一頂頂荷花,從密密實實的荷葉的溫暖懷抱裡鑽了出來,蓬勃地開著,在成年荷葉穩重的綠色映襯下,展現了荷一生中最為豔麗華美的景緻。荷花像微笑著的少女的臉龐,舒展的荷葉像少女的裙裾,整個池塘正上演著荷花仙子姐妹們的群舞。早晨或傍晚,荷塘周圍擠滿了人,男男女女、大人小孩都在觀賞,指指點點,歡聲笑語,極盡讚美著荷花的芬芳、富貴和婀娜多姿。這時卻少見老人的身影。因為他有著與眾人不同的情懷,他不願來趕眾人錦上添花的那種時髦。他知道,精彩時分是不少他一個人的。

  夕陽的餘輝裡,微微的秋風掀拂著老人的風衣,也拂動了一池老荷。秋天裡的荷葉,像老人面孔一樣滄桑,葉面泛出一層隱約可見的白霜,雖然仍是婷婷站立著,但卻讓人看出了它的蹣跚。滿池的秋荷啊,有的葉邊開始枯黃,還有的老彎了腰,更有已經摺斷了莖的;然而,它們卻像老人一樣淡定,沒有一點兒落寞惆悵。

  冬天漸漸近了,荷塘的老荷啊,此時綠色退盡,碩大的荷葉經不住北風的吹襲,幾乎無例外地撲進水裡。團團水中荷,一歲一枯榮。是它們孕育了荷花,也是它們接受了荷花的落英。這就是它無悔的荷生。即便是枯萎,即便是沉入池水,即便是在池水裡化作泥土,那也是老荷追求重生的必然。這種死亡毋寧說是新生。

  老人不是不愛荷花的芳菲,但他更欣賞小荷對荷花的無私孕育,荷葉甘為陪襯的奉獻精神。人們都為荷花燦爛而驚羨,其實最養眼的還是那綠色的荷葉。如果沒有綠色的荷葉,即便是滿池荷花,這荷塘也將為之遜色。古往今來,有人欣賞“小荷才露尖尖角”;也有人頌揚蓮結並蒂的真情和“出汙泥而不染”的情操;更多的則是讚美荷花的富貴嬌美,直把荷花比仙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然而,荷的一生高潮究竟在哪裡呢?許多人看到了,每一朵荷花都曾燦爛過;或許也有人注意了,每一片荷葉都曾蓬勃過;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荷花就是荷敞開的心靈;荷花謝了,卻融入了老荷的靈魂,使它內心對未來重新溢滿激情。

  老荷去了嗎?沒有。水下的淤泥中,它正孕育著新的生命。明年春天它還會綠滿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