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汶萊茵河讀後感

  朱自清的萊茵河是一篇遊記散文。讀者之後,寫了哪些心得?來看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有所收穫。

  篇一

  萊茵河是一條貫穿歐洲的一條河流,卻成為了中外文人文章詩歌的素材,朱自清先生這篇《萊茵河》文章,就是以萊茵河為素材寫的。表現了它語言的優美,和明白曉暢。

  拓展閱讀:萊茵河原文

  朱自清先生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他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散文大家,他的語言求真化俗、自然親切,這種執著表現人生的態度和自覺的審美追求讓人讚歎不已啊!

  朱先生的一生顯然有些傳奇,他有過兩位太太,三個子女,一生奔波,去過不少地方教書,也在不少地方旅行過,喜歡鑽研學術,常常獨自思考,但他卻樂此不疲,常常待在書房內用筆記下腦中的一閃而過的靈感,由此出了出了不少書。

  朱先生喜歡旅遊,在溫州時,他欣賞玲瓏嫵媚的海棠花,欣賞了那仙岩綠到不可思議的梅雨潭,欣賞了那如夢如畫的白水漈,還欣賞了那波光粼粼的白馬湖;在揚州的時候,他總喜歡邀上好友,帶點花生米、五香牛肉、白酒去城外的文選樓,天保城等古蹟那自在逍遙一番;或者挑一個茶館,悠閒地喝茶,感受炎炎夏日中揚州那份微微的清涼;在北平時期,朱先生去的地方就更多了,他常常帶著他的夫人去壇拓古寺感受歷史的痕跡,它比北京的歷史還要早上千年,還有鬆堂、戒壇寺等等景點。朱自清先生不論走到什麼地方,都會用他那種獨特的視角,欣賞的眼光,細膩的文采,生花的妙筆,向我們讀者描述並展示我們美麗祖國的大好山河。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論是清新感人,膾炙人口的抒情散文《背影》,還是寧靜悠遠,意境卓絕的寫景散文《荷塘月色》都給人一種清新驚道,雅俗共賞的感覺。在那個年代白話文才剛剛開始取代文言文,而朱自清先生是極少數能熟練駕馭新文學語言的散文家,其散文精品甚至可以和古典散文名著比肩。

  在朱自清的散文裡,對於他國外生活的描述也很多,但他從不拿這些外國的經驗與中國比較,因為他知道我們偉大的祖國是無可取代的。

  儘管如此,世界各地也還是留下了他的足跡。像水城威尼斯、浪漫之都巴黎、風車之都荷蘭、鬥獅之國羅馬、歐洲公園瑞士以及柏林、萊茵河……可以說朱自清是一個充滿幻想,勇於充實自己,豐富自己閱歷的一個人。他由外國的發展而聯絡到我們的祖國,為國家未來發展而擔憂,這種精神是值得敬佩的。

  閱讀朱自清先生的文章,你會發現有一個特點,他特別喜歡寫一些論文,涉及各個方面,能夠達到遇神說神,見鬼談鬼,沒事找事的地步。比如說他寫的《論青年讀書風氣》,《論白話》,《論說話的多少》,《論清華的精神》,《論百讀不厭》,《論雅俗共賞》等等。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一篇論文叫《論做作》,在這篇文章裡他把什麼叫“做作”,也就是“裝”解釋的清楚直白,也說了人為什麼要做作,怎樣才能做作的好。這種做作的學問,裝蒜的學問也只有朱自清先生能夠冷靜而又理性的站在局外的角度去思考的這麼明白了。還有兩篇論文,《論自己》與《論別人》,朱先生也是將自己抽出肉體,在一旁非常冷靜細膩的分析自己與別人的關係,自己與社會的關係,可以說我讀來的感覺就像朱自清本人在開一個檢討會,他在重審自己,他在不斷的反思,使他的靈魂不斷的昇華,道德品行的修養也在不斷提高,這隻能能讓我這個拜倒在她的飛揚文采的讀者讚歎道:“真不愧為大師啊!”

  朱自清在清華園呆了不少的時間,他對清華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曾有過不滿,因為他認為太強調這種精神的話,有時會使人只見樹而不見林,而我覺得這種精神應該是我們每個人應該追求的。

  朱自清的一生永遠都是在勵志,希望我們也能夠像他一樣,活得有意義,有價值,達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境界。

  拓展閱讀:朱自清散文讀後感

  萊茵河therhine發源於瑞士阿爾卑斯山中,穿過德國東部,流入北海,長約二千五百里。分上中下三部分。從馬恩斯mayence,mains到哥龍cologne算是“中萊茵”;遊萊茵河的都走這一段兒。天然風景並不異乎尋常地好;古蹟可異乎尋常地多。尤其是馬恩斯與考勃倫茲koblenz之間,兩岸山上佈滿了舊時的堡壘,高高下下的,錯錯落落的,斑斑駁駁的:有些已經殘破,有些還完好無恙。這中間住過英雄,住過盜賊,或據險自豪,或縱橫馳驟,也曾熱鬧過一番。現在卻無精打采,任憑日晒風吹,一聲兒不響。坐在輪船上兩邊看,那些古色古香各種各樣的堡壘歷歷的從眼前過去;彷彿自己已經跳出了這個時代而在那些堡壘裡過著無拘無束的日子。遊這一段兒,火車卻不如輪船:朝不如殘陽,晴天不如陰天,陰天不如月夜--月夜,再加上幾點兒螢火,一閃一閃的在尋覓荒草裡的幽靈似的。最好還得爬上山去,在堡壘內外徘徊徘徊。

  這一帶不但史蹟多,傳說也多。最悽豔的自然是膾炙人口的聲聞巖頭的仙女了。聲聞巖在河東岸,高四百三十英尺,一大片暗淡的懸巖,嶙嶙峋峋的;河到巖南,向東拐個小灣,這裡有頂大的回聲,巖因此得名。相傳往日巖頭有個仙女美極,終日歌唱不絕。一個船伕傍晚行船,走過巖下。聽見她的歌聲,仰頭一看,不覺忘其所以,連船帶人都撞碎在巖上。後來又死了一位伯爵的兒子。這可闖下大禍來了。伯爵派兵遣將,給兒子報仇。他們打算捉住她,鎖起來,從巖頂直摔下河裡去。但是她不願死在他們手裡,她呼喚萊茵母親來接她;河裡果然白浪翻騰,她便跳到浪裡。從此聲聞巖下聽不見歌聲,看不見倩影,只剩晚霞在巖頭明滅。德國大詩人海涅有詩詠此事;此事傳播之廣,這篇詩也有關係的。友人淦克超先生曾譯第一章雲:

  傳聞舊低徊,我心何悒悒。

  兩峰隱夕陽,萊茵流不息。

  峰際一美人,燦然金髮明,

  清歌時一曲,餘音響入雲。

  凝聽復凝望,舟子忘所向。

  怪石耿中流,人與舟俱喪。

  這座巖現在是已穿了隧道通火車了。

  哥龍在萊茵河西岸,是萊茵區最大的城,在全德國數第三。從甲板上看教堂的鐘樓與尖塔這兒那兒都是的。雖然多麼繁華一座商業城,卻不大有俗塵撲到臉上。英國詩人柯勒列治說:

  人知萊茵河,洗淨哥龍市;

  水仙你告我,今有何神力,

  洗淨萊茵水?

  那些樓與塔鎮壓著塵土,不讓飛揚起來,與萊茵河的洗刷是異曲同工的。哥龍的大教堂是哥龍的榮耀;單憑這個,哥龍便不死了。這是戈昔式,是世界上最巨集大的戈昔式教堂之一。建築在一二四八年,到一八八零年才全部落成。歐洲教堂往往如此,大約總是錢不夠之故。教堂門牆偉麗,尖拱和直稜,特意繁密,又雕了些小花,小動物,和《聖經》人物,零星點綴著;近前細看,其精工真令人驚歎。門牆上兩尖塔,高五百十五英尺,直入雲霄。戈昔式要的是高而靈巧,讓靈魂容易上通於天。這也是月光裡看好。淡藍的天干乾淨淨的,只有兩條尖尖的影子映在上面;像是人天僅有的通路,又像是人類祈禱的一雙胳膊。森嚴肅穆,不說一字,抵得千言萬語。教堂裡非常寬大,頂高一百六十英尺。大石柱一行行的,高的一百四十八英尺,低的也六十英尺,都可合抱;在裡面走,就像在大森林裡,和世界隔絕。尖塔可以上去,玲瓏剔透,有凌雲之勢。塔下通迴廊。廊中向下看教堂裡,覺得別人小得可憐,自己高得可怪,真是顛倒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