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級家長會學生代表發言稿

  抓住了課堂學習,就等於抓住了學習的關鍵所在。聽課時要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小編在此獻上學生代表發言,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初一家長會學生代表發言稿

  尊敬的家長、親愛的老師:

  大家好!

  我是來自初162班的陳昱冰,今天我很榮幸能代表162班的全體同學站在這裡發言,心中感到無比自豪,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體同學向一直關心我們的家長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溝通。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漸漸地發現,我們與父母之間的溝通似乎越來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那吃完飯後的一聲聲震撼心靈的關門聲。怎樣與父母溝通?父母怎樣與我們溝通?成了我們必不可少的話題。

  我與父母的溝通,常常是在回家的路上。“仔仔,今天在學校怎麼樣?”談話就這樣開始了,它的主題不是隻有學習,它可以是某某老師今天打扮得如何讓全班同學驚呼,可以是我們的班賽如何地扣人心絃,誰誰誰又取得了一個好成績,不管什麼話題,媽媽總是願意傾聽,並不時發出感嘆或評價,這種交流源於我與媽媽長久以來養成的溝通習慣,源於我對媽媽的信任。媽媽是一位老師,她也許比一般的家長能有機會更多地接觸孩子,更能懂得孩子心裡所想,所以每次遇到順心的事我願意與媽媽分享,遇到不如意或困惑的事我希望和媽媽交流,找到問題所在,其實總結下來,媽媽的大度、知書達理使我有安全感和放心感,我才會對她講出心裡話,與她溝通。

  有時候,常常聽班上同學抱怨說父母的嘮叨和開口就是學習的談話亦或是那種落伍的思想無法溝通,想想也是,談話內容太過重複,老生常談就成了嘮叨,時間長了,孩子當然聽不進去;亦或是溝通時機不當,有時候孩子正在考慮其他問題或處於情緒不佳、不想說話的時候,家長卻偏偏要在此時跟孩子討論,結果肯定會引起孩子的反感,遭到拒絕。常此以往,孩子與父母的代溝只會越來越大。

  溝通應該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基礎上,只有在恰當的時機,以合適的方式,用真誠的態度,才能達到良好交流的效果。

  叔叔阿姨,今天我替162班的同學帶句話:

  爸爸、媽媽,我們從心裡愛你們,我們也想成為父母的驕傲,原諒我的小叛逆,那是90後的個性追求,包容我的考試小失利,我需要你們的鼓勵和信任,初中三年,我們需要的不不僅僅是6A、10A,相信您的孩子,有了您的理解、信任、鼓勵,我們一定會活出青春的光彩。

  初一家長會學生代表發言

  尊敬的各位老師、叔叔、阿姨們:

  你們好!

  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叫xxx,是初一x班的學生。這兩天我一直在想,在今天的家長大會上,面對可親可敬的學校領導和家長,作為學生代表的講話,我講點什麼才最能代表廣大同學們的心願呢?

  我慶幸父母沒有“捨近求遠”,而是讓我在繼述中學就讀,這裡也許沒有別的學校那麼好的硬體設施,但一樣有業務精湛、更為關愛學生的老師。我們欣喜地看到校園內越來越嚴謹的學風,我希望能和同學們一起努力,讓我們整個初二年級的學習再上一個臺階。下面就和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在學習上的一點體會。

  我認為學習的過程分四步,即預習――聽課――複習――總結,因此,我的學習方法就是從這四個環節下手,對症下藥,有的放矢。

  在預習中對學習新知識做好準備。“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們對第二天的學習內容就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就能更好地接受新知識。在預習中發現的問題,先自己嘗試著解答,若能解出來,那;若實在解不出來,那也沒關係,畢竟是在獨立預習嘛!這是把問題記下來,等待老師明天的講解!

  課堂學習是我們學習最重要的途徑,因此,抓住了課堂學習,就等於抓住了學習的關鍵所在。聽課時要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對於昨天預習時所發現的問題,更要仔細聽,認真想;帶著問題聽課,一心一意地聽課,將全副精力集中起來,上課效率也就大大提高了。同時養成在課堂上做筆記的習慣,“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好筆記,可以理出知識的線索和要點,使之有條理化,便於複習和記憶。記好筆記,要有選擇性,記重點、難點、要點,切不可聽到什麼就記什麼,那樣就太費時間和精力了。

  複習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溫故而知新”,在複習中,鞏固當天所學內容,把知識梳理一遍,加強記憶的同時,還能發現新問題,找到新答案,也就學到了新知識。複習時,要有針對性,對於自己還未掌握、尚未弄懂或已生疏的知識要多花點功夫,通過朗讀、背誦、做作業來加強鞏固。

  課後總結是對學習的自我總結,它類似於複習,卻又勝於複習,更具有概括力,能明確學習的重難點,從而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向。

  老師、叔叔、阿姨們:我們一定會加倍努力,奮力拼搏,爭取以理想的成績向你們彙報,報答學校和老師們的教誨之恩,報答家長們的養育之恩。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