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的人教版
把一年級的基礎學習好了就可以學習好二年級的知識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一年級數學,歡迎大家一起來學習和閱讀哦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
一***1***班共有學生26人,男生12人,女生14人。雖然學生入學前,接受過學前教育,但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特別有少數幾個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差。而且學生在幼兒園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養成不好。剛跨入小學,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適應,但他們天真、活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可塑性強。所以這一學期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工作重心。
二、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位置、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一***、6 ——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各數的認識、數學樂園、認識鐘錶、20以內進位加法、總複習。認數和計算,比較多少、認識立體圖形,以及初步認識鐘面,使學生獲得數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展數學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建立學習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三、教材分析
1.每一單元后面都跟有綜合練習,形式靈活多樣,能很好的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
2.數學樂園很好的體現主體性原則,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3.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4.認數與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5.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數感。
6.計算教學體現演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7.直觀認識立體,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8.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9.體現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創造性,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四、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認識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演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6.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7.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8.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四、全冊教學重點、難點
10以內的加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識數的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五、課時安排
***一***準備課:數一數 比多少***4課時******第二——三週***
***二***位置***5課時******第三——四周***
***三***1~5的認識和加減法***15課時******第四周——第八週***
1.1~5的認識***3課時***
2.加減法的初步認識***9課時***
3.0的認識和有關0的加減法***3課時***
***四***認識圖形***5課時******第八——九周***
***五***6~10的認識和加減法***20課時******第十週——第十三週***
1.6、7的認識和加減法***5課時***
2.8、9的認識和加減法***5課時***
3.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4課時***
4.連加、連減、加減混合***4課時***
整理和複習***2課時***實踐活動:數學樂園***1課時*** ***六***11~20各數的認識***10課時******第十四周——第十五週***
1.數11~20各數、讀數和寫數***4課時***
2.10加幾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 ***5課時***
數學樂園***1課時***
***七***認識鐘錶***5課時******第十五週——第十六週***
***八***20以內的進位加法***15課時******第十七週——第二十一週***
十、總複習***15課時******第二十二週——第二十五週***
六、教學具體措施 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要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適合學生髮展的教學過程。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得到相應的發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益。
1.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2.儘量注意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資訊,幫助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時常注意強調學生認真做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的習慣。
4.課堂教學與家庭教學實踐相結合。
描述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
一、 班級概況分析:
本班學生76人。學生剛入校,對學校的常規不瞭解。年紀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較懂禮貌,見到老師能主動問好。有部分學生有說普通話的意識,能用簡短的普通話與老師和同學做簡單的交流。個別學生不懂得執筆方法,需要老師不斷糾正、督促。學生在學前對數學中的加減、簡單的圖形等已經有了初步的接觸和了解,但這種瞭解是不深刻的,還需進一步系統學習,學生能借助手指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但能運用數的組成來計算的幾乎沒有,計算的速度還很慢,等等。總之,剛入學的孩子不是一張白紙,也不是已經寫滿文章的紙。
二、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這一冊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一般總稱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除了認數和計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見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比較多少、長短和高矮,簡單的分類,以及初步認識鐘面等。雖然每一單元的內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於學生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夠: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演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認識鐘錶,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三、教學措施
1、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2、認數與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3、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數感。
4、計算教學體現演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5、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6、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
四、課時安排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根據《義務教育階段國家數學課程標準***徵求意見稿***》中的各學段課程內容參考教學時間一覽表,教材的編者為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安排了61課時的教學內容,正課16周,總複習4課時。各部分教學內容教學課時大致安排如下,教師教學時可以根據本班具體情況適當靈活掌握。
一、數一數***1課時***
二、比一比***2課時***
三、1~5的認識和加減法***10課時***
1.1~5的認識 3課時
2.加減法的初步認識 5課時
3.0的認識和有關0的加減法 2課時
四、認識物體和圖形***3課時***
五、分類***2課時***六、6~10的認識和加減法***20課時***
1.6、7的認識和加減法 5課時
2.8、9的認識和加減法 5課時
3.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 4課時
4.連加、連減、加減混合4課時
整理和複習2課時
實踐活動:數學樂園1課時
七、11~20各數的認識***4課時***
1.數11~20各數、讀數和寫數 2課時
2.10加幾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 2課時
八、認識鐘錶***2課時***
九、20以內的進位加法***11課時***
1.9加幾3課時
2.8、7、6加幾4課時
3.5、4、3、2加幾 3課時
整理和複習1課時
實踐活動:我們的校園1課時
十、總複習4課時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範文
一、課程標準的目標和要求
***一***總體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夠:
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包括數學事實、數學活動經驗***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絡,瞭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具體闡述如下:
知識與技能
經歷將一些實際問題抽象為數與代數問題的過程,掌握數與代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經歷探究物體與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和變換的過程,掌握空間與 圖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經歷提出問題、收集和處理資料、作出決策和預測的過程,掌握統計與概率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數學思考
經歷運用數學符號和圖形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建立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感,發展抽象思維。豐富對現實空間及圖形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
經歷運用資料描述資訊、作出推斷的過程,發展統計觀念。
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過程,發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能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
解決問題
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並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學會與人合作,並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情感與態度
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慾。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鍛鍊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絡及對人類歷史發展的作用,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造,感受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進行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以上四個方面的目標是一個密切聯絡的有機整體,對人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們是在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中實現的。其中,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的發展離不開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同時,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必須以有利於其他目標的實現為前提。
***二***學段目標
第一學段***1~3年級***
知識與技能
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萬以 內的數、小數、簡單的 分數和常見的量;瞭解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必要的運算***包括估算***技能。
經歷直觀認識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過程,瞭解簡單幾何體和 平面圖形,感受平移、旋轉、對 稱現象,能初步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獲得初步的測量***包括估測***、識圖、作圖等技能。
對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掌握一些簡單 的資料處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確定現象
數學思考
能運用生活經驗, 對有關的數字資訊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描述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在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 資訊進行簡單的歸納與類比。
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解決問題
能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夠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數學活動。
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瞭解可以用數和形來描述某些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二、全冊教學要求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認識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演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8、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9、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三、全冊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認數和計算,比較多少、長短和高矮,簡單的分類,以及初步認識鐘面,使學生獲得數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展數學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建立學習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四、全冊教學重點、難點
10以內的加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識數的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事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五、課時安排
***一***數一數 1課時
***二***比一比 2課時
***三***1—5的認識和加減法 10課時
1、1---5的認識 3課時
2、加減法的初步認識 5課時
3、0的認識和有關0的加減法 2課時
***四***認識物體和圖形 3課時
***五***分類 2課時
***六***6—10的認識和加減法 20課時
1、6、7的認識和加減法 5課時
2、8、9的認識和加減法 5課時
3、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 4課時
4、連加、連減、加減混合 4課時
整理和複習 2課時
實踐活動 1課時
***七***11-20各數的認識 4課時
***八***認識鐘錶 2課時
***九***20以內的進位加法 11課時
1、9加幾 3課時
2、8、7、6加幾 4課時
3、5、4、3、2加幾 3課時
整理和複習 1課時
實踐活動 1課時
***十***總複習 4課時
六、改進教法提高教學質量的設想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歸納、類比、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要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適合學生髮展的教學過程。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得到相應的發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益。
***一***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
在本學段的教學中,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數學學習過程充滿著觀察、實驗、模擬、推斷等探索性與挑戰性活動。教師要改變以例題、示範、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投入到探索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之中。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進行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師應鼓勵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敢於質疑,樂於交流與合作。要防止學生的合作流於形式,強調在個人獨立思考基礎上的合作,以及通過合作與交流來開拓思路。
***三***加強估算,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
教學中應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徵,允許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問題,採用不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是因材施教、促進每一個學生充分發展的有效途徑。例如,在學習兩位數乘法時,可以鼓勵學生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背景,探求計算結果,而不宜教師首先示範,講解豎式筆算的法則和算理,限制學生的思維。
***四***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本學段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和態度都處在淺顯的階段,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綜合應用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索與合作學習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通過下面案例的教學過程,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注重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
在評價學習的過程時,要關注學生的參與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識與情感、態度的發展。同時,也要重視考察學生的數學思維過程。對參與程度的評價,應從學生能否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等方面進行考察。對學生合作交流意識的評價,應從學生是否主動地與同學合作、是否認識到自己在集體中的作用、是否願意與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等方面考察。對學生情感與態度的評價,教師應結合具體的教學過程和問題情境,隨時瞭解每一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對數學的興趣。對數學思維過程的評價,通過平時觀察瞭解學生思維的合理性和靈活性,考察學生是否能夠清晰地用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