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技巧與有效溝通

  時代呼喚人才,人才需要口才!鐵齒銅牙會演講,出口成章高語商!口才百鍊成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演講氣氛五步走

  一、演講者上場時要大方得體,表現出充滿信心

  控場應該從上場那一刻就開始。演講者如果對自已的演講胸有成足的話,所散發出的那份自信會對聽眾產生一定的威懾作用,科學家法拉第分享自已的演講訣竅就是:“假設聽眾一無所知,所以我對自已的演講充滿自信”。

  二、演講程序中,要做到動靜結合,目光和肢體動作做到相兼相合

  演講是一種五位一體的工作,演講者要把自己的主張和見解這種內部語言傳輸給聽眾,就得把內部語言轉化為外部語言,有時其中滲透著強烈的感情因素,這就需要透過語言、表情、眼神、動作、肢體行為等方式來協同傳輸外部語言。

  三、演講中應適當變換節奏

  演講者應用抑揚頓挫的不同語調和疾緩快慢的不同語速進行演講,可使聽眾將分散的注意力又轉移到演講者身上。重點之處不斷重複也是變換節奏的方法。

  四、設定懸念

  精心選擇既能扣住演講主題,又不為聽眾所共知的東西設定懸念,可以有效地激發聽眾的興趣,調動聽眾的情緒,同時又要在聽眾聽興正濃時嘎然而止,使懸念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五、有目的的提問

  提問不但可以增進講者與聽者之間的互動,還能促使聽眾產生積極的思考,演講者也可以在沒人回答準確時,用自己對問題的精準見解再次“征服”聽眾。

  如何表達演講觀點

  一、老話新談

  在演講中,把老觀點巧妙地“包裝”一下,是觀點出新的常用方法。同一個正確的觀點,可以有不同的表述方法,其中有些說法是聽眾非常熟悉的,如果演講者一味照舊,就會使聽眾興味索然。

  如培養人才不能拔苗助長,不能操之過急,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而聯想集團總裁柳傳志曾在演講中,將聯想集團培養人的第一個方法叫做“縫鞋墊”與“做西服”。就是培養一個戰略型人才和培養一個優秀的裁縫有相同的道理,不能一開始就給他一塊上等毛料去做西服,而是應該讓他從縫鞋墊做起,鞋墊做好了再做短褲,然後再做一般的褲子、襯衣,最後才是做西服。這種說法可謂充滿了新意。

  二、破舊立新

  也就是說,在否定、破除舊的觀點之後,提出與舊觀點相反或相對的新觀點。這種要求的難度和風險較大,但只要有言人所未言的勇氣,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就能收到出語驚人、震撼人心的特殊效果。

  請看《我們不願做睡獅》的演講片段:有人曾預言,中國是一頭睡獅,就這樣我們被人家當了一百年睡獅,我們也把自己當睡獅自我陶醉了百年。獅子是百獸之王,但一頭酣睡的獅子能稱得上是百獸之王嗎?一隻睡而不醒的獅子,一個名義上的百獸之王,並不值得我們為之驕傲。如果我們為這樣一個預言而陶醉,就好比陶醉於 “人家說我們祖上也曾闊過”一樣,真是脆弱而又可憐。我們不要偉大的預言,我們只要強大的實力,我們不要做睡獅,只要我們醒著、前進著,就比做睡著的什麼都強。人家的預言曾是我們驕傲的資本,但仔細分析起來,為一個過去的預言而陶醉或昏睡,於實際又有何益處呢?演講者鮮明地提出“我們不願做睡獅”的觀點,猶如當頭棒喝,既促人清醒,又激人奮發。

  三、由此及彼,由淺入深

  如果演講者能由此及彼,即在不否認現有觀點的前提下,敏銳地發現問題的“另一方面”並適當加以強調,就能達到演講觀點深、新並舉的目的。當然,這就要求演講者能熟練運用辯證法。

  而由淺入深,就是說敢於對已形成結論並被人們當作“定論”廣為接受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思考和探究。這種精神對於今天的領導者來說,顯得尤為重要,更是其綜合領導水平的重要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