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孝敬父母演講稿

  我感恩我的父母,是他們給予我的生命,給我一個溫暖的家,堅實而溫馨的避風港成為我棲息的地方。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希望能幫到你喲。

  篇一

  大家好:

  同學們,當我們來到世上的那一刻,父母肩上的擔子又重許多,儘管這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但他們總是任勞任怨,毫無怨言的將我們撫養長大。小的時候,我總把這當作天經地義,總認為父母生育了我,就應該養育我,讓我過上理想的生活。其實我錯了,因為我不瞭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現在我長大了,我知道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體諒父母,應該擔起照顧。孝敬父母的責任。

  同學們,相必我們都讀過這樣一封信,信中只有三個字:爸、錢、兒。這封信雖然只有三個字,但很沉重。當父母讀到此信時,他們的心裡會是怎樣的感受呢?這位寫信的兒子他知道嗎?也許在他的心裡就只有錢。然而,同學們,我們又是怎樣對待自己的父母的呢?我們知道感恩父母嗎?

  有的同學在節假日陪女友或是男友上街遊逛,而不回家陪伴父母,把父母拋在腦後。俗話說:兒行千里母擔憂。他們是多麼擔心自己的孩子,日夜思念著他們的兒女啊!我們報答不了父母的養育之恩,但我們可以感謝他們為我們做的一切,因為是他們讓我們站在這五彩的世界裡體味人生的冷暖,父母之愛,深如大海。

  羊跪乳,鴉反哺。同學們,我們是否捫心自問過對父母的牽掛又有多少?我們是否留意過父母的生日?是否給父母送過一個禮物?民間有則諺語:兒生日,娘苦日。當你在為自己生日慶賀時,你是否想到用死亡般的痛苦,讓你降生的母親呢?是否真誠地給孕育你生命的母親獻上一聲祝福呢?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自古講求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也就是講,父母的身體健康,兒女應時刻掛念在心。據報道,今年北京某中學抽樣調查顯示:有近50%的學生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更談不上對父母生日祝福。在我們同學中,又有多少人能記住自己父母的生日呢?同學們,或許一聲祝福對自己算不了什麼,但對父母來說,這聲祝福比什麼都美好,都難忘,都足以使他們熱淚盈眶!

  百善孝為先。孝,其為人之本也,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一個完整的人。同學們,讓我們學會感恩父母吧!別再一味地索求他們的付出。感恩吧,感謝父母給予的點點滴滴。在此,祝天下所有的父母快樂!安康!!

  篇二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自古至今,孝成為了衡量一個人善良與否的首要標誌。

  孝是什麼?

  孝是我們成年人“常回家看看”的那份心意,孝是功成名就後的豐厚報答,孝是父母重病臥床時的細心照管。

  孝是心靈裡盛開的鮮花。它比自然界的花朵更為永恆、持久地散發著清香。

  孝是一種博大。它包容世間萬物:世界有多大,孝就有多大。

  孝是東漢孔融四歲讓梨,黃香九歲替父親溫暖冰冷的被窩,晉代王祥“臥冰求鯉”,明代朱衝秋“割股為羹”。

  古人的孝感天動地,今人的孝同樣為人稱道。

  河南小夥張尚昀家境貧寒,考入長春稅務學院不久,因母親患重度腦部殘疾,生活陷入困頓。20XX年7月,張尚昀申請休學,他把患病的母親從農村老家背到長春,白天揹著母親外出打工掙錢,為老母治病,晚上守著母親挑燈夜讀。最終,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學業,在六個學期中五次拿到獎學金,以筆試第一名的成績,在數千名考生中脫穎而出,被錄用為河南省稅務系統公務員。

  張尚昀是當之無愧的“當代孝子”!他在盡孝母親的同時,自己也收穫了成功!

  講到這裡,張尚昀揹著母親艱難行走的場面,和他邊打工掙錢,邊學習,邊為母親治病的情景,彷彿出現在了我們的面前。

  從張尚昀的身上,我們讀懂了孝的含義,這金光閃閃的“孝”字,激勵、感召了我們當代的每一位青年!

  我們的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身為兒女,我們毫無理由地應該盡我們最大的能力來孝敬父母。

  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孝敬父母,孝敬社會,尊老愛幼,愛崗敬業,做一名有善心,有愛心的優秀學生!

  謝謝大家!

  篇三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我國孝敬父母的事例舉不列舉。下面我舉兩個讓我感動至今的故事。

  東漢時的黃香,是歷史上公認的“孝親”的典範。黃香小時候,家境困難,10歲失去母親,父親多病。悶熱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驅趕蚊子,扇涼父親睡覺的床和枕頭,以便讓父親早一點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鑽進冰冷的被窩,用自己的身體暖熱被窩後才讓父親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襖,為了不讓父親傷心,他從不叫冷,表現出歡呼雀躍的樣子,努力在家中營造一種歡樂的氣氛,好讓父親寬心,早日康復。

  記得我國的開國元勳——陳毅元帥,即使自己做了元帥,可還是親自為自己體弱多病的母親洗衣洗褲,從來不要自己的下屬去做,難道他不是孝敬父母的楷模嗎?

  不一樣的時代,演繹著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回報父母。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不只是在心裡想著,口裡念著,更重要的是要付諸於行動。其實,對於我們小孩子來說,孝敬父母,回報父母,不必做一番驚天動地、轟轟烈烈的大事情。我們只要在平時多注意從自身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就完全可以盡到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之心。如:我們每天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掃地、洗碗、洗衣服等;好好學習,不辜負爸媽對我們的期望。特別節日時,如:三八節、母親節、父親節、爸媽過生日時,我們為他們精心準備一份親手製作的禮物,讓他們開心。只要我們對父母真正擁有一顆感恩之心,我們就一定能做得更好。其實孝敬父母就這麼簡單。如此容易做到的事情,就能讓爸媽欣慰,高興和快樂。那我們又何了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