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小康情優秀演講稿

  什麼是中國夢?千千萬萬個夢將彙集成一個偉大的中國夢,這是屬於我們的中國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3篇,希望能夠幫到你。

  篇1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我的夢中國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有人想像楊利偉叔叔一樣成為航天英雄,追夢太空,在天際間翱翔;有人想當老師,和藹可親又甘於奉獻,辛勤耕耘於三尺講臺;有人夢想當警察,懲治邪惡、英勇無比,視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在賣火柴小女孩的眼裡,夢想是飄香的烤鵝,是奶奶溫暖的雙臂,是人世間最美的真情;在鄧亞萍眼裡,夢想就是堅定永不服輸的信念,一次又一次的站在冠軍的領獎臺上,為祖國母親爭光。

  我也有一個夢想,大家想知道是什麼嗎?還是用王安石的詩告訴大家吧!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我就想做一個像梅花一樣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人。梅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從古至今,中國出現了不計其數的像梅花一樣的愛國者,他們把祖國、民族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把個人命運與祖國的命運緊緊的聯絡在一起。收復臺灣的鄭成功、品德楷模雷鋒、中國革命的先驅孫中山……無數仁人志士以鐵的事實敘述了一首又一首的愛國長歌,他們甚至用生命來呼籲人們心中的愛國精神。愛國,就是對祖國和人民無比熱愛的情懷和忠誠。這樣的愛國情懷和忠誠是為國奉獻和報效祖國的力量源泉。像梅花一樣做人,繼承先輩的優良傳統,弘揚愛國精神。增強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增強振興中華的使命感和鬥志。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屹立於世界,則國屹立於世界。

  雖然今天的我們不需要經歷戰火的洗禮,不需要擔心國土的淪陷,但是,我們有責任去弘揚民族精神,為祖國的一切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我的夢,就是像梅花一樣做人。我的夢,就是呼籲大家和我一起做一個有梅花品格的人,努力學習,為振興祖國母親而奮鬥不息!我的夢,中國夢!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從自己做起,響應時代的召喚,讓民族精神傳統的火炬一代一代的傳下去吧!

  篇2

  我們偉大的祖國曾擁有享譽世界的四大發明。那些璀璨奪目的文化瑰寶,它們是中華兒女不盡的驕傲!

  四大發明傳入歐洲後,對歐洲的文明進步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以指南針為例,它推動了歐洲國家航海事業的發展,新大陸的發現,環球航行。。。無不都得益於此嗎?

  十九世紀,當我們仍然用指南針看風水、占卜吉凶時,西方列強已用堅船利炮橫行世界,敲開了中國的大門!中國人曾經的創新精神呢?他們的進取風貌呢?創造四大發明的中國人,為何不能站在科學技術的競爭中落伍了?強大輝煌的中國,怎能受盡西方列強的踐踏?幅員遼闊的中國,為何要忍受日本無情的摧殘?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從開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則徐開始,近代以來無數志士仁人,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傾盡了所有的智慧和熱血,中國夢在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奮鬥中,露出雛形。如今的中國在大國崛起的步伐越來越堅定。

  中國夢,是國家富強,科技發達,人民富裕。要實現著一切,創新人才的培養、教育創新至關重要。明清時的封建專制主義制度,像囚牢般困住了創新的思想,給中華民族帶來重創。我們必須突破分數、名次等一座座壓在學生身上無形的大山。中國的強大需要創新人士,需要創造實踐!

  我們不能只學習課本知識,我們要走出課堂,走向自然,走向社會。多一些社會調查活動,多一些科技創新社團······實踐活動多一些,成為實現祖國強大的優秀人才,為中國夢助力!希望我們這一代人湧現許多科學精英,站上諾貝爾的領獎臺,向世界展現中國強大的科技實力;那時——中國的經濟靠的不再是勞動力,而是人民的智慧和創新精神;國產品牌可以暢銷於全世界,展現中國的風采!

  中國夢正在中國大地上萌芽,茁壯生長,實現中國夢,它需要我們所有中華兒女共同努力。我希望有一天,中國教育激發起孩子們創新的渴望,幫助孩子們插上想象的翅膀,不再點燃起我們創新創造的火花!我們相信充滿朝氣,充滿活力的中國大地就是夢工廠!我心中有一個強大中國的夢,願富強的大中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願強整片美麗土地上的人們都在創造自己的瑰麗夢想!

  篇3

  今天我在這裡要演講的題目是《我的教育夢 像唐詩一般生活》。很高興能有這麼一個好的演講題,能讓我重新的回到教育的最原點,重新梳理這六年來我在教育路上走過的那一些點點滴滴,重新審視我的個人教育夢。在教育的夢裡,很想輕聲的問,如果走得太遠,會不會忘了當初為什麼而出發?

  一個有教育夢的老師,手指尖應該散發出淡淡地書香。想要入夢教育,就必須以書作枕,教師只有讀書,才能怡然入夢,教師只有讀書,才能讓我們覺睡的踏實,才能讓我們的腰板變得硬實,才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充實。書籍是點燃夢想的火種。我的教育夢的情懷就是由書點燃的。我的書櫃裡有兩本作者簽名的書,其中一本是一位叫白金聲的老教育家追著我,非要給我簽名的。那是,2008年9月,哈爾濱學府書城,我去買書,白金聲老師也去。到現在我的耳畔還依稀能響起,白金聲老師從四樓追我到三樓的騰騰騰的腳步聲。這騰騰騰的腳步聲一直鞭策著我,激勵著我不斷地追逐著教育的夢想。記得回家後,我興沖沖地跟妻子說,我的地位這回比小平同志要高嘍,當年鄧小平他老人家接見白金聲老師的時候,白老師也不見得一路小跑去握手啊。但我心裡明白,白老師實際上追的不是我,他追的是對書籍的喜愛,他追的是對語文的熱愛,他追的是對教育的一片赤誠。20多歲的時候我想,30多年以後,我是不是也能像白老師一樣,60多了還能為自己的教育夢奔跑。因為閱讀,我一直保持寫的習慣。因為閱讀,我有幸成為綏芬河作家協會的一員,也因為閱讀,我榮幸的成為黑龍江李鎮西教育研究會的主要成員。在閱讀的陪伴中,我的教育夢得到了潤澤,得到了成長。

  沈從文先生說,我在閱讀一本小書的同時,也在閱讀一本大書。一個有教育夢的教師,不僅要有書香夢,還要有一顆赤子之心。從小學,初中,到高中,從童心愛心到用心,我與青春同行,把教育當詩來寫,並用筆記錄生命的流程,與他們一起讀詩,一起寫詩。教育應該是一個詩意棲居的地方。教育應該是一場風花雪月的事。教育應該像詩一樣浪漫。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要有像唐詩一樣生活的夢想,只有這樣,我們的學生才有可能像唐詩一樣生活。

  演講到到這裡,我必須坦白,我最初的教育夢想其實就是能夠躺在鬆軟的床上,調整好自己喜歡的姿勢,看自己喜歡的書,做自己喜歡的事。就像魏書生,我不在班級,班級依然很好,甚至比我在還強。2007年教師培訓,徐鳳蓮老師面帶微笑地為我們描畫了這樣一個題目,《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沒有比這更美的教育夢了。以至於,過了這麼多年,我仍然記得徐老師的微笑和這個幸福的題目。追尋教育夢的過程,就是追尋幸福的過程。幸福是什麼?幸福就是,你看著我竟釋放出比蒙娜麗莎還美的微笑,比喬冠華還燦爛的笑容。這笑容裡飽含著人性的光輝,時刻提醒著我,真正的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就是讓每個學生都能露出這樣幸福的笑容。幸福是什麼?幸福就是學生下課專程跑過來,靦腆地跟我說,老師這是班級花盆裡掉下來的花瓣,我看著很美,送給你好嗎?我捧著這份感動,幸福的像花一樣。我趕緊用相機把它拍下來,讓它成為我教育夢想中永不凋零的花。巴金說,把心掏出來。這就是教育。幸福是什麼?幸福就是,陪他們成長,和他們一起流汗,流淚,留下笑聲。目送著他們相互攙扶,背起行囊漸行漸遠。幸福是什麼?幸福就是被學生丟起來,只留下一雙腳的印跡。幸福就是我和你們——我親愛的學生在一起。我的教育夢因為有你們變得愈發的絢麗,我的教育夢因為你們而變得愈發的多姿,我的教育夢因為你們,而變得愈發的幸福。

  六年的教育行走,教課之餘,我斷斷續續地寫下了400多篇,近三十萬字的教育教學隨筆。回首往事,我無愧於2007年教師節大會上宣講的誓言,此時此刻,我願意用李鎮西老師的話作為這篇演講的結束:

  “我不止一次的慶幸我是一個教師,因為與青春同行使我的心永遠年輕,而且我特別慶幸我是語文教師,因為這使我能用一雙文學的耳朵,隨時傾聽花開的聲音,並把這世界上最美的聲音用文字表達出來。

  挽留青春,珍藏童心,揮灑情感,燃燒思想,從職業到事業,從幻想到理想,手舞足蹈與校園,心靈飛翔於社會,文學與教育齊飛,生命與使命同行。”

  這就是我的教育夢,像唐詩一樣生活。用一顆赤誠的心,幸福地讀書,讀人,讀自己。

  看完“”的人

1.中國夢小康情演講稿6篇

2.中國夢小康情演講稿最新7篇

3.實現中國夢小康情演講稿3篇

4.生動故事的中國夢小康情演講稿4篇

5.關於中國夢小康情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