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校長教育會議講話

  教育是農業,不是工業,需要時日,需要耕耘。校長和管理者都要用腳做教育,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做好每一天。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一:

  百年杭高,歷史厚重,大師雲集,名家薈萃。杭高是浙江新文化運動的中心,浙江新文學運動的中心,也是浙江革命的發源地。杭高是魯迅、李叔同等名家大師和俞秀鬆、施存統等先驅志士的人生驛站,是徐志摩、金庸等文化名流和蔣築英、徐匡迪等科技精英的人生港灣;杭高還是47位院士成長的搖籃。

  百年杭高,人文璀璨,辦學精神,薪火相傳。從蔣夢麟校長“相容幷包、提倡自由”的教育,到馬敘倫校長“教育與生活相結合”的“新式教育”,從經亨頤校長之“人格教育”,到朱自清校友的“信仰教育”,均是著眼於學生和諧發展、充分發展和終身發展的以生為本的人文教育。近年來,學校傳承百年辦學精神,將歷史傳統與現代理念相結合,致力於培育學業基礎好、綜合素養強、發展後勁足的高學識、高素養、高成長的卓越人才。

  一.與時俱進,因勢利導,追求“高學識”

  “新學習”計劃推進行動。高中是學生學習文化知識、提升學識水平的重要階段、也是奠定學科、知識、方法、能力、情感等方面學業基礎的關鍵。為此,學校積極開展“新學習”行動,高度關注對學生學習的指導,促進學生良好學力的形成和發展。我們通過銜接、轉軌、鞏固、發展四階段系統設計,通過四大學習規範、技能訓練四步曲、學習能力四要素等專案實施,促進學生養成學習習慣、培養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質量、提升學習境界。

  “新課程”體系建立行動。夏書記在育人工作會議上指出:要進一步豐富課程體系,進一步豐富課程資源,進一步增加選修課程,努力讓學生能夠“選擇性”地學習。為滿足不同型別、不同層次學生的課程選擇性,學校以“和諧+個性+卓越”為育人目標,與時俱進地建立了“杭高星”課程模型,形成了基礎核心、拓展深化、實踐探究以及人文、科學、技術、人格力、領導力、自主力等“三層六類”的課程體系,形成了必修、選修、自修的修業體系,以支撐學生在共同基礎上的個性發展和卓越發展。

  二.立人為先,因地制宜,追求“高素養”

  “新校園”文化建設行動。立人為先,以文化人,是學校“新校園”文化建設行動之目的。夏書記指出:要發揮校園文化的引導作用,因地制宜,抓小見大,讓校園裡的草木、泥土、磚瓦、建築,都駐留著文化,鐫刻著精神。杭高校園每一步都是歷史,每一處都是文化。紅牆的瓦房、叔同的長亭、魯迅的櫻花相守了百年,甬道的斜陽、連廊的時光、庭院的和風流轉了百年。學校陸續建成了“一苑一牆一井”貢苑、浮雕牆、貢院古井、“三園三館三亭”亨頤園、養正園、樹人園、杭高校史館、魯迅紀念館、張抗抗作品陳列館、貢院碑亭、叔同亭、魯迅亭等人文景觀。杭高校史館可謂是中國近現代史之縮影,學校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校史的育人功能,開展魯迅“立人精神”傳承、“俞秀鬆”團支部建立等校史教育活動,引領學生見賢思齊,薰染文化,傳承精神,提升素養。

  “新活動”品牌建立行動。杭高堅持“人文引領、文理融通”的辦學理念,充分發揮人文資源優勢,在課程教學、德育管理、文化活動等方面彰顯“人文教育”特色;充分利用天文社、“苗圃計劃”、“英才計劃”等特有科技教育平臺,在人文沃土上培養創新人才。特別是天文社,發現了“杭高星”,獲國際天文奧賽獎牌17枚、全國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多項,並走向了世界青年科技大會講壇。在國際天文臺支援下,天文社擁有了5個觀測基地,學生自行研究建設了杭州阿克蘇中學生天文臺等遠端遙控天文臺,並指導阿克蘇市中學生在科技創新活動中獲獎。杭高校園中還活躍著以“全國百強文學社團”魯迅文學社為代表的42個精品學生社團。羽毛球隊、象棋隊在全省實力超群。櫻花文會、杭高講壇、開學禮、尊師禮、成人禮、畢業禮、讀書節、社團節、體育節、科技節、藝術節等“四禮五節”校園活動豐富多彩,校園文化繽紛絢麗。杭高校園洋溢著一種青春的激情和浪漫,已成為學生學習的沃土、心靈的故鄉、成長的搖籃和精神的家園。

  三. 以生為本,因材施教,追求“高成長”

  “新教育”理念豐富行動。杭高學生的“高成長”緣於學校對其人生境界和目標的引領。杭高是學生夢開始的地方,我們期待通過豐富學校辦學理念,引領學生認識自我,發現自我,堅守詩意和浪漫,呵護理想和自由,不負初心,激發潛能,提升人格。學校進一步明確了“為卓越人才而奠基”的歷史使命,進一步確立了“科學、民主、求真、創新”的辦學思想,提出了“和諧+個性+卓越”的育人目標。通過大討論而提煉出的“善良、豐富、理性、高貴”這一杭高人核心品質,已成為師生心中的詩和遠方,定將成為照徹心靈之燭光,照亮每位杭高人的前行之路。

  “新德育”模式建立行動。杭高學生的“高成長”還緣於學校對其自主意識的開發和自主能力的培植。為激發學生自主性,學校確立了“三寬四自”的德育育人模式。“三寬”是指教師要以寬厚之胸懷,寬容之態度,為學生創造寬鬆之氛圍;“四自”是指學生要“自覺、自律、自主、自強”,增強自我覺解、自我約束、自我規劃、自我超越的意識和能力。學校以學生值日校長、學生班級值周、學生社團的自主活動和管理、“走近杭高”校史教育、學生志願者活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等多種途徑和方式培育學生的自主性。

  “讓孩子們成長得更好”是對教育的囑託,更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追求。誠如夏書記所言,做好中小學育人工作,是功在當代、利在後世的事情。教育需要立足現實,也需要我們保持理想的情懷。下階段,我們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奮力工作,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立志超越,努力讓百年杭高發展得更好,讓每位杭高學子成長得更好!

  二:

  各位校長、同志們:

  風雨送春歸,玉兔迎春到。值此新春來臨之際,我代表教育局向各位表示真誠的問候,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闔家幸福、工作順利,事業輝煌!

  一直以來,我縣教育事業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援和教育系統的共同努力下,緊緊圍繞“北承南接”發展戰略,深入科學發展觀活動,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推進城鄉教育均衡,促進教育資源優質發展,著力實施素質教育,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全縣教育呈現出科學和諧的良好發展態勢。今天在這裡召開全縣中小學校長會議,目的就是要認真貫徹落實全省、全縣教育工作會議和全縣幹部大會精神,實事求是地總結20xx年度教育工作,科學謀劃2011年工作思路和“十二五”教育工作重點,進一步明確目標,堅定信心,乘勢而上,推進我縣教育工作再上新臺階。下面,我講三個方面內容:

  一、20xx年度主要工作回顧

  20xx年,對教育系統來講,是不平凡的一年,大事多,要事多,而且都是從教育的長遠發展出發,對教育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對教育的發展影響深遠的一些大事要事,一年來,主要開展了以下十個方面的工作,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1、積極爭取支援,進一步明確教育優先發展的思路。經積極爭取,教育優先發展進一步成為共識。7月22日,縣委書記陳景飛調研縣城教育資源時強調,堅持教育事業“六個優先”發展,即五年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中,要優先保障教育發展;城市規劃中,要優先考慮各類教育發展佈局;城鄉教育統籌發展中,要優先做大城鎮優質教育並提高共享率;公共支出投入中,要優先安排教育支出;年度建設盤子中,要優先上馬建設教育專案;有限的土地資源要素要優先確保教育用地需要。省廳今年對我縣的支援也很大,除常規的教育轉移支付外,在校安工程、學校佈局、教育裝備、外來務工子女就學等專項經費給予我縣很大的支援。

  2、教育創強順利通過評估驗收。我縣2007年提出建立省級教育強縣目標,並把它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強化措施,全力推進。經過大量深入細緻的迎驗準備工作,今年4月順利通過省裡評估驗收,在25項指標中我縣23項指標達標、2項指標基本達標,完全達到省級教育強縣標準,圓滿完成教育創強任務,為我縣向教育現代化強縣邁進奠定了基礎。

  3、積極籌劃十二五教育發展規劃。認真謀劃十二五教育發展規劃,教育局相關領導和工作人員多次爬山涉水,實地踏勘,並多次召開規劃課題分析討論會,與相關部門對接,作了大量的前期工作

  4、紮實推進校安工程。校安工程是一項重大的社會民生工程,是我縣的重點工程。我縣校安工程加固改造建設專案涉及21所學校46個專案, 建築面積38016 m2,總投資3009萬元;拆除重建類專案2個竹口中心校邵逸夫教學樓和張村小學教學樓,總投入589萬元。為了確保開學工作順利進行,嚴格按照“搶時間、趕進度、抓質量、保安全”的要求做好工程質量控制、安全控制和進度控制,加強對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的監督管理,做到六個抓:一是抓責任落實。二是抓業主培訓。三是抓工程質量。四是抓工程進度。五是抓工程安全。六是抓廉潔自律。確保校安工程成為一項高質量的廉潔工程。

  5、只爭朝夕,積極謀劃專案前期,進一步加大專案推進力度。校安工程完成後,鄉鎮教育資源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城區教育資源相對不足的矛盾又凸顯出來了,為此,做了大量的調研工作,積極籌劃專案前期,建立了專案庫,並緊緊抓住了省特扶的機遇,以縣城集聚為重點,明確了今明兩年的教育專案。一是慶元二中遷建工程。建設用地208畝,總投資1.5億。二是職業高中擴建工程。新增建設用地48畝,建設實訓樓和風雨操場、教學綜合樓等,總投資4000萬。三是新建濛洲中學,跟職業高中一起,實行一校兩區管理模式,明年2011年秋季開始進行普高招生。四是縣中心幼兒園擴建工程。五是實驗幼兒園擴建工程教師進修學校以一校兩區的形式進行建設,明年2011年春季要招生。六是江濱小學擴建前期工作,新增用地21畝,建設教學綜合樓、學生午餐廳、操場等,總投資3000萬。七是以優惠政策吸引民間資金建設同濟、黃下樓等幼兒園。這些工程的建設,可使我縣城區教育資源相對不足的矛盾得到較好的緩解。

  6、教學質量有所突破。以“教育管理年”活動為載體,進一步落實教育教學質量為第一要務的理念,狠抓教學五個環節;重視和加強教學科研;重視和加強學校班子、教師隊伍建設,開設“名師講壇”,落實“全員培訓”,拓展“名師工作室”,開展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深化城鄉教育發展聯盟。經過努力,“教育管理年”活動初顯成效,今年高考慶中重點上線人數、我縣初三學生中考平均成績有了明顯提高。

  7、全縣人才暨教育工作大會勝利召開,為教育中長期發展奠定了基礎。就目前我縣教育發展階段來說,我們已經通過了教育強縣驗收,但離教育現代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如何鞏固教育創強的成果,向教育現代化邁進,需要有一個堅實的思想基礎和政策扶持。為此,積極籌劃,多方爭取支援,於20xx年11月4日召開了全縣人才暨教育工作大會,並以縣委、縣政府的名義出臺了《高起點 高標準 高質量推進教育提升工程的若干意見》,會議的召開和《若干意見》的出臺,為今後一個時期教育的發展明確了目標、思路,明確了政府的教育職能和政策扶持,教育的保障和教育教學的規範,為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8、平安校園建設得以加強。校園安全是教育教學工作的第一責任,我們嚴格按照上級要求,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有序有效,隱患排查全面徹底,多次召開安全工作會議,層層簽訂安全責任狀,各校專門成立校園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和護校隊,制定並落實學校門衛制度、校園安全工作應急預案和安全保衛方案。經過努力,學校及周邊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校園安全得到進一步加強。

  9、績效工資改革落實到位。績效工資改革涉及廣大教職員工的切身利益,我們在認真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出臺《慶元縣義務教育階段績效工資實施指導意見》、《慶元縣義務教育階段獎勵性績效工資實施指導意見》,從正面廣泛宣傳績效工資改革政策,使教師瞭解、理解、接受政策,全縣教師思想基本穩定。目前,全縣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學校都以教全會形式表決通過了《學校獎勵性績效工資考核細則》,獎勵性績效工資均按學校考核細則予以考核發放。

  10、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抓出特色。一是開展“進德修業育人才”行動。建立健全黨員聯絡制度,每一名教師黨員聯絡一個學生班級、一個學生寢室和一名以上困難學生,對學生的思想、學習、就業創業等提供更多的熱心關懷和悉心幫助。二是認真組織黨風廉政建設進校園活動。發動廣大師生積極參與廉潔教育和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宣傳活動,要求各中小學把廉潔教育納入學校德育工作內容,融入學校各項教育教學活動之中。創設活動載體,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各種教育活動,使學校師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廉政文化薰陶。通過召開“廉潔誠信”主題班隊課、開展“小手拉大手”廉潔教育活動、開設“廉潔文化進學校”專欄,傳播廉政文化知識,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廉政文化的薰陶。開展“愛崗敬業、廉潔從教”徵文書畫比賽等活動,倡導教師嚴謹治學、廉潔從教,強化師德師風建設。三是開展“建設學習型黨組織”行動。開展建設學習型黨組織開展“七個一”活動。即“開設一個”名師講壇“、精讀一本專業書、完善一個學習制度、開展一個課題研究、組織一次學習交流、開展一次結對幫扶活動,開展一次評優評先活動。整體提升全縣學校基層黨組織建設水平,進一步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和號召力。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援,教育系統上下共同努力的結果,在這裡,我代表教育局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二、 ”十二五“期間的工作重點

  我們已經走過了新世紀的第一個10年,現在已經進入了新世紀的第二個10年,這個十年,我們慶元教育人的奮鬥目標,就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要分兩步來走,第一步:頭一個五年打基礎。也就是在教育強縣這個平臺上,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地規劃和發展教育,為實現教育現代化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二個五年,即十三五期間,要在第一個五年的基礎上實現教育現代化。

  一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1、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牢固確立”以人為本“的理念,緊緊圍繞”北承南接“的發展戰略,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十五年基礎教育。堅持教育均衡發展的基本要求,圍繞”公平、均衡、優質、協調“發展主題,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以塑造良好的師德師風為抓手,面向”教育資源優質、教育體系完善、教育特色明顯、教育質量滿意“的目標,促進教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的價值觀念,以教師素質提升和管理機制創新為重點,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促進教育科學和諧發展。鞏固教育創強成果,提升教育內涵,努力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

  2、發展目標: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面向所有學校,面向全體學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學前三年教育、九年義務教育和高中段教育。緊緊抓住省”特扶“政策機遇,優化教育佈局調整,加快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教育隊伍建設,創新教育管理體制機制,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接受優質教育的需求。到20xx年的階段性發展目標為:

  ——基礎教育協調發展。全縣3—5週歲幼兒入園率達到95%左右;小學入學率、鞏固率均保持100%;初中入學率、鞏固率均達到99.98%以上;”初升高“比例達到98%以上;三類殘疾兒童少年的入學率鞏固在96%以上;中職和普高招生比例總體上保持在1:1;

  ——學校佈局不斷優化。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實施教育事業集聚發展,按照”三個集聚“、”六個優先“的要求,繼續優化調整學校佈局。到20xx年,全縣形成”普高2所、職高1所、初中4所、小學18所、城區幼兒園15所,各鄉鎮一所中心幼兒園“的新格局。全縣100%的高中生、90%以上的初中生及75%以上的小學生在城區學校含屏都就讀,不斷實現教育資源相對集中和優化。

  ——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大力建設縣城和鄉鎮幼兒園、遷建慶元二中、擴建職業高中和江濱小學。力爭建立3所省一級幼兒園、5所省二級幼兒園、8所省級示範學校、8所市級示範學校、1所國家級重點職校。教育裝備和資訊化基礎設施逐步達到省定標準,至20xx年,力爭建立6-8所學校辦學條件達到省定現代化學校標準。

  ——教育公平取得新成效。不斷完善城鄉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機制,城鄉之間、學校之間的教育發展趨向均衡,教育資源和教育質量上的差距逐步縮小;適齡兒童少年公平接受基礎教育的權利逐步得到保障,決不讓適齡兒童少年因家庭經濟困難、身體殘疾、學業有困難或父母工作流動等原因而失學。

  ——教育隊伍建設取得新突破。全面提升教師素質,培養縣及縣級以上中小學學科骨幹教師、德育骨幹教師200名,職業高中”雙師型“專業課教師達75%以上,教育教學研究隊伍的結構和素質得到明顯改善。

  ——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穩步提高。以德育為核心,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課程改革為抓手的素質教育得到全面推進,教育管理不斷創新,著力促進各類學校教育質量的全面提高。

  二工作重點

  全面認真貫徹《慶元縣委、 縣政府關於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推進教育提升工程的若干意見》慶委〔20xx〕42號檔案精神,十二五期間,重點實施教育八大工程:

  1、統籌教育重點建設工程

  1切實加大學前教育投入力度。全力推進幼兒園專案建設,同步建設城區幼兒園和中心鎮幼兒園。改擴建中心幼兒園、實驗幼兒園和江濱幼兒園,新建黃下樓幼兒園、城東幼兒園、同濟幼兒園;同步實施鄉鎮中心幼兒園建設,不斷滿足學前三年幼兒入園需求,促進各類學前教育均衡發展,全面提高辦園水平。

  2紮實推進義務教育階段重點工程建設。認真做好慶元二中遷建、江濱小學擴建、屏都小學等新建工程,不斷擴充城區優質教育資源,提高城區學校招生能力,加快全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積極做好職業高中擴建工程。加快高中段教育發展,迅速提高職業高中招生承載力,不斷提高初升高比例。分兩期新建職業高中綜合實訓樓、風雨操場與教學行政樓、運動場。同時,利用職業高中教育資源新辦一所普通高中,實行一校兩區管理模式,2011年起招收普高生。

  2、協調發展基礎教育工程

  1加快發展學前教育。把發展學前教育納入城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認真貫徹落實《麗水市人民政府關於切實加強學前教育發展全面提升學前教育保教質量的若干意見》,建立政府主導,統籌規劃,社會參與,公辦、集體辦、民辦多元化的辦園體制。積極探索民資辦學、村集體辦學、集團化辦學、民辦公助、聯合辦學、政府主導辦學、社會捐資助學等辦學模式。

  加大學前教育政策扶持力度。在實施舊城改造,新住宅小區開發建設和安置小區建設時,配套幼兒園建設要作為土地拍賣、小區建設的前置條件,建好後交教育部門管理使用。加大對鄉鎮中心幼兒園的建設,充分利用閒置校舍,改擴建為幼兒園。以土地成本價出讓等優惠條件吸引民間資金興辦幼兒園。公辦幼兒園事業收入部分不納入縣財政預算外資金統籌,主要用於改善辦學條件和提升教師素質。切實增加幼兒教師全額事業編制,確保向鄉鎮中心幼兒園或三級以上民辦幼兒園委派一名公辦事業編制的業務園長,提高幼兒教師待遇,促進學前教育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