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體育課前的準備活動變得有趣
準備活動對於體育課的意義體育教師們都知道,但是學生卻不認同,每節課學生抱怨最多也是這個準備活動。那麼如何才能改變這中現狀,提高準備活動的有效性呢?
一、隊形的變化
體育課教學中隊伍變化比較多,我們可以根據隊型的變化來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特別在準備活動部分。如,直線戰位多列或多縱、圓形半圓、扇形、弧型戰位、三角型戰位、多角形戰位等。目的是通過學生視覺效應產生參與的興趣,從而提高積極性。
二、內容形式的變化
準備活動的動作不能前篇一律沒有變化,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編排不同的動作。在動作的變化上可以採用對稱性與不對稱性動作穿插變化、難與易的變化,節奏快慢變化等。
三、口令的變化
口令是體育教師課教學能力中不可缺少的一個也是反映教師特點的指標之一,有些學生喜歡聽體育老師的喊口令,他的課堂參與性就高。所以,教師可以採用口令聲音的高低、快慢的轉換等提高學生的興趣。同時有時也可以採用師生同時喊口令和學生自己喊口令做動作,以提高學生主動性。
四、場地環境的變化
場地是體育教學任務順利完成的保障,對學生學習的影響也是極大的,不同的教學內容都有不同的場地要求,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場地的變化來提高準備活動的有效性。如,草地、籃球場、學校自然地理環境斜坡等。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一定多媒體技術營造不同場地環境,如,背景音樂的運用。
五、組織的變化
組織是貫穿準備活動的始終,也是成功與否重要影響因素,我們可以在組織的形式加以改變,如,小組準備活動法、小老師組織法等。通過形式的變化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六、角色的變化
體育課是學生與教師互動的過程,教師和學生有著不同的角色定位,因此我們可以改變它以激勵學生。如老師當學生讓學生做老師組織活動,使其體會教師角色的感受。這樣通過角色的改變後,學生就會產生不同的心理變化,這個變化恰恰能提高學生的參與性。
體育課準備活動的五宜五不宜
一、活動內容宜具針對性,不宜脫離教學內容
既然準備活動是為本課的內容學習服務的,其設計就要重視與教學內容的銜接,讓準備活動成為基本部分的一個有機構成。因此,教師要精心分析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難點,儘量體現準備活動的準備性和針對性。
如,耐久跑教學的準備活動,就要注重上、下肢協調配合的動作;籃球課的準備活動則要關注到相關步法、與具體教學內容相關的熟悉球性、人體的各個關節、大肌肉群的活動。這樣的設計既達到了熱身的目的,也能為基本部分的學習作好鋪墊。
二、組織形式宜簡單,不宜紛繁複雜
一般情況下,小學的每節課在40~45分鐘,而準備活動也就6~10分鐘,在有限的時間裡,準備活動的組織應以快捷、簡約、省時、嚴謹、實效為原則,儘量不要出現過於複雜的隊伍調動。如果是需用器材的教學內容,那麼準備活動也應儘量能夠結合所需器材。
如,技巧課,準備活動可以藉助於所用的體操墊,做到一物多用。避免過於複雜的組織形式而浪費課堂學習時間,力爭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化、最優化地發揮準備活動的效能。
三、技能遷移宜合理貼切,不宜牽強附會
不熟悉的內容,提倡用熟悉的組織方式進行;熟悉的內容,則要用變化的組織形式進行。如,初二年級的學生第一次接觸支撐跳躍,助跑上板踏跳的動作就是一個陌生的動作,準備活動中可以從學生已有的認知體驗“跳房子”遊戲開始,從他們熟悉的單腳起跳雙腳落地的動作慢慢遷移,逐漸再做“單腳起跳——雙腳落地再起跳”的動作,就可以對一個陌生的動作迎刃而解。從已有的認知經驗出發,省去了不必要的組織時間,繼而提高了準備活動的有效性。
四、教學手段宜變化多樣,不宜千篇一律
如果連續幾節課都採用同樣的教學方法或選用同樣的教學內容,再好的活動內容與方法對學生的吸引力也都會減弱,勢必會降低預期效果。尤其是小學生,他們正處於好奇心比較強的年齡段,更容易對一成不變的活動產生厭倦心理。就算是簡單的慢跑,教師也應設計很多花樣,如兩路縱隊、四路縱隊、不同路線、不同領頭人、不同節奏等形式。同樣的遊戲,變換其中一個環節就成了另一個;同樣的徒手操,有經驗的教師也會想著辦法變換不同方式。方法的豐富性,組織手段的多樣化,都是可以提高準備活動效率,激發學生運動興趣的。
五、教態語言宜親切自然,不宜冰冷生硬
作為課的開始,教師的情緒與語言調動能力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有些教師喜歡板著一張面孔,總是表現出冷冰冰的話語和硬生生的口令,這樣的教態很難給學生帶來輕鬆愉悅的心情。微笑是世界上的通用表情,傳達的是一種友好和親近感。
課堂上,教師的教態猶如春風沐雨,潤物無聲。幽默的語言,關切的神態,優美的動作示範,以及富有感染力的激勵語言都可以營造民主、寬鬆的學習情境,從而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