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育兒經驗分享

  育兒是一個需要耐心和學習的過程,那麼有哪些育兒的經驗可以分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供大家閱覽!

  育兒經驗分享

  一、先傾聽再出主意

  孩子會經歷很多“危急時刻”,並非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無憂無慮。不僅要幫孩子走過這段時刻,而且幫助她消化理解害怕、生氣、失望、尷尬、傷心這些情緒,對於父母來說是很關鍵的。先是應該多傾聽孩子,確定她的感受,然後再充當軍師,這樣孩子會學會在困境中和他人溝通,更有自主性。

  二、每天都會跟孩子說一次“我愛你”,每天都會給孩子一個擁抱

  我跟好好爸爸約定好,每天都要跟好好說一次“我愛你”,無論是什麼時候都行,有時候是她剛睡醒,有時候是晚上要睡覺的時候,有時候是去接她放學的路上。這時候,孩子也會笑眯眯的跟我或者她爸爸說“我也愛你”。我們總認為愛是應該用行動來表示的,但是,為了讓孩子知道怎樣去表達,我們還是應該要常常虛實結合一下。

  三、善用表揚和鼓勵

  由於好好吃飯有包飯的習慣,而且吃一口飯要非常久的時間,以至於吃頓飯要一兩個小時的時間,我每次餵飯都催她要吃快點,不能慢吞吞的,再後來我就只有誇獎她了,她吃進一口我就表揚一下。可是到現在已經誇成了習慣,她也不以為然,無所謂了。所以,家長一定不要濫用表揚,如果把孩子每天正常該做的事像自己收拾玩具、走路之類都拿來表揚,久而久之,孩子很可能就會把它當做謀取利益的交換條件,或是要挾家長的資本。

  好好的膽子不夠大,很多時候很多事都不敢嘗試。在家的時候什麼事都依賴我們給她做,這樣什麼事都指望我們怎麼行呢?我跟我老公就在很多時候試著鼓勵她,她平時在家也喜歡畫圖畫剪紙,可她拿著筆又不知怎麼畫,於是就老叫“媽媽你給我畫”,我就把筆拿在她手上,鼓勵她說“你一定會畫得比媽媽好”就聽了這句話,她會很快的畫好。現在她已經會拿著筆沒事就畫,畫圓呀,三角形,還會一一把畫的圖案剪出來。

  四、避免批評和指責

  過多的批評和指責對孩子的心理成長是沒有好處的。特別是當已經有人對某件事向她提出批評的時候,再在旁邊橫加指責,我認為是非常錯誤的,那樣會很傷孩子的自尊,從而產生逆反心理。這種時候,就應該心平氣和地、耐心地教育她,先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她自己對故事中的行為進行評判,然後將故事中的行為與他的行為進行對比,讓她知道自己的過錯,最後表揚一番她的長處,告訴她這件事雖然做錯了,但是沒關係,只要能改正你還是和以前一樣棒,是個大家都喜歡的好孩子。那樣不僅使她找回自信,還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後一定會改正的。

  五、讓孩子幫忙做事

  平時在家我總是讓好好做一些在餐前擺好餐具、餐後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力的雜事,有時在我洗東西時,就會讓她幫我端只小凳子。這些事可能在我們家長眼裡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可就是這種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才能陪養出具有良好習慣的人,只要我們多留心這種小事,就會讓孩子收益一生。

  以上只是我個人一點初淺的育兒心得,相信各位家長朋友一定有比我更好的育兒方法。當然,教育孩子更需要整個家庭齊心合力,一致教育,同時還要配合幼兒園老師,做到家園共育,才能使我們的孩子在各方面得到更好的發展。

  育兒經驗分享:如何拯救孩子的拖延症?

  1幫孩子認識時間的價值

  孩子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還沒有時間觀念。家長要想辦法使孩子認識到時間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可以給孩子講一些古往今來的成功人士十分珍惜時間的故事,還可以在孩子的臥室裡張貼一些名言警句來提醒孩子。

  另外,與孩子一起討論磨蹭的害處也必不可少,家長要明確向孩子指出磨蹭是有害終生的壞習慣。

  2多一些鼓勵和獎賞

  如果父母能經常對孩子說:“你如果再快一點兒就更出色了”,“你現在比過去有進步了”, “你看你做得多快”,“做得真棒,加油啊”,“真好,現在用不著老提醒你了”,這些真誠的鼓勵是能夠打動孩子的,孩子為了不讓父母失望,下次做事就會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快點兒。

  另外,當孩子做事的速度比以前加快時,父母還可以適當地給予一些物質獎勵,比如帶孩子外出遊玩,給孩子買他想要的玩具等等。

  3讓磨蹭付出代價

  比方說孩子早晨起床後磨磨蹭蹭的,家長不要急,也不要去幫他,可以提醒孩子一下“再不快點可要遲到了”,如果他依然在那裡磨磨蹭蹭的,不妨任由他去,不必擔 心孩子上學會遲到,其實我們恰恰就是要讓孩子親身體驗上學遲到的後果,孩子如果真的遲到了,老師肯定會詢問他遲到的原因,孩子捱了批評後,就會認識到磨蹭 給自己帶來的害處,幾次以後孩子自然就會自己加快速度。

  4不能責備打罵

  其實,對於孩子做事磨蹭,家長採用發脾氣的辦法是於事無補的,比如有的時候孩子做一件事比較慢,這時如果家長再在一旁火冒三丈,孩子便會越發不知所措,做事的速度反而變得更慢了。

  另外,面對家長髮脾氣、責備和打罵,孩子的心理感覺一定不好,有時他就有可能採取不理不睬的態度,或者乾脆故意拖延時間來表示對家長的反抗。

  5讓孩子覺得“快得值”

  孩子只有感覺到做事快對他自己是有好處的,他的動作才能夠“快”得起來。比如做作業磨蹭的問題,許多家長在孩子完成了學習任務之後,經常給孩子增加額外的任 務,老師佈置的作業做完了,家長的一大堆作業還在那裡等著。孩子心裡很不情願,但是父命難違,於是就想出了磨蹭的招數。

  這個問題解決的最好方式就是,不要老對孩子層層加碼,要把孩子節約出來的時間還給孩子,在孩子較快完成了任務之後,孩子可以用省下來的時間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6教會孩子必要的技能

  有些孩子做事磨蹭可能是因為他對所做的某件事動作不熟練,沒有掌握操作的技巧,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以提高做事的效率,家長就必須教會他們一些基本的技能,比如怎樣穿衣服才能穿得更快,怎樣洗漱才能不浪費時間,怎樣整理玩具才能取用方便。

  另外,對於一些手部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比較差的孩子,家長還應當增加一些有針對性的特殊訓練,以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

  7消除分心因素

  比如孩子進餐的時間可能正好是電視裡播放動畫片的時間,於是許多孩子會情不自禁地就邊吃邊看起來了,這樣一來孩子當然會吃得很慢,這時,家長正確的做法應當是關掉電視機,或者把進餐的時間要麼提前要麼推後。

  再如在孩子學習時,家長應當儘量給他創造一個較為安靜的、不受干擾的學習環境,這時家長不要上網玩遊戲,不要給朋友打電話嘮嗑,不要不時地去問寒問暖,即使是在做家務也要儘量防止發出很響的聲音。

  8拒絕包辦代勞

  比如孩子早晨起床後磨磨蹭蹭的,家長由於害怕孩子上學遲到而急得不得了,可是孩子卻在一旁依然慢條斯理的,因為孩子心裡明白,自己動作磨蹭一點沒關係,到時 候媽媽會來幫我的,反正上學是遲到不了的。所以,要想讓孩子不再磨蹭,父母就必須剔除對他的多餘的關愛,讓孩子遠離對父母的依賴,更不能因為看孩子幹得慢 就包辦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