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事蹟簡介
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堯棠,另有筆名有佩竿、極樂、黑浪、春風等,字芾甘。中國作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巴金人物軼事
幼年多病的巴金從來沒有讀過大學。14歲時,他好不容易得到祖父同意進入英語補習學校唸書,剛剛一個月,就因病輟學。1925年,他到北京準備考北京大學,但是體檢時發現患有肺病,無奈與北大失之交臂。因此在巴金的作品中,常常有主人公患肺病或其他疾病的描寫,並且因患病而發生情緒、思想的變化,《滅亡》中的杜大心等就是如此。寫《滅亡》時正是巴金治療肺病與休養的關鍵時期,主人公杜大心也就因患有肺病而萌生暗殺軍閥以解脫痛苦的念頭。
1936年,巴金以《家》而成為青年之心中偶像,追求他的人很多。有一個女高中生給他寫的信最多,他們通訊達半年之久,卻從未見面。最後,還是女孩在信中提出:“筆談如此和諧,為什麼就不能面談呢?”女孩主動寄了張照片給巴金,然後他們約在一家咖啡館見面。經過8年的戀愛長跑,年屆不惑的巴金與這個名叫蕭珊的女孩結為連理。比巴金小13歲的蕭珊是第一個也是惟一一個讓巴金動情的女人。
巴金愛書,在文化圈內是出了名的。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巴金一家生活已很拮据了,但是省吃儉用,他還是要買書。一天,一向依著他的蕭珊實在忍不住對他說:“家裡已經沒有什麼錢了。”不知道家裡到底有沒有錢,日子能不能過下去的巴金說道:“錢,就是用來買書的。都不買書,寫書人怎麼活法?”第二天,他又帶著孩子們去逛書店了。
巴金雖聞名海內外,但“巴金”兩字的由來卻不是每個人都知道的,而且經常被人誤解來源,猜測這兩個字來自於巴枯寧和克魯泡特金,其實不然。巴金在1957年9月27日致前蘇聯作家彼得羅夫的信中對自己的名字作了註解:“一九二八年八月我寫好《滅亡》要在原稿上署名,我想找兩個筆畫較少的字。我當時正在翻譯克魯泡特金的《倫理學》,我看到了‘金’字,就在稿本上寫下來。在這時候我得到了一個朋友自殺的訊息,這個朋友姓巴,我和他在法國Cha-teau-Thierry同住了一個不長的時期。他就是我在《死去的太陽》序文中所說的‘我的一個朋友又在項熱投水自殺’的那個中國留學生。我們並不是知己朋友,但是在外國,人多麼重視友情。我當時想到他,我就在‘金’字上面加了一個‘巴’字。從此‘巴金’就成了我的名字。”
巴金人物經歷
1904年11月25日,出生於四川成都。
1920年,考入成都外語專門學校。讀書期間,在“五四’新潮思想影響下,加入進步青年組織“均社”。
1923年,離成都去上海、南京求學。
1925年,8月,畢業於南京東南大學附中,準備報考北京大學,因病於上海休養。9月,參加發起無政府主義組織上海民眾社並出版《民眾》半月刊。本時期翻譯克魯泡特金的一些著作。
1927年1月,赴法國巴黎求學。在法期間,一方面大量閱讀西方哲學和文學作品;另一方面,時時關心著中國,開始寫作《滅亡》。
1928年12月,回上海。從事文學編輯與創作。
1933年,任《文學季刊》編委。
1934年,赴日本旅行。
1935年,8月,從日本回國。主持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編務,主編《文化生活叢刊》、《文學叢刊》、《文學生活小叢刊》等。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任《救亡日報》編委,與茅盾共同主編《吶喊》後改名《烽火》雜誌。
1938年,2月,寫完《春》。3月,參加文協,被選為理事。
1940年七月始,輾轉於昆明、重慶、成都、桂林、貴陽等地,從事抗日文化宣傳活動。
1944年5月,與蕭珊在貴陽花溪結婚。
1945年,於重慶作《第四病室》。11月返回上海。
1949年7月,參加第一次文代會,當選為文聯委員。
1950年後任平明出版社總編輯,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主席。
1950年,7月,當選為上海文聯副主席。11月,他參加了華沙第二次世界保衛和平大會。後又五次訪問前蘇聯。
1957年7月,任《收穫》主編。同年始編《巴金文集》14卷本,至1961年編定後出版。
1966年8月,中國作協上海分會貼出攻擊巴金的大字報,不久巴金即遭批判,被關進“牛棚”。1967年5月,《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巴金被點名批判。隨後在上海奉賢縣“五七幹校”勞動兩年半。
1972年,妻子蕭珊病逝。
1977年,任1983年中國作家協會主席。
1982年4月2日,獲得1982年“但丁國際獎”,將此獎頒發給巴金是為了表彰他在文壇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1983年任中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2003年3月在中國政協十屆一次會議上當選為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1984年5月,作為世界七大文化名人之一,應邀參加了在日本東京召開的第四十七屆國際筆會大會。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出版了《隨想錄》之《病中集》、《無題集》等作品。
90年代後出版隨筆集《再思錄》,編輯出版了《巴金全集》二十六卷等。
2003年11月,中國國務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稱號。
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歲。
巴金個人生活
1936年,巴金與上海愛國女學校學生陳蘊珍蕭珊結識。陳當時是巴金作品的喜愛者,兩人由通訊討論作品開始認識。1938年7月,蕭珊高中畢業後追隨巴金來到廣州。直到1944年,已經40歲的巴金才在桂林花溪與蕭珊結婚,兩人的婚禮極其簡樸,沒有任何儀式也沒有設一桌宴席。1945年,抗戰勝利,女兒李小林出生。期間巴金受到殘酷的迫害,蕭珊也因為與巴金的關係受到非人的待遇。1972年7月蕭珊因患肝癌症住院,而巴金在幹校勞動不被允許探望,於是蕭珊只得獨自在醫院接受治療,半個月後含冤長辭人世。在蕭珊去世的3年之後,巴金才獲許把蕭珊的骨灰捧回,巴金將妻子的骨灰放在自己的枕邊,每夜與之共眠,一直到2005年,巴金去世。
巴金個人作品
《滅亡》《小說月報》第20卷第1期,上海開明書店1929年10月初版《家》上海開明書店1933年5月初版《春》上海開明書店1938年8月版《秋》上海開明書店1940年9月初版《愛情三部曲》:《霧》上海良友圖書公司1936年1月版《雨》上海良友圖書公司1933年1月初版《電》上海良友圖書公司1935年3月初版《憩園》重慶文化生活出版社1944年初版《第四病室》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6年版《寒夜》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7年3月初版《死去的太陽》上海開明書店1931年初版《海底夢》上海新中國書局1932年8月初版《春天裡的秋天》上海開明書店1932年10月初版《沙丁》上海開明書店1933年1月初版《萌芽》上海現代書局1933年9月初版《新生》上海開明書店1936年11月版《利娜》重慶文化生活出版社1940年8月初版《抗戰三部曲》:《火》之一至之三,上海開明書店1940年12月一1945年7月版
《復仇集》上海新中國書局1931年8月初版、《光明集》上海新中國書局1932年12月版《電椅集》上海新中國書局1933年2月初版、《抹布集》北京星雲堂書店1933年4Yl初版《將軍集》上海生活書店1934年8月初版、《沉默集》上海生活書店1934年10月初版《神·鬼·人》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5年12月版、《淪落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3月初版《發的故事》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2月版、《長生塔》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3月初版《小人小事》成都文化生活出版社1943年6月初版、《還魂草》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5年12月版《英雄的故事》上海平明出版社1953年9月初版、《明珠與玉姬》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1957年4月版《李大海》作家出版社1961年12月初版《海行》、《旅途隨筆》、《巴金自傳》、《點滴》《生之懺悔》、《憶》、《短簡》、《控訴》《夢與醉》、《旅途通訊》、《感想》、《黑土》《無題》、《龍·虎·狗》、《廢園外》、《旅途雜記》《懷念》、《靜夜的悲劇》、《納粹殺人工廠——奧斯威辛》《華沙城的節日》、《生活在英雄們的中間》、《保衛和平的人們》《大歡樂的日子》、《談契訶夫》、《一場挽救生命的戰鬥》、《友誼集》《讚歌集》、《傾吐不盡的感情》、《賢良橋畔》、《大寨行》《爝火集》、《創作回憶錄》《序跋集》、《懷念集》、《家書—— 巴金蕭珊書信集》《再思錄》、《隨想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