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創新科技論文

  創新是以新思維、新發明和新描述為特徵的一種概念化過程。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希望你能有所感觸!

  篇一

  談初中生美術創新思維的培養

  摘 要:美術教師在進行知識教學前應當深刻意識到美術課堂對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意義,瞭解做好美術教學工作的必要性。

  關鍵詞:初中美術;創新思維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3-061-01

  美術教師在進行知識教學前應當深刻意識到美術課堂對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意義,瞭解做好美術教學工作的必要性。因而,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實施各種教學手段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時很有必要的。筆者根據多年教學經驗,總結了下面一些方法。

  一、進行生活感受

  長期以來,老師依照課本講得多,留給學生時間少,在有限的時間內,不能落實“兩創”的教育,為此筆者將美術課堂延伸到課外,鼓勵學生走進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從生活中學習美術。為培養學生創造能力,每學期開設幾次“開放課”。如:《線描寫生》、 《色彩寫生》等課,我鼓勵學生走出室外寫生。每學期找機會和學生一道組成綜合小組,進行創新探索,帶學生到回收站,怎樣對廢舊回收材料進行利用、 創作。有時一同“旅遊”,有目的、有任務進行採風、體驗、感受等綜合性學習;學校組織看電影等活動,我也要求學生畫一兩張速寫,並把日記寫在畫中;回校後除檢查作業外,還要求學生完成一道題:談談自己對人文景觀、民風民俗、人生百態、人與自然等方面的體會或摘錄,儘可能圖文並茂,畫得不好,不要緊,只要動手就行。

  二、創設學習氛圍

  創設的前提是自由。沒有自由,就沒有想象,沒有大膽的假設。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沒有精神壓力、沒有心理負擔、心情舒暢,精神飽滿的情況下,注意力、想象力等心理活動處於積極狀態,容易產生思想的火花。為此,教師要求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有趣富有創新精神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接納、支援學生的興趣和發展,消除學生心中的心理障礙,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是一種娛樂,從而進入最佳學習狀態,這樣才有利於做出大膽的設想,萌發創新性思維。

  三、嘗試發現材料

  認識和運用材料,也是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一種培養。1998年,北京剛開發研製雕塑紙粘土,我就購了幾箱。在教學中,同學們發現這些材料好使。可一旦做成作品,遇到潮溼天氣,它就長白毛,給 作品留下遺憾。但這些“遺憾”有時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些因潮溼而長出的茸茸白毛,恰好彌補了原作的不足,給作品增添了質感美。當然,也遇到另一個問題,有的作品存放時間長了,會出現粉蝕現象。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請來了化學老師與學生一起研究如何儲存原作的技術。在探索中,學生體會到化學對美術的作用。這樣,學生既受到了美的陶冶,又在實踐中學習了美術與化學的綜合知識。

  四、運用不同課型

  美術課基本上分為欣賞課、繪畫課及工藝課三種課型,它們之間是相輔相成,互相聯結的。欣賞課側重於欣賞美、評價美的教育;繪畫課偏重於對繪畫基礎知識及技法的把握;工藝課則要求學生對各種不同的製作材料的認識,採取不同的製作方法進行不同程度的創作。在實際教學中,這三種不同課型是交替進行,相互聯絡的,教師應以此來誘發學生的創作思維。

  在欣賞課教學中,可以藉助多媒體通過欣賞中外畫家作品及同齡人的作品,來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欣賞名家作品的時候,教師通過分析,把作品與現實進行比較,讓學生理解畫家對自然、生命、人生的獨特情感體驗,從而使學生的想象力、創作力得以昇華。

  通過欣賞同齡人的作品來加強同學間的交流,減少學生心理上的差距,加強了對學生審美意識和創作能力的培養。

  在繪畫課中要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及心理髮展規律來激發其創作興趣,逐步培養創造思維。比如對於初中學生來說,他們的創作意識比小學生更主動、更直接,且創作題材較廣泛,他們能夠運用初步的造型知識和審美規律進行創作,這時應多方位地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

  如:同一創作題材,有的用色彩畫,有的用剪紙的方式來刻畫,有的用水墨畫形式來表現,還有的同學創作了工藝品等等。學生的創作方式各異,激勵他們運用不同的方法表現同一個內容,不僅使其形象思維能力不斷加強,而且也促進了學生創作能力的提高。

  在工藝課中利用各種材料,採用不同的方法讓學生創作,注重欣賞、繪畫與工藝有機結合,既具有審美情趣,又培養了創新思維。

  五、引進激勵機制

  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人才,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能力,是一件複雜而艱鉅的工作,所以要求教師必須也要有創新意識,在教育教學中,要根據學生實際能力,要敢於探索,大膽創新,所以我們將競爭引入課堂教學活動中,競爭意識是一種進取性和顯示性的個性心理的表現,競爭就是爭取超過別人而獲得成功,這種意識可以調動人的內在積極因素,向成功的方向努力。在美術課上,我常常將有創新思維,表現形式有創新的學生及作品,請到前面展示給其他學生觀看,並給他們在美術課上選同桌學習的一次機會,作為獎勵,並激勵到:“還有哪位同學的作品更有創新思維的,老師還會請你到前面介紹自己作品,咱們來個小組比賽,看看哪個組想象豐富,表現的有新意”。以激勵其他學生積極思考,啟用創新思維。

  六、開展科學評價

  對學生的評價科學合理,可以促使和提高創新性思維。教師應摒棄一切舊的,與時代發展不相適應的評估標準,淡化評估模式的單一性、支配性、權威性。人們曾把美術稱為“無錯誤科學”。誰聽話,誰守紀律,誰的作業潔淨規矩,還有標準化測量,這些標準化固然有其可依據處,但學生的創造性在評估體系的哪個位置?沒有,這是個很大的弊端,創新性思維只有在自由的氛圍中才會開會結果。評價的方面有很多,如:積極性、靈活性、動手能力、合作性、獨立性等,評價的方式也可多樣,如:語言、文字、資料;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間互評等。評價要鼓勵探索與創新,杜絕平淡與重複,重視個性的培養。“作為美術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在自己教學活動中,努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性思維,取消只有一個標準,一個答案只求共性,忽視個性的評價方法”。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