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的分析論文

  奢侈品在國際上被定義為“一種超出人們生存與發展需要範圍的,具有獨特、稀缺、珍奇等特點的消費品”,又稱為非生活必需品。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中國奢侈品消費現狀分析》

  摘要:目前,中國大陸已是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本文分析了我國奢侈品消費的整體現狀及消費群體和消費特點,以便對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的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奢侈品 消費群體 消費特點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城鎮人口持續增加,以及消費者不斷走向成熟,中國的奢侈品消費者數量大幅增加。根據世界奢侈品協會發布報告顯示,截至2009年1月,中國奢侈品消費總額達到86億美元,佔全球市場的25%,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國。大陸各大城市中,上海排名第一,北京排名第二。據中國品牌戰略協會估計,中國大陸的奢侈品消費人群目前已達到總人口的13%,約1.6億人。

  一、我國奢侈品消費現狀

  1.我國奢侈品市場消費狀況

  1991年,義大利男裝品牌傑尼亞在王府飯店開設了中國內地第一家專賣店,成為首個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奢侈品牌。今天,接近80%的世界頂級奢侈品品牌都進駐中國內地並展開激烈競爭。經濟危機以來,歐美各國奢侈品銷售下降明顯。2011年3月的日本大地震更是對日本這個全球第一奢侈品消費國造成了巨大打擊。在全球奢侈品銷售額不斷下降之時,中國的奢侈品市場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長,內地日漸成為全球高檔奢侈品的新寵。

  2008年,中國購買了全世界四分之一的奢侈物品,中國人花費了86億多美元該金額不包括在國外購買的物品;2009年,在北美、日本等成熟奢侈品消費市場預計出現16%和10%大幅衰退時,中國奢侈品市場預計仍有12%的強勁增長。奢侈品消費總額增至94億美元,佔全球市場的27.5%,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投資銀行高盛集團的調查資料顯示,2010年中國奢侈品消費達107億美元,連續三年全球增長率第一。

  中國的奢侈品市場增長速度迅猛,2004年中國奢侈品份額在世界奢侈品消費市場份額排行第三位;2006年中國是第二位,佔25%;而2009年中國奢侈品消費總額由1月的86億美元增至94億美元,全球佔有率27.5%,上漲了3個百分點。預計5年後,中國奢侈品市場將會達到146億美元以上的全球份額,佔據全球奢侈品消費額的頂峰。未來5年內,願意購買奢侈品的中國人將從4000萬人上升到1.6億人,二、三線城市將是奢侈品業的主要支撐力量。越來越多的全球奢侈品企業已經開始陸續搶佔中國市場,如今,上海和北京奢侈品門店的數量已和紐約、芝加哥相當。很多奢侈品品牌已經在中國的二級城市如哈爾濱和瀋陽建立了大量的銷售點。

  國際著名投資銀行高盛公司最近釋出報告認為,中國有望在未來10年內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國。目前,日本以佔據41%的份額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國,美國為17%,歐洲為16%,中國佔12%。到2015年,中國消費的奢侈品將佔到全球奢侈品消費市場的30%,而日本將會下降到28%。中國勢必成就全球最大的奢侈品貿易與消費中心。

  2.我國奢侈品市場存在的問題

  儘管我國的奢侈品市場潛力巨大,但與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市場相比,中國的奢侈品市場的不成熟性是明顯的。由於我國人口眾多,區域發展不均衡,一線城市與二三線城市的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存在差異,例如奢侈品牌聚集地上海200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達到28838元相當於4300美元①,北京200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6738元相當於4000美元②,正是這些人居收入超過2500美元的發達城市成為奢侈品消費的主力,不斷顯示我國奢侈品消費的強勁勢頭。

  奢侈品在中國尚屬較新的行業,其發展速度高於法國、義大利等其它歐洲國家以及美國和其它成熟市場。與更為成熟的市場相比,中國市場最顯著的不同在於奢侈品的消費形態。在中國,奢侈品消費仍然多以產品為主,即消費者追求最新系列或產品。而成熟市場的消費者偏愛尊崇的體驗;在美國等成熟市場,奢侈品隨處可見,常常被戲稱為“民主化的奢華”。在超市裡,人們甚至也可以買到最頂級的美食。而在中國,購買奢侈品代表了財富和社會地位。

  中國的奢侈品市場才剛剛起步,有很多地方還不完善;消費者的消費觀念也還停留在比較初級的階段,對奢侈品的理解也不夠成熟。另外,在奢侈品行業國內企業集體缺位,國內還沒有真正的奢侈品牌,眼睜睜看著國外品牌搶灘中國,無法參與競爭。

  二、國內奢侈品主要消費群體

  2003年,約4500萬中國消費者的年購買能力超過3萬美元。20歲至30歲的消費者為中國奢侈品消費的主力,這一年齡段的中國消費者人數要比日本高出11倍。調查顯示,中國人在2007年的奢侈品消費佔全球市場份額的18%,消費人群已經達到總人口的13%,約1.6億人,大部分是年齡在25~50歲之間的白領人士、私企老闆、社會名流,其中有1000萬~1300萬人是活躍的奢侈品購買者。

  隨著中國奢侈品市場不斷擴大,逐漸形成了三類消費群體:“財富新貴”以商人為主,一般年齡在35歲以上;“時尚新寵”以白領階層為主,年齡在20~35歲之間;“尚酷新族”是未來的奢侈品市場生力軍,是20歲左右的獨生子女。在奢侈品牌的定位上,中國企業應採取“時尚新寵”為主,“財富新貴”、“尚酷新族”為輔的市場定位。

  普華永道的分析師嶽崢指出,中國的奢侈品消費和國外相比有兩個不同點:第一,在中國購買奢侈品的大部分是40歲以下的年輕人,而在發達國家,這個市場的主導者是40至70歲的中年人和老年人;另外,對於中國人來說,奢侈品大部分還集中在服飾、香水、手錶等個人用品上,而在歐美國家,房屋、汽車、閤家旅遊才是大家嚮往的奢侈品。這一方面說明了中國仍然不夠富裕,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西不同的生活方式:高密度人群助長了消費中的攀比之風。

  專家分析指出,與歐洲等成熟的奢侈品市場比較,目前中國的奢侈品市場有其特殊性,即在消費心理上,虛榮大於品位。中國奢侈品市場顯示出很強的虛榮消費,也就是炫耀性消費。中國講品位式的享受性消費比較少,購買奢侈品主要是給別人看的。和國外不同,中國式奢侈品消費最大的一個特色是滿足商務送禮需求。在中國官場裡,禮品層次體現了一個人的權力價值。據貝恩諮詢公司近日釋出的報告,2009年中國奢侈品市場增長近12%,佔全球市場份額的27.5%,其中50%的奢侈品消費用來送禮。

  四、總結

  通常“當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時,社會消費結構會發生全面升級,將由溫飽型向發展型、享受型轉變,曾經的奢侈品將變為必需品”。2003年中國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從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2004年全國已經有35個大中城市超過1萬元人民幣。雖然貧富的懸殊使中國依然處在收入較低的發展中國家之列,但有13億人口作基數,中國仍是一個龐大的奢侈品消費市場。

  中國的經濟水平遠沒有達到能夠大張旗鼓地消費奢侈品的程度,但是,各種資料顯示,中國奢侈品市場已經形成,已然成為全球高階時裝、飾品和其它奢侈品的第二大消費國,並且發展潛力巨大。

  參考文獻:

  [1]範旭光.中國奢侈品消費全球第二[EB/OL].新京報網站,2009,2,18

  [2]趙晗梓.奢侈品品牌在中國的廣告傳播方式研究——以五大奢侈品牌為例[D].碩士論文,2011,3

  [3]丁家樂.奢侈品“下潛”[J].21世紀商業評論,2010,1

  [4]趙愛玲.奢侈品市場的中國機會[J].中國對外貿易

  [5]李春雪,張舒澤.打造中國本土奢侈品牌的設想和建議[J].中國市場,2011,6

  [6]吉啟明.中國奢侈品市場與營銷策略研究[D].碩士論文,2007,4

  [7]朱江.中國奢侈品市場結構與整合營銷策略[D].碩士論文,2006,11

  [8]劉婷.奢侈品牌傳播規律與策略研究[D].碩士論文,2008

  [9]潘麗麗.論本土奢侈品牌的發展[J].大眾商務,2010,1

  [10]楚齊.奢侈品消費:13%中國人的盛宴[J].今日中國,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