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人的素養有哪些
在新聞業務中樹立問題意識,直面問題,不僅是對新聞真實性原則的堅持,也是新聞人的社會擔當的體現。?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些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新聞人的素養:珍視美中不足
報喜不報憂,是一些群眾對新聞界和新聞從業者進行批評的一個重要原因。一些媒體,只敢說好話,一團和氣,卻對美中不足的事物視而不見,不惜降低新聞價值,自毀公信力,甚至有“侮辱受眾智商”之嫌。例如,在重大突發事件報道上,宣傳功勞、苦勞的多,反思預防處置不力的少;在重大改革報道上,報道個別成績的多,暴露突出普遍問題的少;在一些報道好人好事的社會新聞中,秉持道德至上原則,只宣揚“正能量”,卻對事件發生的社會原因缺乏探究的耐心。
“無瑕不成玉。”力爭最大程度展示事物全貌,報道客觀存在的問題,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提升新聞的品質,更能夠經受歷史的檢驗。在新聞史中,能夠彪炳史冊的作品,往往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可以說在新聞領域,放大一塊瑕疵,反倒能獲得一塊璞玉;相反,如果忽視了瑕疵,玉的價值也大打折扣。
黨報的報道,尤其是頭條報道,曾經是報喜不報憂的“重災區”。在今天資訊來源多元化的背景下,只“點贊”不“拍磚”,對報紙的公信力及影響力造成了極大損傷。大眾日報今年改版後,問題意識成為記者編輯們的重要著力點。
問題意識,並不簡單等同於批評報道,而是在看到成就的同時,不掩飾問題。對於媒體而言,更重要的是在發現問題的同時,梳理改革路徑,尋找突破口。去年以來,山東省簡政放權步伐不斷加快,此前的報道也多集中於對政策的追蹤解讀與鼓掌叫好。經編輯點題,駐煙臺站記者發現,受人員、設施、經費等困擾,區縣承接消化好上級下放的權力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於是,一篇帶著問題意識的稿件《簡政放權,區縣面臨“幸福的煩惱”》,於2014年4月4日登上了大眾日報的頭版頭條。改版以來,隨著編輯記者問題意識不斷增強,越來越多類似的報道登上了大眾日報。
農村大眾報在報道寧陽縣鶴山鄉的撤村並居舉動時,看到了這一舉動背後的現實合理性,看到了幹部群眾的滿意;同時,當地幹部也表達了“名不正、言不順”的隱憂,對法律空白有著模糊的認識。記者如果只是寫撤村並居的好處,只會寫出一篇不疼不癢的表揚稿,淹沒在無數同題材的“正面宣傳稿”之中。而對改革的親歷者而言,只報道成績而不報道問題,就是忽視了改革的困難和不易,是對改革意義的貶抑。在當地鄉鎮的理解下,這篇以突出問題為主的稿件得以刊發《撤村並居“並”出了法律空白》,2012年7月18日,農村大眾報。當年末,這篇稿件所報道的法律空白,由山東省人大通過立法程式予以填補。正是珍視了這分美中不足,才使稿件的厚度加重了。
新聞人的素養:大膽地懷疑
好奇應當是新聞人的一種本能。這種本能,不僅體現在窺探真相,發問“是什麼”,更要體現在探求原因,逼問“為什麼”。這種逼問的價值,不僅在於總結經驗,更在於在看似順理成章、波瀾不驚的事實下面,把握看不透的事實、說不通的道理,從而發現癥結。不能等待問題被動地闖進視野,而應內心主動地探尋。“懷疑是理性的始祖”笛卡爾語,大膽地懷疑,小心地求證,是新聞人的素養之一。
以近期山東省內媒體的關注點之一——棄嬰島為例。由於報紙定位、版面因素等限制,面對此類持續發酵的社會性新聞,黨報很難像都市類媒體那樣,拿出大篇幅版面對每天接收棄嬰的具體新聞進行報道。在及時跟進重要節點資訊報道的同時,積極運用問題意識思維,把視角轉向新聞背後深層次的社會問題,更應是黨報編輯記者的基本素養。
棄嬰島執行一週之際,“6歲女童被拋棄嬰島”的新聞引發關注,濟南市民政局隨即表態將嚴打惡意棄嬰。是時,所有的輿論焦點都集中於批判棄嬰父母,以及棄嬰島的設立是否助長了父母棄嬰的念頭。面對同樣的社會現象,大眾日報的編輯記者並沒有簡單地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加以批判,而是多問了幾個為什麼——為什麼被拋棄在安全島的絕大多數孩子是殘障兒?是什麼逼迫父母在道德和法律的雙重壓力下仍選擇捨棄孩子?
經過這些發問,深度報道的主題被確定為政府及社會對殘障兒的救助上。雖然是棄嬰島引發的話題,但記者走進福利院,看到了從外地趕來的父親懇求福利院收下患有天使綜合症一種基因缺陷造成的疾病,患者臉上常有笑容,缺乏語言能力,過動,且智慧低下的5歲孩子的一幕。其實,這一幕比起單純守候在棄嬰島前統計棄嬰數量更能打動人——原來,許多父母拋下孩子,不是不愛,而是無奈,在走投無路的他們看來,把孩子交給作為政府代表的福利院,可能會獲得更好的救助及照顧。隨後,記者又通過採訪為殘障兒提供康復訓練的社會組織和患兒家長,提出了政府對智障兒救助不足的問題。
6月8日,《殘障嬰兒救助陷入“孤島”》,在大眾日報二版見報,並作了突出處理,引起了強烈社會反響,在熱點話題報道中擲地有聲。
新聞人的素養:監督要超越現象
輿論監督,是新聞工作者發現問題、揭示問題、促進問題解決的一種重要手段。發揮好輿論監督作用,不能就事論事,遷怒於一人,糾結於一事,拘泥於個別原因;而應該超越現象,從背後挖掘制度性因素,找出普遍原因。如果僅停留在對個別人的素質進行批評的層面上,不僅使輿論監督類報道千篇一律,缺乏新意,而且成為揮舞大棒的莽夫,而不是指點江山的智者。
2012年7月,農村大眾報記者在調查冠縣柳林鎮喬莊村的涉農補貼打折扣的問題時,起初認定是村幹部的工作方法有問題。但隨著調查深入,發現了一個在農村中不算特殊的普遍問題,解決這個問題尚沒有清晰的應對政策,並且會對今後的農村工作產生隱患《種地20畝,為啥只領到12畝的補貼》,2012年7月6日,農村大眾報。在實地採訪時,即便不刨根問底,也能成稿,因為人證、物證俱在,事實已非常清楚。但在該村村支書的解釋中,記者意識到了這個歷史遺留問題,並採訪到省農業廳相關人員,進行了權威解答。這個“產量田”問題,在今年大範圍開展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過程中,大規模爆發了出來。如果當時沒有抓到普遍問題,那麼這篇稿件的價值將大打折扣。每一名從事輿論監督的記者,都應當跳出當前事件看問題,以事件反映問題,而不是以事件反映事件。
超越現象要基於對現象的批判,輿論監督不能“放空炮”,更不能“先放炮、後樹靶”,否則就呈現出觀點強烈但事實薄弱的現象。洛克說:“熱愛真理的確實特徵,是對任何一個命題的接受絕不超過其證據所顯示的程度。”一些記者為了凸顯稿件的深刻性,脫離事實批判社會問題,有悖新聞真實性原則。一些稿件為了突出某個行業的混亂,或者批判某一種社會醜惡現象,用一些虛擬人物如“業內人士”、“小張”等,串起了真偽難辨的故事。在這些故事之外,記者輔之以自己和網友的觀點,凸顯了一種批判意識。例如,某報曾刊發一篇關於“富二代”貪圖享樂的稿件,通篇全是化名和模糊的地點,寫了很多炫富的細節,有的細節只是“聽說”、“網傳”。這類稿件,即便能反映問題,但由於沒有事實基礎,根本算不得一篇合格稿件。
新聞人的素養:堅持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是我們從事新聞報道的原則之一。要做到這一點,就是看真事、說真話,運用經驗、邏輯和理性,全面、客觀地觀察事件,這是抓住真問題的前提。以下幾點原則,在採訪環節中,對於挖掘問題可能有所幫助:
避免安排性採訪,擴大受訪者的範圍,全面瞭解事物。翻閱某地的同一題材稿件,往往會發現不同媒體的不同記者,就同一類事件,往往採訪的是同一個人。甚至同一個人數年來接受不同媒體的採訪,成為媒體圈中的“群眾演員”。這背後,往往是安排性採訪在發揮作用。這種安排之下,受訪者輕車熟路,不露痕跡,記者很難發現問題。堅持實事求是,在採訪物件的選取上,既要全面,又要隨機。聽更多的受訪者說話,就有更多的角度,有機會發現更多的問題。
堅持“理性原則”,從“說不通”的回答中找問題。有記者在採訪為村民蓋大棚的某村幹部時,對方一直稱“將無償捐給村民”,“黨員奉獻”。這時,需要記者“以最壞的惡意揣測”對方,以“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經濟人”邏輯來反詰對方。結果,最終證明採訪物件在政治上有所企圖,且並非真正“無償”。在面對形形色色的採訪物件時,要讓對方像正常人一樣自圓其說,即便有些理由不方便寫入文中,也有必要做到消除事實和邏輯上的疑點,做到無懈可擊。
發現問題後,必然會遇到壓力,要堅持原則、不屈從。山東某地率先開展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農村大眾報記者前去採訪時,發現了大量因為法律、政策的漏洞,而形成的妥協、混亂現象。當地主管部門只想宣傳成績,儘管也承認問題客觀存在,卻極力反對報道任何問題,哪怕造成問題的原因不在他們自己。在他們的壓力下,農村大眾報依舊刊發了反映問題的報道《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遇法律障礙》,2013年5月29日,農村大眾報。事情的代價是,當地再也不主動聯絡記者,關係轉冷。但是,能發現真正的問題,能為政策制定者提供參考,為讀者提供有價值的資訊,這種代價值得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