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挫折教育推進素質教育的改革
挫折教育是培養學生正視挫折、承受挫折和克服挫折能力的教育,是關於意志品質的教育,是心理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對學生進行意志品質的培養,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共同課題,當世界日趨激烈的競爭,實質上是人才素質的競爭。因而必須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學生具有堅忍不拔的精神和頑強拼搏的鬥志,而這些都是從挫折和磨難中提煉出來的,所以加強挫折教育對學生素質培養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一、用數學史實,提高對挫折的認識。
正確地認識挫折,是實施挫折教育的前提,許多數學材料都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好素材,有待於我們去挖掘、去研究,並在數學教學中創造性地發揮。
1.發展的歷史充滿了挫折。
數學是一門古老的基礎性的自然科學,它的誕生和發展,道路不平坦的,凝聚了古今中外無數數學家不懈的追求和探索,從數的產生到無理數的發現,從解析幾何的發明到微積分的問世,從非歐幾何的發現到計算機的產生,無論是某個概念的建立,還是某種理論的產生,每一道難關的攻克,都是從無數次失敗中取得成功的。所以說,沒有挫折,就沒有數學的發展。
2.數學的奮鬥史充滿了挫折。
在中外數學史上,許多數學家敢於正視挫折,勇於戰勝挫折的精神是感人肺腑的,讓我們看看大數學家尤拉的歷史吧,由於過度的工作,使他在28歲時就瞎了右眼,接著,左眼也視力衰退,直到完全失明。不久,住院和他的研究成果又被大火付之一炬,打擊一個接一個,但他沒有倒下,完全失明後的十七年中,他憑著驚人的記憶力和頑強無比的毅力,口述了幾十本專著和約四百篇論文。再加上希帕索斯之死,畢達哥拉斯的大弟子希帕索斯首先發現了“不可公度線段”,即無理數的客觀存在,這是真理,然而這一發現卻都要了導師畢達哥拉斯的數學王國的基礎,導師要他保密,並且規定了以死懲戒的紀律,但是為了真理,希帕索斯勇敢地把這一偉大的劃時代的發現“洩露”了,他被開除出畢氏學派,並被拋進波濤洶湧的大海。他壯烈犧牲了,然而無理數的發現給整個數學的開展開闢了一條無限寬廣的光明大道。教師在課堂上對這些做簡短的、生動的介紹,可使學生通過了解數學家在科學研究中所經歷的挫折,真正理解“在科學的道路上從來就沒有平坦大道可走,只有不畏艱險、勇於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這句話的含義。
通過數學史的教育,要使學生懂得:在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前進道路上的挫折總是難免的,成功雖然是好事,但挫折未必是壞事,挫折具有二重性,它既然可以產生消極因素,使人一蹶不振,也可以產生積極的影響,使人從錯誤和失敗中得到教訓,變得更堅強,更成熟。因此,要教育學生辯證地看待挫折,把挫折看成鍛鍊自己的好機會,只要這樣,就能將挫折變成動力,從而有利於素質培養。
二、展示教學思維過程,教給學生戰勝挫折的方法。
數學的發展和數學家們走過的道路是充滿挫折的,每一個命題的發現和證明,常常是憑著數學家的直覺思維做出各種猜想。然後加以證實,在這個過程中充滿了挫折和戰勝挫折的方法。而課本隱去了數學家們的曲折的探索、歸納、猜想和論證的過程,如果教師只講正確的方法,忽視歧路的剖析,在課堂上總是一猜就中,一選就準,一證就對,一用就靈,那學生看到的只能是一個魔法師的表演,學生一遇到挫折就會束手無策。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思維過程的暴露,一要暴露數學家們的思維過程,在知識的發生階段和認識的整理階段,讓學生參與到概念的形成,數學原理和法則的獲取及數學方法的選擇過程。二要暴露教師的思維過程,對例題和習題的解答,教師要時時處處暴露真實的思維過程,特別是要重視歧路的剖析,有時教師不妨在課堂上把自己置於“險境”開設“即席答題”課,對學生提出的難題“現想現推”,給學生一個機會,看看教師最初的解題設想是怎樣碰壁的,再看看遇到挫折後,教師是怎樣調整自己的解題方法,逐步尋找到正確的對策而戰勝挫折的,從而教給學生正視挫折、戰勝挫折的方法。
三、創設問題的情境,培養學生的抗挫折能力
知識的獲取,素質的提高,需要經過長期的艱苦努力,鍥而不捨地追求才能完成。雖然成功給人帶來滿足和愉快,但一味的成功對學生是不利的,容易使學生滋長驕傲情緒,使他們沉浸於自我欣賞。一旦受挫,他們又容易出現自我懷疑和信心不足,因此,有必要使學生經歷一定的挫折,以鍛鍊其意志和正確對待失敗的態度以及處理失敗的能力——即抗挫折能力。
因此,教師要注意創設問題的情境,精心設計難度適中的問題,讓各種層次的學生通過解題經受一下挫折的磨練。所謂“難度適中”就是要從實際出發,讓學生“跳起來能摘到桃子”,“跳”需要勇氣和毅力,“能摘到桃子”則是讓學生經過磨練能體驗到成功和愉悅,題目太難,容易讓學生望而生畏,引起灰心,自卑等消極情緒,以致喪失學習信心,題目太易,不僅不會讓學生產生成功後的快樂,增強興趣,反而會使學生感到“沒意思”,也會挫傷其積極性。事實證明經過自己努力戰勝挫折取得的成功最能激勵人、鼓舞人。
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在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手段,廣大教師應該積極探索,有目的、有計劃地教學中滲透挫折教育,從而大力推動素質教育的改革。
一、用數學史實,提高對挫折的認識。
正確地認識挫折,是實施挫折教育的前提,許多數學材料都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好素材,有待於我們去挖掘、去研究,並在數學教學中創造性地發揮。
1.發展的歷史充滿了挫折。
數學是一門古老的基礎性的自然科學,它的誕生和發展,道路不平坦的,凝聚了古今中外無數數學家不懈的追求和探索,從數的產生到無理數的發現,從解析幾何的發明到微積分的問世,從非歐幾何的發現到計算機的產生,無論是某個概念的建立,還是某種理論的產生,每一道難關的攻克,都是從無數次失敗中取得成功的。所以說,沒有挫折,就沒有數學的發展。
在中外數學史上,許多數學家敢於正視挫折,勇於戰勝挫折的精神是感人肺腑的,讓我們看看大數學家尤拉的歷史吧,由於過度的工作,使他在28歲時就瞎了右眼,接著,左眼也視力衰退,直到完全失明。不久,住院和他的研究成果又被大火付之一炬,打擊一個接一個,但他沒有倒下,完全失明後的十七年中,他憑著驚人的記憶力和頑強無比的毅力,口述了幾十本專著和約四百篇論文。再加上希帕索斯之死,畢達哥拉斯的大弟子希帕索斯首先發現了“不可公度線段”,即無理數的客觀存在,這是真理,然而這一發現卻都要了導師畢達哥拉斯的數學王國的基礎,導師要他保密,並且規定了以死懲戒的紀律,但是為了真理,希帕索斯勇敢地把這一偉大的劃時代的發現“洩露”了,他被開除出畢氏學派,並被拋進波濤洶湧的大海。他壯烈犧牲了,然而無理數的發現給整個數學的開展開闢了一條無限寬廣的光明大道。教師在課堂上對這些做簡短的、生動的介紹,可使學生通過了解數學家在科學研究中所經歷的挫折,真正理解“在科學的道路上從來就沒有平坦大道可走,只有不畏艱險、勇於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這句話的含義。
二、展示教學思維過程,教給學生戰勝挫折的方法。
數學的發展和數學家們走過的道路是充滿挫折的,每一個命題的發現和證明,常常是憑著數學家的直覺思維做出各種猜想。然後加以證實,在這個過程中充滿了挫折和戰勝挫折的方法。而課本隱去了數學家們的曲折的探索、歸納、猜想和論證的過程,如果教師只講正確的方法,忽視歧路的剖析,在課堂上總是一猜就中,一選就準,一證就對,一用就靈,那學生看到的只能是一個魔法師的表演,學生一遇到挫折就會束手無策。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思維過程的暴露,一要暴露數學家們的思維過程,在知識的發生階段和認識的整理階段,讓學生參與到概念的形成,數學原理和法則的獲取及數學方法的選擇過程。二要暴露教師的思維過程,對例題和習題的解答,教師要時時處處暴露真實的思維過程,特別是要重視歧路的剖析,有時教師不妨在課堂上把自己置於“險境”開設“即席答題”課,對學生提出的難題“現想現推”,給學生一個機會,看看教師最初的解題設想是怎樣碰壁的,再看看遇到挫折後,教師是怎樣調整自己的解題方法,逐步尋找到正確的對策而戰勝挫折的,從而教給學生正視挫折、戰勝挫折的方法。
三、創設問題的情境,培養學生的抗挫折能力
知識的獲取,素質的提高,需要經過長期的艱苦努力,鍥而不捨地追求才能完成。雖然成功給人帶來滿足和愉快,但一味的成功對學生是不利的,容易使學生滋長驕傲情緒,使他們沉浸於自我欣賞。一旦受挫,他們又容易出現自我懷疑和信心不足,因此,有必要使學生經歷一定的挫折,以鍛鍊其意志和正確對待失敗的態度以及處理失敗的能力——即抗挫折能力。
因此,教師要注意創設問題的情境,精心設計難度適中的問題,讓各種層次的學生通過解題經受一下挫折的磨練。所謂“難度適中”就是要從實際出發,讓學生“跳起來能摘到桃子”,“跳”需要勇氣和毅力,“能摘到桃子”則是讓學生經過磨練能體驗到成功和愉悅,題目太難,容易讓學生望而生畏,引起灰心,自卑等消極情緒,以致喪失學習信心,題目太易,不僅不會讓學生產生成功後的快樂,增強興趣,反而會使學生感到“沒意思”,也會挫傷其積極性。事實證明經過自己努力戰勝挫折取得的成功最能激勵人、鼓舞人。
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在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手段,廣大教師應該積極探索,有目的、有計劃地教學中滲透挫折教育,從而大力推動素質教育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