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幹部關於三嚴三實第三專題研討發言稿

  三嚴三實”是以為的黨中央在新形勢下對各級領導幹部作風建設提出的新要求,它明確了領導幹部的修身之本、為政之道、成事之要,彰顯了共產黨人的價值追求和政治品格,是思想與行動、內修與外為的辯證統一。小編為大家整理了3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指出,各級領導幹部都要樹立和發揚好的作風,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這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關於領導幹部要求的新概括新提煉,表明了當代共產黨人打鐵還需自身硬的政治自覺和價值追求。

  領導幹部是治國理政的骨幹力量,能否自覺踐行“三嚴三實”,發揮“關鍵少數”的作用,關係黨和人民事業的興衰成敗。領導幹部要堅持“嚴”字當頭、“實”字託底,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在理論上弄通、思想上搞清、行動上落實、工作上創新,爭做踐行“三嚴三實”模範。

  做踐行“三嚴三實”模範,就必須深刻把握“三嚴三實”內涵。“三嚴三實”貫穿著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基本原則和內在要求,明確了領導幹部的修身之本、為政之道、成事之要。“三嚴”是慎獨慎微的自律,是自警自省的審慎,是執守紀律的敬畏,是堅持原則、崇尚道德的覺悟;“三實”是腳踏實地的幹勁,是求真務實的精神,是當官敢擔當的態度,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追求。脫離“三嚴”,就會信仰迷失、組織渙散、紀律鬆弛,最終失去凝聚力、戰鬥力;脫離“三實”,就會違背現實、圖做虛功、貽誤事業,甚至失去民心、失去執政基礎。“三嚴三實”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相互聯絡、相輔相成,體現了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有機統一、知與行的有機統一、內在自律和外在約束的有機統一。其中,“三嚴”是根本、是出發點,“三實”是目標、是落腳點。唯有將“三嚴”內化於心,才能真正結出“三實”之果。

  做踐行“三嚴三實”模範,就必須躬身實踐“三嚴三實”。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領導幹部只有帶頭做“三嚴三實”的推動者和實踐者,才能成為廣大黨員幹部和全社會踐行“三嚴三實”的標杆。嚴以修身,就要加強黨性修養,提升道德境界,堅定理想信念,補足精神之“鈣”,永遠不忘共產黨人為什麼而出發,永遠不丟掉共產黨人的靈魂;嚴以用權,就要牢記權力的本質,堅定人民立場,依法用權、秉公用權、廉潔用權,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嚴以律己,就要把廉潔作為從政底線,管住手、管住腿、管住嘴,做到遵紀守法、清正廉潔。謀事要實,就要力戒浮躁,樹立正確政績觀,不信虛言、不聽浮術、不採華名、不興偽事,不提不切實際的口號、不制定超越階段的目標、不做不切實際的事情;創業要實,就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敢於擔當、務求實效,發揚釘釘子精神,咬定青山不放鬆、一張藍圖繪到底,把那些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情做實做好,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的實績;做人要實,就要堅守正道,對黨、對組織、對人民、對同志忠誠老實。

  做踐行“三嚴三實”模範,就必須堅持一輩子。毛澤東同志說:“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踐行“三嚴三實”同樣是這樣,一陣子、一件事嚴和實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件件事都嚴和實。這就需要不斷自我修煉、自我養成、自我塑造,使之涵養為品格、習慣。領導幹部要把忠誠、乾淨、擔當作為價值追求,把“三嚴三實”作為人生必修課,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慎獨慎言慎微,自重自省自勵,始終把持住心的方向,做到一輩子擋得住誘惑、耐得住清貧、經得起考驗,永遠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篇2

  “三嚴三實”是對黨員領導幹部提出的要求,行當然主要是黨員領導幹部要行。化教育為思想,化教育為行動,把“三嚴三實”的要求變成黨員幹部的價值共識,體現在黨員幹部的實踐中。

  豐富的理論內涵

  科學世界觀與方法論的有機統一。“三嚴”主要是教育黨員幹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以嚴守魂、以嚴守道,蘊含著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蘊含著正確的政績觀、權力觀、事業觀、人生觀,是管方向、管根本、管長遠的,是“總開關”。“三實”主要是引導黨員幹部掌握科學的方法論,以實為本、以實提能、以實顯績,是行動路線、工作原則和操作方法。“三嚴三實”蘊含著嚴肅的政治原則和嚴明的紀律要求,蘊含著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涵蓋修身用權律己、謀事創業做人多個方面,體現了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有機統一。

  真理力量與人格力量的有機統一。“三嚴三實”無論在世界觀還是在方法論上,都閃耀著辯證唯物主義真理光芒,能引導人們信服和追求真理,也能引導人們沿著正確的方向去實踐,展現了真理力量。另一方面,“三嚴三實”以從嚴的精神管黨治黨,以務實的作風乾事創業,集中展現了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人格力量,即堅定的理想信念、執著的為民情懷、踏實的工作作風、強烈的擔當精神。一個踐行“三嚴三實”的馬克思主義政黨,能夠集中展現該政黨及其成員的黨性修養、道德情操、領導藝術、榜樣作用,具有積極、健康的感召力和影響力。可見,“三嚴三實”彰顯了真理之美和人格之美,是對黨員幹部道德修養的最好註解,是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相統一的有效載體。

  改造主觀世界與改造客觀世界的有機統一。“三嚴”針對主觀世界改造,是內在要求,從信念和世界觀上打造黨員幹部的“金剛不壞之身”。“三實”針對客觀世界改造,是行為取向,使黨員幹部把“三嚴”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有了“三嚴”,“三實”就有了思想前提;有了“三實”,“三嚴”的實際價值就能得以體現。“三嚴三實”強調做到主觀世界上“嚴”,客觀世界上“實”,嚴實相成、嚴以責實,體現了知行合一、主客觀世界改造相結合。

  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的有機統一。全面推進從嚴治黨,需要思想教育和制度治理同向發力、同時發力,通過教育擰緊思想“總開關”,依靠制度增強行為“硬約束”。“三嚴”的實質是進行思想建黨,強調黨員幹部要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其核心落於一個“嚴”字;“三實”是黨員幹部的行為要求,強調要從思想上的“嚴”外化於行動上的“實”,而行動上的“實”要想取得長效的結果就必須建立相應的制度並加以固化,要以制度治黨來保障。總之,“三嚴三實”堅持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緊密結合,開啟剛柔相濟的黨建新思維。

  鮮明的理論特色

  科學性。“三嚴三實”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基本原理在黨建工作中的具體運用和發展,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三嚴三實”也是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不斷總結和運用自身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積極借鑑國外執政黨建設的經驗教訓,深入探索全面從嚴治黨的規律過程中提煉出來的,是對我們黨的建設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

  創新性。雖然“修身”“用權”“律己”“謀事”“創業”“做人”都是中國人常用詞彙,但用“嚴”和“實”將其重新整合和整合,使之成為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這樣就使黨對領導幹部零散的行為要求,變成了統一而明朗、深刻而易懂的行為規範。“三嚴三實”用最簡潔凝練的話語表達方式,闡明瞭黨員幹部的修身之本、為政之道、成事之要,豐富了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思想理念,是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

  時代性。著眼於世界不斷髮展變化的時代大潮流大趨勢,著眼於我們黨正在進行的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突出強調改革方向、問題導向、憂患意識,突出強調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突出強調黨的執政使命,彰顯了時代發展變化對黨的建設提出的新要求,迴應了全國各族人民對中國共產黨的新訴求。“三嚴三實”準確把握了時代特點,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精神,是一個深深打上時代主題烙印的科學理論。

  歷史性。“三嚴三實”傳承了共產黨人的優良傳統,與“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三大作風”“八個堅持、八個反對”以及“八項規定”、反對“四風”等,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是對管黨治黨優良傳統和求真務實作風的發展和深化。“三嚴三實”也蘊含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融匯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精髓,是對中華文化從政修養精華的繼承和發展,是對中國優秀政治道德和個人品德的當代詮釋。

  整體性。“三嚴”與“三實”分別指向修身、用權、律己和謀事、創業、做人,六個方面缺一不可,組成一個有機整體。其中,修身、律己是基礎,用權是關鍵,謀事、創業是核心,做人是根本。“三嚴”不立,“三實”就成為空中之樓閣,只有做到“三嚴”才能打牢“三實”的思想基礎;沒有“三實”,“三嚴”就成了空洞的概念,做到“三實”,才能鞏固“三嚴”。“三嚴”與“三實”相輔相成、互為因果、相互轉化,是不可分割的有機統一體,共同構成我們黨關於作風建設的新要求和黨員領導幹部黨性修養的新標準,辯證統一於全面從嚴治黨的偉大實踐中。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