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有效教育孩子事例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教育好孩子是重要的任務。為了幫助家長們更好的教育孩子,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家長教育孩子事例,希望可以幫到你!

  家長教育孩子事例

  一、孩子把水、牛奶等撒了一桌子。

  錯誤做法:訓孩子:“你怎麼這麼笨?連個杯子都拿不住。”更有甚者順手給孩子一巴掌。

  結果:大人和孩子都很生氣,事情一團糟,孩子學會通過發脾氣、打人解決問題。

  正確做法:安慰孩子:“孩子,沒事,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次注意啊。你把桌子擦乾淨好嗎?”

  結果:孩子得到的諒解,馬上向大人道歉,並高興的把桌子擦乾淨。孩子學會寬容。

  二、孩子考試不及格。

  錯誤做法:訓孩子:“你看你,考這麼點分,你也不嫌丟人?你看誰誰,人家怎麼就能考一百?你笨死了!氣死我了。”更有甚者使勁踢孩子幾腳。

  結果:孩子心情壞到了極點,心裡想:“我完了,我這麼笨,學不好了,再怎麼學也學不好。”

  正確做法:安慰孩子:“孩子,我知道你心裡也不好受,一次沒考好不代表什麼,關鍵是我們要找出沒考好的原因,然後解決它,好不好,我和你一起分析一下。我相信你,下次一定會有進步。”

  結果:孩子認真地找原因去了,心裡想:“我要努力,不辜負爸爸媽媽的期望,我一定行。”

  三、孩子寫作業磨,該睡覺了,作業沒寫完。孩子作業多,孩子沒磨,不在此列

  錯誤做法:訓孩子:“你氣死我了,怎麼又沒寫完,我一會兒不看著都不行,快點寫!我看著你。”

  結果:孩子並不著急,依然慢慢悠悠,心裡想:“寫不完有我媽呢。”

  正確做法:嚴肅地、平靜地對孩子說:“孩子,寫作業是你的事,你要對自己的事負責,沒寫完不準寫了,該睡覺了,明天自己去學校跟老師解釋吧。”

  結果: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很後悔,心裡想:“這下完了,怎麼跟老師說呀,看來明天寫作業得快點了,不然還得挨批。”

  四、孩子作業寫得潦草。

  錯誤做法:發火:“怎麼寫的這麼亂,你就不能寫好點?”脾氣大的會三把兩把把孩子作業撕了。

  結果:孩子茫然,不知所措。

  正確做法:嚴肅地、平靜地對孩子說:“孩子,我已經說過了,寫不工整要重寫,因為不工整,老師看不清楚,你看,這是規定不能破壞,所以你必須重寫了。

  你看,你可以應該這樣寫字講述寫字規範,橫平豎直,大小一致。孩子,你只要寫得比你剛才的字有進步就行和自己比,有信心嗎?”

  結果:孩子懂得規定的重要性,心裡想:“比剛才的字有進步,容易。”充信信心。

  五、孩子見人不打招呼,沒禮貌。

  錯誤做法:當眾訓孩子:“你這孩子怎麼這麼沒禮貌?連問好都不會,我平時是咋教你的,沒出息。”

  結果: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很大損傷,覺得無地自容,自卑感油然而生。

  正確做法:給孩子臺階下:“我孩子有點不好意思,慢慢就好了,他平時也挺有禮貌的。”舉個有禮貌的例子。

  結果:孩子知道錯了,心想:“這次沒做好,下次一定做好,不能讓父母失望啊。”

  家長教育孩子的小故事

  1、小事·大愛

  在一位朋友家小坐,發現他給父母電話的時候撥了兩遍電話號碼。第一遍撥過之後,鈴響三聲就結束通話。再撥第二遍,然後通話。

  “第一遍佔線嗎?”我不經意地問道。

  “沒有。”

  “是沒想好說什麼?”

  “不是。”

  “那麼幹麼撥兩遍?”

  他笑了笑:“你不知道,我爸爸媽媽都是接電話非常急的人,只要聽見鈴響,就會跑著去接。有一次,媽媽為接電話還讓桌腿把腳趾絆了一下,腫了很長時間。從那時起,我就和二老約定,接電話不準跑。我先撥一遍,給他們足夠的時間。”

  我的眼睛忽然十分溼潤。父母之愛總是細緻入微,猶如孩子衣衫上的針腳。子女對父母的愛難道不一樣嗎?

  多撥一次電話號碼,不過是一件小事,可正是這小事,反襯出一個人對父母的大愛。

  啟示:從細微之處愛父母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有人說男孩心粗,我看不是心粗,而是愛父母不到位。

  2、面試

  有個年輕人去參加一家公司的招聘面試。

  面試地點在該公司大樓一樓。很快的,這年輕人便回答了主試人提出的所有問題。最後,主試人讓他去10樓的老總辦公室進行最後的面試,還關照地說:“很抱歉,我們這棟樓的電梯今天壞了,所以只好辛苦你從樓梯上去了。”

  年輕人爬到七樓。在樓梯的轉角處,他看見一個頭發花白、一身勤雜工穿著的老人,正手提水桶吃力地也在上樓……他就上去接過了老人手中的水桶,說:“來,大爺,我來替你提吧。”“可是,我一直要提到十五樓,不影響你辦事嗎?”老人說。“沒事,”年輕人毫不猶豫地回答,“我可以給你提到那兒後在辦自己的事。”

  就這樣,年輕人提著水桶,與那老人一前一後地上著樓,到了10樓的時候,後邊的那個老人突然拍了拍年輕人的肩膀,說:“小夥子,祝賀你,你已經被本公司正式錄用了,我就是公司的老總”,老人繼續說,“別人都對我視而不見,所以我實在無法瞭解他們的為人,而你卻以你的愛心,明明白白地告訴了我你是一個怎樣的人!”

  愛心是一個人從幼年時起就應當具有的,否則,會失去許許多多通向成功的機會。

  家長教育孩子的建議

  1.先提高自己的素質。父母朋友可以多聽一些教育講座,多看一些家教書刊,瞭解您的孩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所具有的心理特點,也才真正能夠做到有的放矢地去和孩子交流。

  2.找到與孩子交流的共同語言。做朋友是需要許多共同語言的,父母們為了和孩子具有相同的語言,最好能夠多抽出一些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和他們一起玩、一起看電視、一起品足球。當然,更要關心孩子的心事,及時幫孩子排憂解難。這樣,您才能在生活中瞭解孩子內心深處的想法,從而知道您的孩子需要怎樣的幫助。

  3.做孩子的“律師”。由於父母和子女的價值觀不同,一些父母總想做孩子的“法官”,總想發現孩子生活中的問題,判孩子一個錯但實際上,只簡單地評判孩子的是與非,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使他們覺得父母總是對自己不放心,總在尋找機會收拾自己。如果孩子存在這樣的情緒,您想他們還願意聽父母的話嗎?您還能瞭解到他們的所思所想嗎?所以,較好的辦法是父母做“法官”之前先做“律師”,當您想批評孩子的時候,不妨先在心裡為孩子辯護。

1.優秀家長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2.家長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總結

3.家長如何正確教育孩子成長

4.家長教育孩子的成功案例有哪些

5.家長分享教育孩子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