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專業碩士論文

  小學教育專業在我國教師教育領域中出現的時間較晚,其專業的培養目標、課程設定和培養模式等問題國家尚且沒有統一標準要求,所以小學教育專業的課程設定仍處於探索階段。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摘要:“少若成天性,習慣成自然。”習慣是一個人在長時期裡逐漸養成的一時不易改變的行為或傾向。小學生具有極強的可塑性,這個年齡段是習慣形成的最佳時期,因此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不僅有利於他們對知識的學習,使我們的數學教學工作事半功倍,更有利於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本文針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中的常規習慣和非常規習慣兩方面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學習習慣;培養

  中國知名作家巴金說:“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現代教育學家葉聖陶先生說:“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需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陳林如提出:“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小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健康成長都將發生深刻影響,起到重要作用。”小學數學新課標也明確提出“通過義務教學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具體可分為預習習慣、聽講習慣、筆記習慣、作業矯正習慣以及反思質疑習慣、合作探索習慣等等。

  一、有效預習,開啟新知大門

  預習是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第一步,教師在上每一堂課之前要佈置學生自己學習,這個學習過程是沒有教師的參與的,有了這樣初步感知要學習的知識,學生才能主動而有創造性地配合課堂教學。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亦強調:“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自己的思想、思維進入數學課堂。”養成充分的預習習慣,有效的預習,促使學生對上課內容有針對性地注意,尤其是一些不容易理解的知識點,學生會有意提高注意度,提高學習新課的目的性、針對性,這也是孩子們開啟數學知識大門的第一關。

  二、專心聽講,高速獲得大量知識

  據有關課堂聽課習慣的資料調查結果顯示,在112名五年級學生中,“學生能專心聽課的佔了大半以上;23.8%的學生聽課比較隨意”,而還有“4.6%的學生則是完全不想學的心態”。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我們驚喜的發現,孩子們變得活潑了,膽子大了,課堂變得活躍了,學生都敢於提問,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但是,我們卻常常看到這樣的鏡頭:當一個學生的發言還沒完時,旁邊的學生卻高高的舉起了手,大聲嚷嚷:“老師,我來,我來……”當教師指名一位學生回答時,其餘舉手的同學都異口同聲的嘆氣起來,垂頭喪氣,根本顧不了聽講;當老師講得津津有味時,學生卻旁若無人的幹著自己的事……凡此種種,不由得人深思。自古以來,培養學生傾聽能力和品質一直是我國教育的精粹,古今教育家無不強調“聽”在學習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活躍的數學課堂裡,學生光有表達是不夠的,如何傾聽別人的意見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在課堂上能認真傾聽――傾聽老師的講課、傾聽同學的發言,才能積極有效的參與教學活動過程,開啟思維的火花,獲取新的知識,培養能力,才能促使課堂活動有效地進行。當然這也和教師的知識水平、課堂準備、授課方式、人格魅力以及學生的智力、注意力、接受能力等因素緊密相關。

  三、自主筆記,增強重點知識記憶

  筆記是對整個內容知識結構的簡化,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同時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綜合和總結歸納的能力,還能幫助學生鞏固知識,也是彌補記憶缺陷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筆記形式可以多樣,且對學生的要求較高,需要學生做到眼、耳、手、鼻、口的多感官器結合,因此對於低年級學生做筆記的要求是不太切實際的,但是對於已經進入邏輯思維階段的高年級學生具有筆記能力卻是對於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提高的助力。因此,對於高年級學生筆記習慣現狀的瞭解並且提出一定的筆記時間、筆記內容的建議研究是有必要的。

  四、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運算佔了相當大的比重。而運算的準確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體的正確與否。在作業與考試中,我發現許多學生做錯題目的原因不是不會做,而是沒有看清題目要求,如在計算中有的是把運算子號看錯:在文字中由於數量關係複雜,不僅層次多,而且一些表達運算順序的名詞術語往往容易混淆和被忽視,致使學生造成解題差錯;在應用題中由於數量關係沒有仔細分析,造成數量關係混淆,列式錯誤。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很有必要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

  五、作業及時矯正,及時改正易錯知識點

  小學生對錯題的態度和做法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兩方面:一方面大部分學生會關心自己的作業情況,但也有一些學生對此不關心或者不太關心,例如當發下批改過的家庭作業之後,許多學生不會或者不經常翻看自己的作業情況,另一方面部分學生改錯時依賴教師的講解。

  作業是對每個學生課堂學習的延伸,也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檢測,因此作業完成的情況在某方面會成為學生獲得知識多少的直接反映,但是就目前大量專家學者的研究結果來看,學生對於作業的本質的意義已經不能認識了,有部分學生對於作業的熱情度不高,因此對於作業的對與錯也就不上心,對於錯題的矯正也就持不關心態度,非但沒能使其發揮存在的功效,反而成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基於此,筆者建議今後的研究方向更應該朝著教師幫助學生養成主動矯正錯題、收集錯題及時翻看錯題,隨時再練錯題的習慣,並且如何對於數學錯題進行歸類整理的提供適量的建議的方向。

  六、學會反思質疑,查漏補缺知識點並培養創新能力

  任何發明創造都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數學問題產生質疑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提出問題比回答問題要更加重要。在課堂教學或者生活中引導學生反思數學現象,提出數學問題,以此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學習熱情,但是筆者認為,學生若能夠先將課堂上所學的基礎內容進行知識內化與融會貫通,然後再運用到生活中就會有更大的作用。基於此,筆者建議本研究的方向朝著學生對於作業的反思進行,對於錯題進行反思質疑,對於不同類題型進行反思質疑。

  七、加強合作探索,在相互幫助中學習進步

  自主、合作、探究是現代教學理念的一種思想,是良好學習習慣的一種最高境界。合作、探究學習有利於培養小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意識,並在合作中激發學生創新的火花。教師要有意識地組織、指導學生的合作學習,訓練高效合作學習行為。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充當“管理者”“促進者”“諮詢者”“顧問”和“參與者”等多種角色,旨在促進整個教學過程的發展,使學生與新知之間的矛盾得到解決。教師不再把自己視作為工作者,而是合作者。使學生在合作學習的實踐中儘快掌握合作學習的要領,並形成習慣,從而使合作學習成為學生自覺運用的高效的學習方式。

  學習的能力和學習的習慣只能在學習中形成和發展。因此教師要更新觀念,積極進行教學改革。選取最能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在教學基礎知識的過程中教學習和思考的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