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金融風暴認識本科論文
華爾街金融風暴的形成,引發了世界各國的金融動盪,最終導致了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各國經濟因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華爾街金融風暴看縣域開發區的融資
隨著雷曼兄弟破產,華爾街金融風暴成為世界媒體關注的焦點,各國從政要到普通市民,無不感到憂慮,世界每一個角落的投資者,都充滿著恐慌。地處204國道和沿海高速公路之間的蘇北某縣,在轄域內進行了大額民間融資,用於開發區北區的建設。筆者偶發聯想,將它與華爾街金融風暴聯絡起來。著重從下面幾個層面進行比較:
一、從次貸受貸方的心態,看縣域開發區主管的動機
華爾街金融風暴追根溯源,是2006年春開始逐步顯現的美國次貸。次貸之所以能掀起蝴蝶效應,是由於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本質上是建立一種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美國控制了貨幣發行權,面對歷次金融危機的化解,最終都會落實到美元貶值上來,讓全世界來為美國買單。另一方面,在格林斯潘執掌美聯儲19年裡,長時間採用了低利率政策,來刺激經濟增長。這種貨幣政策,影響著美國人的消費觀念和生活習慣,這正是著名的寓言故事中,中美兩位老婦在天堂相遇時,關於住房問題的討論,雙方為何採取不同做法的原因。在美國,寅吃卯糧、超前消費早就成了一種時尚。如今,超出自身經濟承受能力的負債,瘋狂地透支未來,已成為美國的社會問題。沒有收入保障和還貸能力的人,儘管自己信用狀況較差,其他負債也很重,仍然會對窮人實現買房夢的創舉——-次級按揭貸款十分青睞。他們的想法是:舉債過日總是合算的,先用低息貸款買房,幾年後房屋升值,哪怕利息提高,你支付不起,房子拍賣也能賺回一筆 ,跨大步冒風險 ,也沒什麼可怕的。
蘇北某縣域開發區主管在融資問題上的動機:一是急於求成。該縣2007年GDP僅為107.9億元,人均10890元,比全市人均18000元低40%,列全市之末,在全省也是倒數的行列。在人口僅為某縣一半的鄰縣,成功招商多個超大規模專案後,2008年GDP有可能超過某縣,某縣所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幾年來,臨近204國道的開發區南區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縣域經濟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但畢竟沒能引進可以帶動縣域經濟發展的大型核心專案,南區建設顯露疲態。在沿海高速公路邊上,開始開發區北區的建設,就成為擺脫困境的希望所在。二是不惜舉債。開發區的北區建設,所需資金對於捉襟見肘的某縣財政來講,當然是無能為力,畢竟是長期依靠省財政補貼過日子的。轄域金融機構從自身風險角度考慮,不願投放過多的資金,2007年末全縣金融機構的各項貸款總額僅增長9.3%,遠低於GDP的增長率15.6%,即使有閒置的資金,寧願拆借給別的金融機構,也不想冒險。要想能實現築巢引鳳、借雞下蛋的構想,舉債度日無疑成為選擇,自然就將希望引向了民間融資。三是孤注一擲。儘管國際國內的經濟形勢不如人意,但決策層必須有所作為。畢竟機遇和風險並存,放手一搏,破釜沉舟,也許能闖出一番新天地。
二、從授貸方採取的做法,度開發區融資出資人心思
美國長時間採用了低利率政策,美聯儲貨幣發行過多,出現了流通性過剩,次級抵押貸款公司和銀行,為了給過多的資金尋找出路,並獲取高回報次級貸款利率通常比一般抵押貸款高出2%至3%,肆意降低了貸款稽核標準,不遺餘力地為“次級信用”的購房者提供貸款。這種貸款被當做窮人實現買房夢的創舉,不要求首付,通過“不查收入、不查資產”、可以隨時調整還款比例、前幾年只付息而不用償還本金等手段來引誘潛在的購房者。以往備受冷落的大批信用記錄不良者、收入低或不穩定者成為次級抵押貸款公司和銀行的客戶。次級抵押貸款公司和銀行在過去的幾年,通過刺激次級貸款的方式,聚斂了驚人的財富。次級抵押貸款公司和銀行對高收益、高回報的瘋狂追逐,還演變出許多名目繁多的花樣,讓人眼花繚亂,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
筆者曾在某縣的縣中詳細瞭解融資的具體事宜,想看看地方政府下發的檔案或通知,經辦融資事務的縣財政局一位副局長回答沒有我估計:內部的會辦紀要肯定有,他說是這樣操作的:出資人單位作為擔保方,縣財政局為開發區融資牽頭,融資年利率為14.4%,每半年結息一次,到指定銀行繳款,然後轉換收據,收據上蓋有融資方開發區財政所的公章,同時,出資人所在單位也加蓋公章。融資過程就這樣簡單。開發區的民間融資非常順利,僅用兩天時間,在縣中就募集1000萬元,在縣實驗小學和 現代 教育中心也募集了1000萬元,出資人的踴躍程度,超出了想象。出資人心態為:一是趨利性。高回報點燃了出資人的熱情,更有甚者,自己手裡資金不寬裕,還從別處借錢來融資。二是盲從性。開發區的的融資,僅是口頭上的信用擔保,手續不太完備,期限也不明確,卻無人關心政府的檔案或通知有沒有;更沒人關心政府的負債經營,能不能抱回金娃娃,出資金人是否可以從中分一勺羹;大多是看到別人集資了,自己也就跟著集資。三是僥倖性。對融資的收益上心存僥倖,也許築巢就能引鳳,借雞就會下蛋;對可能出現的風險心存僥倖,即使融資的效益不理想,畢竟融資涉及的面很大,到時地方政府也是無法迴避的。
三、從次級債的形成,想開發區融資的潛在風險
次級按揭貸款的貸款者,往往高估了自己的 經濟實力進行房屋購買,採用遞增的還款方式。三四年後付不起利息的人越來越多,未能如期還款而被收回抵押房屋的美國人不斷增加。導致次級抵押貸款公司和銀行不得不成為房東,大量房屋被收回空置,引發房價下跌。問題遠非僅僅到此,在發行次貸時,為了資金儘早回籠,再去爭取更多的次貸市場份額,不遺餘力地通過投資銀行,將把這些次貸打包,發行債券,包裝上市。經過著名評估公司的信用評級、知名保險公司的風險擔保等等,使按揭貸款的證券化和衍生工具過於複雜,透明度反而降低,市場參與者無法獲得透明、可信的資訊。按揭貸款的證券化和衍生工具的快速 發展,以及各個環節的槓桿
率的不斷放大,加大了與次級貸款有關的 金融資產價格下跌風險的傳染性與衝擊力。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破產前的槓桿率竟達到了三十倍。美國奉行的是政府不干預政策,一切由市場來約束,依靠金融機構自身的監管形同虛設。金融風暴還與道德風險的存在有一定的關係。美國金融機構高管們令人羨慕的高收入,往往是與公司的益績掛鉤,風險和收益的不對稱,必然使得收益的最大化具有相當誘惑力。
某縣域開發區的的融資,屬於地方政府債還是公司債,無從認定,但潛在的風險是不容忽視的。一是推出時機。當前經濟的巨集觀背景,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華爾街金融風暴對 中國的實體經濟,已經產生了衝擊,無論從媒體報道,還是走街串巷作實地調研,都可以感受到。它的影響到何時能結束,現在誰也下不了定論,此時推出融資是否合時宜,有待商榷。二是透明度風險。透明度在識別風險、評估其嚴峻性時是必須的。某縣域開發區的的融資,可行性認證的過程、資金的募集、資金的管理、資金的的使用和全過程的監督等等,可供考究的公開資訊很少,透明度的降低,極易產生風險。三是道德風險。由於某縣域開發區的管理體制,也存在著風險和收益的不對稱,這樣在募集資金的使用中,道德風險就不可避免。
亞當?斯密認為:經濟發展主要是個人和 企業家的事情,政府的主要職能則是維護公平和正義,保護個人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從這個意義上講,地方政府能做好自己應該做的工作,就已經很了不起。而凱恩斯的觀點:巨集觀的經濟趨向會制約個人的特定行為。從這個角度看,地方政府在開發區的建設中也可以有所作為。因此地方政府應做好系列工作。比如改善軟環境建設比起硬環境建設更加重要。設法提高工商、稅務、金融、通訊、 交通、電力和治安等等的服務質量和效率,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使開發區更具吸引力。另一方面,在轄域內企業上下游的的產業配套上,多下些功夫,建立全方位多層次服務體系,幫他們牽線搭橋。這樣,開發區就可以用低成本,給企業帶來大實惠。再者,提高開發區政策和資金使用的透明度,讓市場紀律發揮作用是關鍵。提高了透明度,就會讓出資人和社會公眾,參與了資金運作過程的監督,從而確保融資的效率。最後,要完善開發區的運作機制,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從制度上嚴懲和防止道德風險的產生。
參考 文獻:
[1]次貸研究課題組 著《次貸啟示錄》 中國 金融出版社2008-04-01出版
[2]荷曼.瑞斯勃格《美國次貸引發對金融穩定的再思考》《中國金融》2007年第12期
篇2
淺談華爾街金融危機與中國經濟
摘要:華爾街金融危機爆發後,世界經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響。本文分析了華爾街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在金融風暴下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及中國經濟發展得到的啟示。
關鍵詞:華爾街;金融危機;中國經濟
華爾街曾經的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黯然宣佈將根據美國破產法案第11章向紐約南區美國破產法庭申請破產保護。雷曼兄弟歐洲子公司也在同日宣佈破產,股價當時已經跌至21美分;同時,美國銀行出資500億美元收購華爾街第三大投行美林證券全部股份。世界三大評級機構下調全球最大的保險商AIG的信用評級,並至少下調兩個級差,使得AIG面臨巨大壓力。標準普爾將美國最大的儲蓄銀行華盛頓互惠銀行的級別下調至垃圾級別。同時,紐約股市三大股指巨幅下挫,其中,道瓊斯指數狂瀉504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急跌81點,標準普爾500指數重挫59點,為“9・11”事件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恐懼沒有停止,市場恐慌情緒仍在加劇。被稱為“債券之王”的投資經理比爾・格羅斯說,雷曼公司破產將引發“金融海嘯”。而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更是稱美國已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中。
隨著美國“次貸危機”嚴重後果的逐步擴散,已經嚴重地影響到全球經濟的發展。中國經濟在面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同時,還面臨著國內經濟下滑的可能。在世界經濟風暴陰影下的中國經濟走向如何?中國的金融業應從這次金融危機中吸取怎樣的教訓?這些值得我們認真分析。
一、華爾街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
1、“次貸危機”已經並將繼續對美國經濟、全球經濟的發展產生巨大負面影響,使全球經濟發展放緩,市場需求減速乃至降低,從而對中國經濟發展中“出口”這一支柱產生較大影響。在全球經濟發展正常的情況下,國際市場對吸收中國近年來形成的過剩生產能力有很大作用。國際市場不景氣,必然加劇中國國內市場的競爭,使過剩生產能力的消化問題日益突出。
2、中國商業銀行所持有的,大部分是美國公司債券或股票。以目前投資美國雷曼公司金額最多的中國建設銀行為例,其持有的雷曼公司相關債券共計1.914億美元其中次級債券僅0.5億美元,約佔2008年6月30日建行總資產的0.019%。由此不難看出,雷曼等美國金融機構的破產對中國金融機構的影響有限,更難對中國的金融體系形成較大沖擊。
3、這次金融危機實際上造成了財富全球化條件下的財富危機。中國金融企業握有的美國金融資產,仍然存在潛在的較大風險。美國金融機構暴露出的問題,對中國有關金融機構的打擊,同樣對中國經濟,尤其是虛擬經濟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同時也導致了全球經濟不景氣,可能導致“熱錢”迅速流入中國,加大了巨集觀調控的難度。
4、需求的萎縮,將是中國在這次金融危機中面臨的最大問題。美國作為中國的第二大出口市場,其經濟衰退所導致的民眾信心不足及購買力的萎縮,會使中國的出口面臨需求下降的局面。中國海關總署在9月22日釋出的分析報告中指出,今年1~7月,中國對美國出口額為1403.9億美元,增長9.9%,增速下滑8.1個百分點。這是自2002年以來,中國對美國出口增速首次回落至個位數。儘管消費需求萎縮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在短時間內不會顯露,但它遲早會到來。因此,中國公司最好根據兩年或更長的時間跨度,來調整對美國出口的預測。此外,由於美國市場的表現勢必會影響到其他國家,全世界的消費開支都可能隨之下降,並對中國公司產生額外的壓力。
二、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
1、中國工業發展依託的能源、資源呈現全球性短缺、價格上升的狀況。
2、由於中國工業規模空前擴大,中國工業原來依託的國內能源、資源供應,已經難以滿足規模擴大的需要。巨大的生產規模,使我國許多產業的產業鏈條加速向國外延伸。對能源、原材料的需求仍將推動工業中間投入的成本提高,從而在整體上推動工業品的成本提高。
3、隨著我國政府、公眾對環境保護的高度重視,企業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投入不得不隨之提高。隨著城市化的程序,保護農業耕地日益嚴格,土地價格的上升是長期趨勢。勞動力成本也在逐步提高。
4、由於政府對某些生產要素仍實行一定程度的價格管制,我國的能源、資源價格只反映了資源開發成本,沒有全面覆蓋環境成本和安全生產成本,資源稅也低。資源性產品和公共事業性產品價格普遍偏低,使價格扭曲,導致能源、資源的極大浪費。能源、資源價格形成機制逐步市場化,將在中短期內,成為推動工業產品成本上升的重要因素。
5、由於出口減少,過剩的生產能力將對國內市場形成衝擊,進口能源、礦產品價格上漲的同時,國內價格面臨著進一步下跌的趨勢,企業經營將會更加困難。
三、華爾街金融危機對中國銀行業發展的啟示
1、從國內房地產市場看,持續不振影響了銀行業的經營風險,房地產市場的長期調整也會引發銀行信用違約的產生,從而對經濟發展造成影響。近年來,出於戰略調整和經營轉型需要,境內商業銀行普遍將個人信貸作為一項業務和收入的主要增長點,但在目前資產價格快速攀升、未來回調壓力加大的背景下,並不能簡單地將個人貸款或消費性貸款視為低風險貸款而不加選擇地大力發展。
2、有些言論大力鼓吹放鬆監管,鼓勵金融創新和發展金融衍生產品,實際上,無限制的金融創新是很危險的。金融衍生產品在組成過程中依賴於很多數學模型,這些模型包含了很多概率、機率,這些概率在現實中很難模擬,其中必定有估算誤差的成分。雷曼事件後,美、英證監當局均封殺金融股賣空交易,說明股指期貨的賣空機制對正股有很大殺傷力。
我國的金融創新須有所限定:創新方向應是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和低風險的產品,對無限風險的股指期貨產品,目前應該推遲。經驗表明,亞洲僅日本日經指數、中國臺灣股票指數兩大指數的期貨成功,其他的如港股、納斯達克均未成功。
3、以往我國企業融資都是以債務融資為主,而這種債務融資又往往以資產抵押為核心模式,這種模式的弊端在次貸危機中已經顯現。雷曼雖在6100億美元債務的情況下仍有6390億美元資產,資可抵債,下場卻仍是破產。
對中國而言,應淡化陳舊的以資產為抵押的貸款模式,發展出一種以未來合同、現金流為抵押的貸款模式。只有改變貸款模式,從債務融資模式轉變為以現金流為核心的抵押模式,這樣才能有效降低金融風險。
4、次級債危機迅速由信貸市場傳遞到資本市場,並對信貸市場造成重大打擊,說明在產品創新不斷加快的現代金融體系中,風險的跨市場傳播較以前明顯加快。銀行資金進入股市也對商業銀行的資金安全提出挑戰。從商業銀行自身來說,應自覺高度關注信貸資金流向股市引發的信貸風險,從加強信貸審查、貸後管理等多方面防止信貸資金進入股市。
總的說來,有人預計金融風暴的影響將持續三至五年,但以己之見,由於與發達國家市場的聯絡較小,一些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及一些東南亞或非洲國家受到美國金融危機的衝擊會小些。尤其是中國的金融政策是十分穩健、安全的,因此,此次由華爾街而始的金融危機對中國產生的影響將是有限的。當務之急,中國公司應該對發展中國家的市場投以更多的關注,以努力彌補因美國市場萎縮造成的損失。在採取了正確的應對策略之後,中國經濟依然會健康發展。
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這次始於美國的金融危機也不例外。雖稍受波及,但只要我們能夠及時地總結教訓,必從中受益,會使中國的銀行業發展少走許多彎路,規避許多風險。
責任編輯:吳之銘
參考文獻:
[1] 王冉.華爾街金融風暴與下一個機會[J].法人雜誌,2008,10.
[2] 潘清.華爾街金融風暴離中國有多遠[N].中國資訊報,2008-9-22.
[3] 楊柳、王建剛、陳剛.“9・15” 華爾街金融風暴紀實[N].中國市場,2008-10-8.
[4] 農家田.華爾街金融風暴撼動全球金融價值觀[N].民營經濟報,2008-9-17.
[5] 李廣峰.華爾街金融風暴與超常規危機[N].招商周刊,2008-9-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