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平面設計論文

  計算機平面設計行業作為知識型的服務產業,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商業社會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中高職

  1中高職計算機平面設計課程體系銜接基本原則

  1.1滿足學生不同需要

  以就業為導向,培養高素質、懂技術的職業技術人才一直是政府引導職業教育的方向,也是評價職業教育成敗的重要標準。職業技術教育是與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聯絡最為密切的教育型別,職場視角下計算機平面設計職業技術教育,知識、技能、素質必須協調發展,不可偏廢[3]。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正處於職業形成的重要階段,是個體職業心理髮展的一個重要時期。根據我國當前的職業教育體制,大部分的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一般畢業後直接進入職業領域,面臨當今社會激烈的職業競爭,而這時的職業選擇將直接影響他們以後的職業發展。因此,中高職課程體系的銜接,既要考慮到中職生畢業後立即就業的需要,同時還要考慮到一部分中職生繼續學習,進一步拓展和提高自身職業技能的需要。

  1.2符合中高職學校自身實際情況

  在中高職課程體系銜接的實施過程中,要建立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三位一體的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課程體系。首先是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專門組織編制和審定統一的課程體系,它決定一個國家職業技術教育的質量,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和強制性,主要體現在不同階段的教育性質和培養目標,制定職業教育課程標準等;其次是地方課程,由省一級的教育行政部門或其授權的教育部門依據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民族等發展需要而開發的課程,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資源,反映職業技術教育的地域特點,增強職業技術教育的地方適應性;校本課程是在實施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前提下,主要有本校或校際之間的專業教師通過對本校學生職業技能的需求進行評估,充分利用當地社群和學校的課程資源,根據學校的辦學思想而編制、實施和評價的課程。國家、地方、學校三級主體在課程開發方面的許可權和側重點不同,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共同滿足現代社會對多元化職業技術人才的要求。

  1.3中高職之間的區別與聯絡

  中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面向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以及具有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的中等應用型人才和勞動者,中等職業教育要以職業素質、能力為根本;高職教育則從高等教育的要求出發,在普通高專的思維慣勢下,對中職知識結構的擴充套件、職業能力的提高和專業技能的提升。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應體現出層次內涵上的差異,在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定、職業技能評價,以及招生制度上體現出中高職教育之間的區別與聯絡。

  2基於中高職一體化視角下中職平面設計專業課程設定的設想

  2.1正確認識中職院校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發展規律

  當前職業學校在校生一般在15~21歲,是從“自然人”向“社會人”轉變的關鍵時期,處在個性發展和人格成熟的重要階段,面臨著家庭、心理、情感以及人際關係方面的問題,需要在選擇的過程中學習和完善自己。對於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說,學生一般為15~18歲,學生尚未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他們的心理狀態還不成熟,在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因此中職學校在指定培養目標時,既要與整體目的保持相對一致,又要使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教學體系保持一定的相對獨立性,既要考慮到中職學生進入高職學習的需要,又要照顧到大部分中職畢業生工作所要求的基本文化與一般技能需求。根據其身心特點把握好職業觀、知識結構、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激發,為其職業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礎。

  2.2建立系統的中高職一體化視角下的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教學目標體系

  解決與高職課程銜接體系,首先應解決好中高職培養目標定位的接軌,注重二者差異性。中等職業教育和高職教育都屬於職業技術教育,因而培養目標既具有一致性也具有差別性。當前中高職培養目標忽視了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之間的差異性,存在著能力培養的重複現象。其次要體現出層次性特點,中職教育強調的是有一技之長,如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其核心是強調培養實用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主要面向設計公司、廣告設計公司、印刷設計公司、品牌設計公司、文化傳媒公司、報社、雜誌社和出版社,以及具有平面設計部門或平面設計崗位的企事業單位等行業企業,培養掌握平面設計人員所必需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而高職的目標定位應該表現在高層次、高技能性,強調培養一線應用型、管理型和高技能型人才,要比中職教育有更深更廣的專業理論,更新更高的技術水平,以及廣泛的適應性,特別是要有更強的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4]。二者基本專業知識、技能和素質方面相近,但高職教育在高新知識、技能、管理能力和綜合素質方面要比中職教育要求更高。

  2.3建立以職業技能培養為中心的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課程體系

  由於我國的職業教育並不是源於工業化程序的自然需要,人們往往把它作為普通國民教育的一種附屬、一種補充。在課程設計時首先考慮的並不是培養目標的需要,而是強調職業教育學歷與普通教育學歷在知識體系和知識層次上的可比性,強調課程結構的學科特性和教學過程的整體性,職業教育課程體系與培養目標脫節,失去了中職平面設計專業課程體系的特色。針對中高職課程銜接的問題,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的課程設定體現出以下特徵:首先,構建能力本位的課程體系。要打破學科本位的傳統課程開發模式,構建能力本位的模組式和專案式課程結構體系。針對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和技術領域的實際需要,依據學生個體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的不同,根據畢業後可能從事工作的特點,將課程分“寬基礎”課程、“厚專業”課程和“活模組”課程等三大類課程體系,以工作任務為參照點,構建模組化的課程體系。其次,構建全國統一的職業資格證書體系,如中等職業技術院校的學生要求通過高新技術考試,計算機一級、二級考試,計算機中級操作員考試等。職業能力的對接是中高職一體化的一個重要方面,課程教學要以培養學生職業技術能力為中心,科學設定學生職業技能考評方法與手段,構建全國統一的職業資格證書體系。同時強化行業和企業部門之間的積極協作,通過學生每年到工廠和企業參加見習和實習,以及由企業提供專業人才到學校培訓,提供技術支援。加強對職業資格的考核與管理,使職業資格證書在各個行業中得到廣泛的認可,這樣中高職課程的無縫銜接才會成為可能。教育部門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特點,針對不同就業崗位群體設定不同等級的職業技術資格證,構建一套合理有效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體系。根據職業分類、標準與鑑定考核要求,確定從初級到高階的能力標準和人才層次結構,實現職業技能的全面對接。再次,加強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素材的教材化研究,編制層級教學單元和職業教育教材。按照不同職業對人才職業技能要求層次的不同,制定出職業教育的標準教學單元,並按照程度分為由低到高的不同層次。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採用較低層次,而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採用較高層次。課程銜接體現為教材的銜接和教學目標的銜接,根據不同課程的知識和能力結構設計教學單元,進而設計成不同的學歷層次,使中高職課程的層次分明,並有教育部加強對職業技術教育教材的統一編制,考慮中、高職學生的特點,進行統籌管理和巨集觀調控。

  2.4加強中高職院校之間聯絡

  首先,課程開發,課程建設必須緊跟企業生產實際,根據中高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各自的培養目標,對於中高職相同的課程,如計算機基礎、廣告設計、速寫與色構、Photoshop製圖、網頁設計、CorelDRAW/Il-lustrator、Autocad課程等,以中職學校教師為主體,高職學校教師參與進行課程開發;對於高階技能型人才培養所需要的其他課程,以及不同課程在實踐中的聯合應用,如Java程式設計、Photoshop、dsMAX課程、ado-bepremireCS4、adobaftereffectsCS4實訓專案、數碼攝影及後期特效,由高職學校教師為主題進行開發。在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的課程上,中職學校重在從業證和初級證書的課程,高職學校重在中級證書和高階證書的課程。中高職學校教師聯合開發網路教學資源,包括課程教學大綱、教案、課件、教學案例、微課教學、試題等,供區域內全體中高職學校共享共用。其次,實踐教學,在實行校企合作的基礎上,中高職教育校內實訓基礎可統籌建設和使用,在充分了解企業對人才需求的前提下,實現資源共享,為行業、企業及其他成員學校教職員工培訓和人才培養提供專業服務。建立互聯互通的網路課程體系,可實現學生在中高職之間課程互選,所取得的實踐技能水平評價和學分能互通互認。實訓基地也可以擴大與行業、企業和區域經濟的聯絡,實現優勢互補,形成中高職院校、企業合作共贏的利益融合體。再次,師資隊伍,通過彙總區域教師資訊,建立中高職一體化的職業教育專制教師資訊庫,採用柔性交流的形式,允許教師校際兼聘,鼓勵優秀教師跨校教學,逐步實現區域內中高職學校教師的互聘共享。中高職院校根據各自需求,統籌聘任兼職教師到學校講課、指導學生實習、開設講座、參與專業建設等,實現中高職學校間兼職教師的互聘共享。

  3結論

  專業建設和課程設定是職業技術院校辦學的核心,而中高職職業教育的銜接問題是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的問題,是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和國民教育體系發展的必然要求,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因此,需要統籌規劃,把中高職職業教育的課程體系銜接起來,打破現有職業教育間的屏障,建立起科學合理的職業教育新體系,降低教育資源的消耗,提高不同層次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質量,滿足現代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範文二:計算機平面設計教學中造型設計探析

  1造型能力的培養

  正如培養學生審美的眼睛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一樣,造型能力的培養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更是一個漫長的、循序漸進的積累過程。中職學生學習專業的課時量非常少,怎樣在有限的課時內有效地對學生進行造型能力的培養,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落實。

  1.1造型知識的積累

  中職學生有一個普遍的優勢,就是他們的模仿能力特別強,一個案例傳下去,教師只要演示一遍學生馬上就能會,但如果不演示學生學習的效果就不理想,要讓他們創作更是難上加難,無從下手,原因很多,不能一味地責怪他們懶。學生不能進行創作的根本原因是頭腦裡沒有“形”,心中無竹如何畫竹?我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循序漸進。首先是多看,看資料、看別人的設計、瞭解優秀作品的創意和製作,然後臨摹,接著部分參考,為我所用,最後是相應的主題小創意,比如:給學生一個方形的紅色塊,要求他們隨意改變,這時很多學生會將其與五星紅旗聯絡在一起,我就提示他們不要固定自己的思維,排除五星紅旗,應該是每個人變的都不一樣的。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意能力一開始總是有限的,變不出特別有意思的圖形,這時我會任意發揮一下演示,告訴學生要打破原形,打破自己的固有思維,不要問我做的是什麼,你覺得好看就行,在這樣的啟發下,學生再發揮想象進行第二次造型,然後學生互相交流討論。每次課進行這樣一個系列的小訓練,開始可能會顯得很幼稚,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後學生的造型能力會有所突破,而且,Photoshop強大的繪圖功能和軟體本身自帶的一些形象也為我們創造形象生動的藝術形象提供了有力的幫助。現在,電子產品五花八門,相當普及,學生獲取各種資訊的渠道也相當寬廣,只要教師積極引導,學生獲得相關知識還是可行的,見多自然識廣。只要學生能夠積累和掌握一定的造型基礎知識和技巧,創作的問題也就不那麼難了。

  1.2瞭解造型藝術的基本要求

  藝術造型的設計通常緣於設計者的個性與學識。形象新穎、生動、美觀,能吸引大眾的眼球並獲得大多數人的認同是造型設計的最終目的。時尚、精緻、高階大氣永遠是設計的流行風格,任何時候都不過時。如何破除陳規,打破自己的思維定勢,拓展自己的設計思路,設計出超越自己和前人的作品,是所有設計人員和設計專業的學生頭疼的一個問題,成功的設計不僅要有功能性,同時,造型也必須具有好的視覺美感並能給人以情感體驗。

  1.3掌握圖形創意與設計的原則

  結構與材質的合理運用,幾何手法與個性設計相結合,創意與製作淋漓盡致地表現是現代設計的主要特徵。如何把自己的創意與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將人腦與電腦有機地結合起來也是平面設計教學中教師需要有效引導和加強指導的。結合現在學生對動漫的興趣和愛好,我發現,要使他們中的一部分設計卡通形象好像並不是特別困難,這使我非常有興趣,有效地指導和合理的應用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比如將多個大小不一、形狀不同的幾何形進行隨意堆疊擺放,會產生什麼樣的影象?不要問是什麼?只需要說有沒有意思?許多學生深受啟發興趣盎然,玩的不亦樂乎。一切形象都由點、線、面構成,造型的設計說到底就是基於點、線、面而來的各種幾何形狀的重新組合從而賦予人們視覺感受上的新形象。在這一原則下,給學生們講解一些圖形創意的基本形態,圖形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等,學生會更加容易接受。由此我體會到對於我們的學生,我們要是能做到將深奧抽象的專業知識簡單化,利用他們能接受的方式傳授給他們還是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的。

  1.4解決設計中的構圖問題

  在教學中,構圖問題實際也是造型的一部分,因為構圖直接確定了畫幅形狀、體現主題、突出主要形象,同時還能製造意境,創造出具有形式美感的視覺效果。有的學生一門心思作圖,結果卻發現所作的圖不在畫面合適的位置,使整個畫面出現不協調的局面。如果僅僅以概念的形式進行講解什麼是構圖,學生肯定不容易理解,還會產生厭煩情緒,我就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回答並思考。比如:你拍照時如何取景?為什麼?你如何買鏡子?為什麼?等等。讓學生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什麼是構圖,再以一些構圖合理和構圖不合理的圖片展示,通過直觀的對比進一步闡述構圖在設計中的重要性。以上四點,看起來寫了那麼多,但實際教學中都是隻需要集合在案例中反覆強調的,運用的多了,學生也就熟悉了,造型能力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升。

  2熟練的電腦繪製能力

  計算機平面設計已經遠不是技術的問題,而是技術和藝術的完美結合,計算機只是設計的載體,是設計者手中的畫筆,而對於這個畫筆使用的熟練程度很直接地反映設計者的設計能力。設計是一門視覺藝術,其中的奧妙浩瀚無邊。造型是設計的靈魂,它的形象,帶給人們視覺的、生理的和心理的無窮享受,想要學好這門課,需要博覽群書,刻苦的鑽研和大量的實際操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