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加強農村社會管理論文

  目前,我國較為重視農村發展,做好農村社會管理工作有助於我國更好的提高農村人們的生活水平。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農村社會管理論文的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農村社會管理論文篇1:《如何加強農村的社會保障管理》

  1.我國農村社會保障的現狀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農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農民的生活水平在大幅度的提高,農村的各項事業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是與現在情況不相適應的是,我國的農村社會保障管理相對落後,廣大的農民一直處在社會保障網之外,他們的生活情況和生老病死大多數都是由個人和家庭負責,這種情況的存在不利於國家深化對農村的改革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最重要的是不利於整個經濟社會、城鄉的協調發展。

  1.1農村的社會養老措施不理想

  從社會保障費用的支出來看,占人口總數80%左右的農民的社會保障支出費用所佔比例只是十分之一,而占人口總數20%的城鎮居民的社會保障支出卻有十分之九,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城鄉差距不斷的擴大,主要原因就是農村的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對農民的養老問題不夠重視,尤其是貧困偏遠地區。民政部自1986年起就開始對農村的養老保險問題進行積極的探索和解決。在各個地區的試點活動逐步開展,雖然表面上看農村養老保險的工作開展的不錯,但是實際上在具體實施的方面開展的並不理想,參加保險的人數並不夠多,推行的也不夠全面,經過了好多年的開展和執行,仍然只有12%的農民參加到了農村養老保險的活動中,仍有88%的農民遊離在社會保障之外。

  1.2農村醫療保險系統不完善覆蓋率低

  雖然很多地區努力恢復合作醫療,但是由於缺少國家給予的經濟支援和有效的制度規範,所以恢復的情況並不理想。目前,我國農村地區的醫療保險覆蓋率十分低,即使是在新建的農村合作醫療的高峰期,合作醫療人口的數量也十分低、覆蓋率也不夠廣泛。另外,根據我國衛生部的調查顯示,有86%的農民還是沒有任何的社會醫療保障,仍然在看病的時候是自費。

  從社會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具體實施情況來看,大部分的農民仍然是處在社會保障網之外的。

  2.現行的農村保障存在的問題

  2.1農村社會保障資金的來源狹窄、覆蓋面小

  我國農村的社會保障資金來源不夠合理,沒有體現全社會的責任,在保險金的基礎上,堅持以個人的納稅為主,集體的補助為輔,國家給予政策的扶持原則。這樣的規定下,使國家所體現的責任過小,對農村建設的投入過少,這樣使農民和貧困地區沒有經濟能力能夠承擔社會的保障資金。社會保障資金獲得的渠道也狹窄,與城鎮的社會保障覆蓋面差距過大,而且,農村的社會保障包括養老、合作醫療、低保、特困戶基本生活補助等社會救濟。

  2.2農村社會保障管理不夠科學

  現行的農村保障專案管理十分混亂,規模不夠科學規範,存在管理體制不合理、保障資金成本高和基金運營的不合理等問題。農村社會的保障水平低還集中體現在對保險基金的管理上,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基金多是從地方徵繳、管理和使用的,缺乏有效地監控和管理,導致我國農村基金的使用存在著很多的風險。

  2.3農村社會保障缺乏法制的保障

  從我國農村目前的社會保障立法情況來看,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雖然在過去我國的農村社會保障方面有一些法律法規和條文規定,但是大多是單項的、功能單一的、存在漏洞的,沒有形成有機合理的法律體系。我國迄今為止仍沒有一部專門性的有關社會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規,只是可以在相關的法律中找到一些關於社會保障問題的條款,沒有完整、可造作性強的程式。

  3.

  3.1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地制宜,平面展開

  社會保障的管理要先從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開始,創造保障條件,逐步分層次開展。在 經濟相對落後的貧窮地區,要有機地把 社會 保險與救濟 工作相統一,扶持貧困特困戶參加到社會保險中,提高他們脫貧致富的能力。黨和國家也逐漸認識到農村是我國醫療衛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幾年來,先後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來逐步完善新型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主要堅持以農民自願為主,以大病統籌為主,輔助兼顧小病,農民承擔一部分,剩下的由國家或地區進行補貼,由此建立起合作醫療基金,農民可以按比例報銷醫藥費。自2003年開始在部分地區進行試點後,全國農村基本上實現了醫療保障。幾年來的試點工作已經初步看到了成效,有效地減輕了農民看病難負擔重的問題。

  3.2建立起完善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農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國為保證農民貧困人口收入難以維持在最基本生活水平的人口而建立的社會救濟制度。傳統的救濟方法的實施範圍面窄,覆蓋率低,而且標準偏低,難以保證救助物件的基本生活水平;保障工作的隨意性大,缺少科學性和貫徹性;救濟的方式多是臨時救助較多。目前,我國農村貧困的問題還是很嚴重,城鄉差距大,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並建立起完善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成為大家關注的 熱點問題。這就需要制定科學的保障標準,確保標準的實效性、要合情合理,能夠正在的解決農民的生活問題。

  3.3探索建立健全農村的養老保險制度

  受我國傳統 文化的影響,農村的養老保障多是由家庭完成的。目前,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已達到1.34億,超過我國總人口的10%,其中65歲以上的老人達到了1.1億,佔我國總人口的8.5%。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已經越來越突出,解決這一問題以及迫在眉睫,在 發展市場經濟的今天,建立在自然經濟上的家庭保障功能已經降低,特別是 計劃生育政策之後,獨生子女家庭增多,青年人的價值觀念發生轉變,虐待老人的現象經常會發生。因此,在農民的溫飽問題解決後,政府還要積極的引導農民開展養老保障活動。

  3.4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和有權威的社會保障機構

  我國的農村發展很不平衡,在同一個地區的村莊之間的收入都相差很大,收入水平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單一的農村社會保障很難滿足不同方面的需要。我國應該建立起以法律為基礎的社會保障體系,鄉村保障和家庭儲蓄保障為輔的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併成立有 財政、民政、勞動等部門共同參與的社會保障機構,來負責農村的社會保障。根本上還是要增加農民的財政收入,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減少對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方面的需要。還要提高農民的社會保障意識,要從 心理上、價值取向上改變,摒棄以前舊的思想。

  4.結論

  農村的社會保障問題是關係到農民的切身利益的社會熱點問題,這幾年來,黨中央政府高度重視農村農民的生活情況、社會保障問題,並按照城鄉協調發展的宗旨進行不斷的完善和改革,進一步的建設和完善農村的社會保障 管理體系,加大對農村社會保障方面的財政投入,讓農民可以享受到公共財政帶來的實惠,確保國家經濟發展的成果能夠惠及到農民,解決農民生活的後顧之憂。所以,不斷加強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的管理勢在必行。

  農村社會管理論文篇2:《農村社會管理體制創新》

  摘要:本文分析了農村社會管理體制創新的重要性,指出當前農村社會管理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創新農村社會管理體制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農村 管理 體制創新

  一、農村社會管理體制創新的重要性

  1、社會進步的客觀要求

  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是繼續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的必然要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是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巨集偉目標、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從社會發展和管理轉變的長遠趨勢來看,社會自主性在不斷加強,社會管理方面呈現出社會化的趨勢。這一趨勢就需要繼續創新當前的農村社會管理體制,進一步加強對農村社會事務的管理。

  2、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根本要求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長期系統性的工程,只有不斷加強農村社會管理體制方面的創新,進一步完善黨對農村各項工作的領導,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偉大目標。

  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在當前的市場經濟社會當中,所有的個體都需要依託社會才能存在,這需要政府職能從政治統治職能的角色轉向全面社會管理角色當中來。

  二、當前農村社會管理存在的問題

  1、農村社會非正式組織相對較少

  當前農村的社會組織方面,大多數農村都有社會基層管理組織,比如醫療衛生機構、紅白理事會、婦女組織等相關組織,但是文化娛樂組織、治安巡邏隊等相關非正式組織卻比較少。

  2、社會事務單方面處理

  農村社會事務處理上,雖然村民和村幹部能正確反映出婚姻關係、家庭關係和鄰里關係等較為和諧,但出現問題之後,多數人一般是採用非正式方式進行解決,有的甚至出現沒有解決的途徑;另外,農村教育事業得到了發展,但當前文體方面的活動還是比較少,還存在村民自發組織狀態。

  3、幹部未認清創新農村社會管理體制的重要性

  當前農村將經濟發展當成是頭等重要的大事來抓,認為農村管理體制是表面上的東西,不如直接經濟效益,更能體現出村幹部的政績。在這種潛意識的支配下,農村社會管理體制的創新被擱置在了一邊。

  三、創新農村社會管理體制的具體策略

  1、加強和完善農村社會管理格局,轉變村級黨組織的基本功能

  將黨支部直接管理生產與管理農村社會事務的功能,逐漸轉變成社會關懷與各方利益協調者的軌道上來,淡化行政色彩,真正將社會、行政、經濟、政黨等歸之於其各自的任務中來。強化村民委員會的社會管理職能和服務職責,加強自身建設、增強服務社會能力,支援農村中的非正式組織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發揮群眾參與社會管理的基礎作用。

  2、探討農村治理的新模式,完善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

  真正去認真探討農村治理的新模式,將農民自治的管理權,交給交予地方人大,這樣做的好處是不僅有效擴大了當地人大的民意基礎,加強了權力機關的權威,進一步理順好了權力系統的內部錯綜複雜的關係,還能通過人大對政府所實行的有效監督,進一步規範了政府本身的指導行為,確保了農村治理模式能夠不斷走向完善。

  另外,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形成科學有效的利益協調機制、訴求表達機制、矛盾調處機制、權益保障機制,加強社會矛盾源頭治理,妥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3、正確引導並規範農村中的非正式組織

  要將廣大的基層農民群眾組織起來,引導並規範好農村當中的非政府組織,一方面就是在制度方面要進行創新,為農村的非正式組織提供法律方面的保障,另外一方面,也應該積極鼓勵多種方式的農民組織的發展,並且妥善處理好正式組織和非正式組織之間的關係,充分認清加強對農村當中的非正式組織的管理,應該提倡並發展村民自治組織建設與扶持經濟合作型組織時,還應該充分認識到其餘非正式組織在農村中的社會地位與影響力,對其社會功能與合理性等方面進行充分調研,正確引導並規範農村中的非正式組織,做到整合農村社會秩序,維護農村和諧穩定。

  4、完善農村社會管理服務和公共安全體系

  加強和完善農村管理和服務體系,把人力、財力、物力更多投到農村,努力夯實農村基層組織、整合基層資源、強化基礎工作,強化農村社群自治和服務功能,健全新型農村社群管理和服務體制。加強和完善農村公共安全體系,健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機制,完善農村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完善應急公共安全管理體制。

  5、提升基層農村領導幹部素質

  大力提升基層農村領導幹部的素質,是創新農村社會管理體制創新的關鍵。一是提升基層農村幹部抓重點,破解農村難題的基本素質與能力,這主要是將發展作為一切中心,將農民增收作為工作的重點,不斷破解在農村社會管理體制中出現的新問題與新矛盾,緊密圍繞這一點來不斷提升領導幹部的基本素質與本領;二是不斷提升因地制宜與分類指導本領,農村社會管理體制的創新,需要始終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做到因地制宜;三是不斷提升依託群眾與服務群眾的本領,在農村社會管理體制創新中,基層領導幹部應該充分確立並且進一步強化依靠並且服務群眾的大局意識,真正深入農村基層,充分了解廣大人民群眾的意願,解決在農村社會管理創新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6、根據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做好群眾思想工作,提高農民整體素質

  按照當前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大力做好群眾思想工作,提升農民整體素質。一是強化形勢政策教育,讓農民群眾正確的認識自我,加強責任感與使命感,增強農民大局意識;二是強化思想道德教育,要在廣大農民群眾當中廣泛開展文明新風教育活動,形成團結友愛的和諧人際關係;三是強化農村科技教育,緊密圍繞著生產發展與農民增收,針對實用技術大力開展培訓與應用工作,提升農民知識技能。與此同時,還應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觀念宣傳教育,增強農民的法制意識,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建立活動。

  農村社會管理論文篇3:《中國農村社會管理》

  [摘要]藉助於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一書對中國現代農村社會現狀進行反思,中國傳統農村屬於禮法社會,現代社會需要農村轉型為法治社會。轉型期不可避免會出現各種問題。《鄉土中國》對中國傳統農村社會研究精徹,本文主要藉助於費孝通先生《鄉土中國》中的重點理論從農村中獨特的鄉土經濟、鄉土政治兩方面展開闡述。

  [關鍵詞]鄉土 傳統禮法 社會管理 農村

  誠如費孝通先生所說:“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裡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①本書中,“鄉土中國”和“中國鄉村”這兩個詞中間可以加上約等於號。“鄉土中國”或可稱之為“鄉土的中國”或“中國的鄉土”。

  一、傳統中國農村的社會管理

  歷史上,中國是傳統農業社會,農業及其承載農業的農村是中國傳統社會最為廣闊堅實的經濟、政治支柱。尤其在封建社會,國家主要依賴於農業,農業在經濟上為國家提供堅實的經濟基礎,在統治方式上,通過將農民束縛在土地上以維持國家的穩定。在軍事上,農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兵員。縱觀中國歷史不難發現,任何一個朝代的覆滅都是因為天災人禍,帝國最龐大的群體――農民階級,失去了繼續存活的基礎――土地。不僅在古代,即使在近代中國,工業化發展水平有限,工業尚未發展到能夠獨立成為國家的經濟支柱時,農業責無旁貸地艱難維持著經濟的正常運轉。

  中國不同於西方社會,工業及早地從農業中脫離出來,成為獨立的經濟組合體之一。但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的經濟政策是絕對傾向於工業,特別是重工業的。為了發展工業,不惜犧牲農業及農民的利益,實行工農業產品價格剪刀差。到了現代社會,工業發展已初具規模,過渡到 “工業反哺農業”的階段。中央及地方提出一系列政策,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三農問題”“農村社群”等,可是,我們尷尬地發現,農業發展並不像工業投入資金、技術即可發展那樣簡單。被稱之為國民經濟支柱的農業及農村、農民以一種“實質上不可或缺,但表面上已被所謂的現代社會排斥”的狀態遊走於現代社會邊緣。

  二、中國農村社會管理的現狀

  難道在建國後的幾十年,中國農村的整體狀態是裹足不前,原地踏步嗎?顯然不是。變動最明顯的就是農村的經濟狀況。那麼為什麼還會出現上述情形呢?這就是研究費孝通先生《鄉土中國》的現實意義所在。

  《鄉土中國》成書於1947年,時至今日,已有60多年曆史,令人汗顏的是,我們發現60多年前的思想在當下的中國農村社會仍然適用。農村的變動發展,不能僅僅淺薄地從經濟上判斷,更為重要的是農村思想觀念的變動。農村中沒有變動的,恰恰是思想觀念。

  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一書中首先對中國農村的整體形態做出評價,引用了著名社會學家迪爾凱姆的團結理論,即社會形態可以分為兩種:有機團結和機械團結,用中國人自己的話來說,分別為禮俗社會和法理社會。費孝通先生指出,“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鄉民,他們平素所接觸的是生而與俱的人物,正像我們的父母兄弟一般,並不是由於我們選擇得來的關係,而是無須選擇,甚至先我而在的一個生活環境。”②即中國農村的整體形態是沒有一定目的,只是因為在一起生長而發生的社會。

  之所以會形成這種社會,主要是由於歷史原因造成的,傳統中國是典型的農業社會,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鄉土社會是安土重遷的,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的社會。不但是人口流動很小,而且人們所取給資源的土地也很少變動。”③傳統農業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不需要細密的技術分工,農業本身的保守性進一步加強了農村的保守性。久而久之,形式上的保守轉化為深刻的觀念上的保守。

  關於這一點,費孝通先生與梁漱溟先生的觀點不謀而合。同樣承認中國是典型的禮法社會,梁漱溟先生所謂的“倫理本位”是禮法社會的一個具體表現。中國古代歷來實行“外儒內法”的統治模式,以儒家的“孝悌忠信”來引導民眾的思想,希望以思想上的教化實現社會安定,對於越軌者則採用殘酷的法家手段予以打擊,儒家的思想教化往往失效,最終能夠真正達到震懾邪惡,維持社會秩序的反而是理論上起輔助作用的法家手段。相對來說,農村對法家的刑罰手段做了“因地制宜”的改動,變成了費孝通先生所說的“長老統治”,公法在鄉村蛻變成私法。這種現象在現今鄉村仍然可見,如兩家人發生糾紛,小到偷雞摸狗,大則甚至於人命糾紛,村民採取的不是訴諸法律,而是私了。

  如果說固定的土地在經濟上將農村與外界社會割裂,那麼,“長老統治”則割裂了農村與外界在政治上的聯絡。兩方面作用下,中國鄉村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政治、經濟執行方式。若無強力的政策支援,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稱之為“暴力”的手段,外界是很難改變農村整體形態的。比如中國農村歷史上的兩次變革,建國前後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的家庭聯產承包。前者通過“打土豪,分田地”這種相對來說較為“暴風驟雨”似的手段進行,而後者則是通過強力的政策支援最終達到目的。否則,外力最終往往會被鄉村中固有的統治方式無聲的拒斥,即使接受,也會被扭曲。

  三、對中國農村社會管理的思考

  現今中國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大變革,傳統社會必須進行大刀闊斧的整改以進入現代社會。在這樣一個農村人口占絕大多數的國家裡,改革的最大難點就是農村。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溫情脈脈的教化式改革往往多以失敗告終。從當前國家一系列農村政策中可以看出,國家正在極力避免這一現象,藉助國家權力和行政力量直接作用於農村,這種勢頭最早可以追溯到“普法下鄉”活動。國家上層希望用現代社會的法律擊潰禮法社會農村中的陳舊統治方式,進一步取而代之,使農民能從心裡接受現代社會的標誌――法律。與法律相比,禮法畢竟具有幾千年歷史,並且在農村中佔據主導地位。在鄉民眼中,法律無異於一紙空談,是空洞的,不如鄉間禮法現實直觀。

  表面上看,這是傳統禮法與現代法治的較量,實際上,更深層的是中國傳統文化與由西方傳入的法制文化的激烈交鋒。法制在中國作為尚不完善的新興事物,即使它是先進的,可是想要在急切間摧毀根深蒂固的傳統禮法,亦非一蹴而就之事。在中國人尤其是鄉民眼中,法律可能有作用,可是法律只是在迫不得已的時候才起作用,它只是一種輔助手段,而不能佔據絕對支配地位。另外一個農村不能直接接受法律的原因是由於歷史上“自古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觀念的影響,鄉民認為,衙門多是藏汙納垢的所在,打官司耗費不起。

  然而,禮法社會畢竟是要轉入法治社會的。所以,現在出現了諸如“並村”等現象,國家和各級政府試圖通過“新農村建設”等辦法,制定相關政策法規以改變農村落後狀況。使鄉民認識到最基本的身份就是法律統治下的公民,而不是鄉民。同時,經濟手段同樣起著弱化、消解鄉間禮法統治的作用。通過提高傳統耕作中的科技含量和產值,農村產生了大量剩餘勞動力。他們離開農村,走向城市,於是,中國出現了一個特色名詞――農民工。值得慶幸的是,農民工群體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有學者將之劃分為一個階層。

  關於轉型期的農村經濟將何去何從,費孝通先生主張在農村中發展手工業,即“鄉鎮企業”就地解決剩餘勞動力問題,不主張農民進城。通過農村手工業的發展,逐步過渡到正規工業。這與中國當前的農民工進城,以推動城市工業發展和城市化程序的思路是迥然相異的。青年農民離開了鄉村,相對落後的農村因為這些相對高素質年輕人口的不斷外流而更加落後。事實證明,費孝通先生的設想更具有現實性,以城市帶動鄉村經濟發展的弊端已經逐漸暴露。

  註釋:

  ①費孝通.鄉土中國.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5年版,第4頁.

  ②同上,第9頁.

  ③同上,第4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