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影視文學畢業論文

  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強調理論與創作實踐的結合,在教授劇作相關理論知識、分析經典作品的基礎上,更應注重對學生的啟發和寫作基礎訓練,進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積極的劇本創作和相關寫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美術藝術在戲劇影視中的應用

  [摘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已經進入了影音世界,從最開始的“無聲”電影變成了現在的“有聲有色”的戲劇影視,全新地展現出了戲劇影視藝術的特色。美術藝術更是在戲劇影視創作中佔據了重要的地位,有效地提升了戲劇影視中整體的美感。本文通過闡述戲劇影視的發展、美術藝術的基本元素在戲劇影視藝術中的應用,突出美術藝術在戲劇影視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美術藝術 戲劇影視 應用

  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戲劇影視也步入到了商業化模式,戲劇影視藝術的發展和美術藝術的發展息息相關,藝術美術體現了戲劇影視意識的另外一種語言色彩。在美術藝術當中,通過美術藝術、色彩藝術、語言藝術、二維與三維的相互轉換,這些都充分展現了影視藝術的特色,特別是美術藝術更給戲劇影視的創作提供了靈感,使戲劇影視更加具有藝術特色,同時展現給觀眾一種情感豐富的高品質的電影。

  一、戲劇影視美術藝術發展的特色

  戲劇影視的美術藝術是包括戲劇、戲曲、影視、舞臺表演的美工設計,除了演員以外的所有造型設計。其中,美術藝術無時無刻地展現在各種藝術設計當中,包括燈光顏色的設計、燈箱樣式的設計、背景圖案的設計以及服飾搭配的設計等,這些都和美術設計息息相關。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已經解決了物質需求,開始追求精神需求,精神需求不斷提高,其視覺藝術需求也必將不斷提高。在中國影視發展長河中,影視起源於話劇,逐漸發展到電影和電視劇,隨著觀眾和劇本對舞臺的佈置要求越來越高,勢必將成為我國未來戲劇影視美術的發展。戲劇影視的美術藝術是一門有別於美術學的一門學科,其中包括了美術學創意中的靈感、情感等精神方面的因素,但同時也有著自己的一套體系,其設計和時尚僅僅相連,展現出日常生活的一種藝術,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開啟人們對美的一種追求。戲劇影視中美術藝術展現的美,其內在體現了創意,外在加入了更多的技術含量,更加直白地展現出了戲劇藝術的美感,真正地走進了千家萬戶。

  二、美術藝術的基本元素在戲劇影視藝術中的應用

  一美術藝術的色彩在戲劇影視藝術當中應用

  戲劇電影藝術是視聽藝術、時空藝術等很多審美一體的綜合表現藝術。美術藝術的基本元素新增到戲劇影視當中,給很多戲劇影視藝術增添了新的活力,包括文學、音樂、詩歌、舞臺劇都加入了美術藝術,美術藝術的新增使電影藝術具有時代性和創造力,融入了創作者的情感色彩。美術藝術的多種表現形式,其三維空間、質感、色彩等一系列元素都體現在影視語言的表達當中,發揮著神奇的效果。戲劇影視中加入畫面、聲音、空間等方面都借鑑了美術藝術的理論體系,加快了美學藝術的發展。每個戲劇應屬作品都有其自己的主題和特色,有的表現出喜劇色彩,有的表現出悲劇色彩,除了拍攝手法和敘事風格上表現的有所不同之外,最突出的是色彩的表達方式。色彩的不同表達方式與變化方式成為喜劇電影無聲的表演,使整部電影表達的更加細膩、烘托了不一樣的氛圍,更加突出了電影的風格和主旨。美術藝術中的色彩能夠很好地表達創作者的感情,通過美術藝術中的色彩運用到戲劇影視創作中,使整體的電影表現的更加豐富。美術藝術在戲劇電影中人物形象的創作方面主要展現在演員的服飾和演員的化妝方面,抽象的表現了人物中性格的特色和語言的特色。通過美術藝術方面的變化,使演員所飾演的人物更加鮮明、傳遞著創作者的感情和作品的靈魂。美術藝術應用在戲劇影視中,這兩者有效地結合,更加刺激了觀眾的感知能力,使觀眾能更好地體會當時電影人物的心理和感覺。

  二美術藝術的造型在戲劇影視中的應用

  美術中造型藝術被廣泛的應用到戲劇影視中,通過靜態的變化來反應創作者的情感變化和社會的意識形態。造型藝術現在已經成為戲劇影視中最基本的表現形式,展現了戲劇電影中美學的特色。戲劇電影的美術造型有幾大特點:第一點,能使影片表現的更加逼真,將影片中的靜止的事物非常真實地表現給觀眾,使觀眾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第二點,將電影塑造的場面更加具有鮮活性,當每個造型發生質的改變時,其情形和人物都發生著改變;第三點,戲劇影視的綜合性,這其中不僅融入了美學藝術,還添加了很多藝術手法,使戲劇影視中細微的變化都能引起觀眾心理的改變,使觀眾和電影中人物產生共鳴。不管美術藝術通過哪種手法應用到戲劇影視當中,都讓觀眾產生獨特的感受,使整部影片更加的形象、富有特色,展現出美術藝術的獨特魅力。美術藝術中色彩的元素在戲劇影視中被應用到背景設計、燈光的除錯、服飾的裝配、演員的妝容,這些都使作品提升了一個高度,增加了美的感覺,給觀眾一種的新的享受。

  三、總結

  隨著科技的進步,戲劇影視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改變,將美術藝術新增到戲劇影視當中,使戲劇影視的表現手法更加的有特色,大大提升了影片的整體效果,增強了影片展現出來的文化氣息,給觀眾提供新的審美感覺。

  【參考文獻】

  [1]田野.美術元素在影視藝術中應用與表現[M].大舞臺,201302.

  [2]譚丁凡.有關戲劇影視美術發展的探討[M].藝術之窗,201505.

  範文二:戲劇影視課堂教學革新思路

  一.要緊扣培養目標,量身制定專業人才培養計劃

  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明確指出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培養目標的是:“培養具備戲劇、戲曲和影視文學基本理論及劇本創作能力,能在劇院團或電視臺、電影廠、編輯部等部門從事文學創作、編輯和理論研究工作,以及能在國家機關、文教事業單位從事實際工作的高階專門人才。”這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有三層含義:一是該專業畢業生要具備紮實的專業理論知識,二是要有電影、電視等劇本創作的能力,三是要有文學藝術方面的基本功的複合型創新人才。根據教育部人才培養目標,新建本科院校要量身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既不與教育部戲文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相違背,又要有自己的特色。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要考慮以下因素:一是要加強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和融合,拓寬專業口徑,從課程體系及課程模組上打好基礎,造就“一專多能”的高素質戲劇影視文學專業人才;二是密切結合自身辦學條件、辦學定位和辦學特色,確定一個專業人才培養的主攻方向,有別於其他院校,進而來凝練專業特色;三是戲文專業生源均為藝術生,文化課成績較差,基礎薄弱。而本專業的研究物件是戲劇、戲曲和影視文化現象,如果沒有深厚的綜合文化素養,學生對於本專業的學習就很難深入。因此,人才培養方案中極有必要設定相關加強學生文學素養和創作基礎技能的課程。

  二.戲文專業創新人才培養要與課堂教學改革相結合

  戲文專業屬於藝術類專業,學生思維非常活躍,文化課基礎薄弱,對理論學習具有畏難情緒。專業基礎理論課的教學主要是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專業基礎,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但專業理論課教學又往往比較枯燥單調,因而,傳統的理論課講解並不能充分調動戲文專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有必要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活躍課堂氣氛。教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教學改革:一是除了對基本概念理論、重要知識點講解要詳細、深入淺出適當拓展外,還要適時採取案例教學法。比如講授長鏡頭的概念時,將當下比較流行的電影中的長鏡頭作為案例給大家講解,通俗明瞭;比如講授《中國戲曲史》時,由於學生對崑曲的曲牌、宮調等戲曲專業知識並不是很瞭解,可以結合戲曲界比較關注的青春版《牡丹亭》中的幾齣,用搶答的方式數某一曲牌出現的次數,不同宮調和不同曲牌之間的區別,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瞭解。二是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一張嘴、一支粉筆講到底”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採用多媒體課件教學課堂容量大,內容豐富,以聲音、色彩、畫面等相互配合,可以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對於激發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具有重要作用。三是要給學生預留充分的創新思考的空間,理論課教學時可以留一些懸念,引導學生就某一個問題進行課堂討論和小組專題發言,營造自主學習課堂氛圍,培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四是由課堂講授延伸到課外研究。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列出較為豐富的課外參考書目和參考論文,引導學有餘力的學生對某一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進而將教學由課堂延伸到課外研究,初步培養他們的學術能力。

  三.戲文專業創新人才培養要與考試改革相結合

  考試是對教師教學效果和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檢驗。傳統的考試方式是一張試卷定成績,學生在考前臨陣磨槍,一番緊張的突擊後獲得一個好成績。這種考試方式對於實踐性教學較強的戲文專業來講,並不能真正檢驗出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不利於學生創新思維的發揮,更不利於創新人才的培養。例如,《劇本創作與實踐》是戲文專業的核心課程,以影視劇寫作技巧與實踐訓練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在教學中,該課程重點在於對學生劇本格式的講授與劇本各個元素、寫作技巧等寫作實踐的訓練。這門課程如果採取傳統的一張試卷考試方式來進行理論檢驗,就無法突出本門課程以劇本寫作為核心的檢驗目標,使得平時授課的講練環節與現有的考試環節嚴重脫節,勢必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教師授課的有效性。因此,基於這門課程的特殊性,為了更好地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必須對傳統的考試方式進行考試。比如,採取“自創劇本考試”的方式或者“平時成績+劇本創作成績”的考試方式,既讓學生的創新思維得以自由發揮,又讓他們在舞文弄墨之中感覺到學有用武之地。此外,戲文專業的其他核心課程,例如《表導演基礎與實踐》、《視聽語言》、《攝影攝像技術》等都絕非簡單的通過一張試卷考試的形式,就能夠來檢驗出教師教的效果和學生學的質量。因而,戲文專業創新人才培養要與考試改革相結合,採取靈活多樣的考試方式來檢驗學生的成績。

  四.戲文專業創新人才培養要與實踐教學相結合

  由於戲文專特別注重實踐,無論是實踐課教學還是在基礎理論課的教學過程中,特別注重學生所學知識的靈活運用。如果培養出的學生能夠單純的掌握理論知識而不具備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那麼,人才的培養是失敗的。因而,戲文專業創新人才培養要努力改變傳統的大文科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模式,將理論教學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緊密結合。例如,該專業核心課程《表導演基礎與實踐》的教學,就不能拘泥於理論講解,要將學生的實踐教學搬到課堂,理論與實踐同步進行,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又體現出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教師可以精心挑選學生自創的劇本,讓學生自編、自導、自演,將之排演成DV短劇。這種教學實踐活動不僅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還鍛鍊學生的編劇能力、導演能力、表演能力、綜合協調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習和興趣融為一體,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學習和創造的快樂,也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情感。

  五.戲文專業創新人才培養要與隱性課堂相結合

  如果說課堂教學是顯性課堂的話,那麼課外活動則可以稱之為隱性課堂。學生在顯性課堂教學中更主要的是學習基礎理論知識,隱性課堂則是充分讓學生學會如何將理論知識內化並運用於實踐、鍛鍊學生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場所。因而,創新型人才培養必須與隱性課堂教學相結合,充分利用學生課堂以外的時間,對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進行培養。新建本科院校要結合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特點,給學生提供給你充分的隱性課堂活動空間,讓他們有展示自我、進行創新活動的空間。例如,可以成立學生攝影協會、DV空間、劇社等各類學生活動社團,定期舉辦攝影大賽、DV作品大賽、劇本創作大賽、話劇大賽。讓戲文專業的學生能夠將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充分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不僅使學生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感悟,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如果說教育是國家創新體系的支柱,那麼大學教育則是培養創新人才的基礎。新建本科院校只有根據實際情況、專業特點和學生特點,正確分析自己的優勢和劣勢,走教學改革之路,才能探索一條適合自己校情的創新人才培養之路。